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陕西大荔东大社区:“爱心家园”让城市党建有温度

中共大荔县委组织部

2018年10月10日09:2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的基层组织,同时也是直接服务群众、与群众最贴近的组织,社区工作件件涉及群众利益,事事关系百姓冷暖。大荔县东城街道东大社区党总支以解决困难群体实际需求为导向,联合辖区机关单位党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党员志愿者队伍,成立“爱心家园”,聚焦辖区残疾人群、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特困家庭等困难群体,动员452名党员志愿者、社区干部,通过“编外妈妈”、“党员陪伴团”、“爱心扶助队”等形式,结对帮助困难群体,让服务有了家的味道,受到居民群众广泛赞誉。

一、“爱心家园”产生的背景与起因

东大社区位于大荔县城东南部,有居民3956户8015人,56个自然巷道、19个居民小区。社区党总支下辖2个党支部,党员94名,注册进社区服务的在职党员510名,有大荔县卫计局、疾控中心、大荔中学等12个共驻共建单位,以及大型超市、各类餐饮、服装鞋帽等460个营业网点。由于社区与两个城中村交错,是一个典型的农、居混居社区,居民情况比较复杂,困难群体相对较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致使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群体在县级城市越来越多,加之还有为数不少的下岗困难家庭、残疾家庭、特困家庭,这些群体的实际需求、特殊困难,成为社区党总支必须解决的大事。

在社区“两委”干部的努力下,这些困难群体的低保社保、残疾补助、上学就医、就业培训、临时救助等方面应该享受政策全部得以落实,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但是,在社区网格员长期走访和搜集意见中,仍然存在残疾人、特困户思想上不稳定,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亲情缺失,行动不便者办事困难、信息不灵通,也出现了被社会边缘化的倾向。如何让孤独的老人不再孤独,让留守儿童打开心扉,健康快乐的生活,让残疾人、特困户得到及时帮助,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让他们在社区有家的归属感,“爱心家园”应运而生。

二、“爱心家园”的服务和运行模式

一是“走街串巷”搜信息。找准困难对象。依托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在每个网格内的小区、单位、道路、商场、学校等进行“拉网式”排查,摸底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特困户等困难对象,通过全面排查和精准识别,排查出空巢老人33人、留守儿童71人、残疾人170人、特困户22户。摸清实际需求。针对每个困难对象,进行入户走访,准确掌握每人具体信息、生活困难和实际需求,确保他们有针对性的及时获得实际帮助和关爱。通过网格长、街长、楼长常态化专访及时了解服务需求,实现实时动态管理。建立信息平台。建立个人台账,完善信息清单、问题清单、需求清单,完善社区困难群众信息数据库,借助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技术,搭起了线上工作平台,形成了一个个新媒体社区。将爱心志愿者与困难群众通过信息化手段融合到一起,加强联系沟通,精准精细服务。

二是“结对组团”强服务。社区党总支发挥核心作用,引领辖区内各单位党组织利用职能特点和资源优势,凝聚各方力量做好社区志愿服务。目前登记在册的社区党员志愿者452名,根据各人特长与意愿,与困难对象的实际需求进行匹配,“结对组团”开展“一对一”“多对一”帮扶活动,共组建夕阳红义工大队、老人健康“零距离”服务团、“四点半课堂”辅导团、同州党旗红志愿家政团等8个服务团,结成146个帮扶对子。建立志愿者服务体系,下沉网格开展服务活动,进行“服务打卡、爱心积分”,让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活动、累计爱心积分、兑换相应商品、激励志愿服务,不断提升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获得感、价值感。

三是“编外妈妈”送温情。针对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的问题,成立了“编外妈妈团”,动员驻区单位65名在职党员,每人认领1-2名留守儿童,成为他们的临时父母。生活上照顾,陪小朋友聊天游戏过节,弥补亲情缺失;教育上关注,进行学习辅导,培养学习兴趣和阅读习惯;思想上引领,了解思想状况,关心情感生活,对其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态和现象进行教育;行为上引导,对懒散、自私、不文明礼貌等行为习惯进行纠正,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心理上辅导,对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让他们生活有人管、学习有人教、成长有人导,健康快乐成长。

四是“党员陪伴团”暖人心。对社区空巢老人孤独寂寞、缺少陪伴的问题,成立了“党员陪伴团”,12名党员利用业余时间,陪老人们聊聊天、为老人们跑跑腿、给老人们干干活,开展“四个一”帮扶活动,即:一周打一次慰问电话,了解老人的需求;一月上门探望一次,陪老人说话聊天,查看身体状况;一季度帮助老人完成一个小心愿;一年陪老人过一次生日。为他们提供生活照料、心灵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跑腿办事等服务,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到老人家探望,陪老人过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赠送礼物,让老人享受儿女般的亲情。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讲解养生、卫生等生活常识,老人生病时能够得到及时医疗和照顾。

五是“爱心扶助队”献力量。结合社区残疾人的实际需求,组建了“爱心扶助队”,以“生活救助,法律援助,就业扶助,心理关爱”为重点,开展送医上门、政策宣传、就业培训等服务,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开展“拥抱美好生活”歌唱比赛、趣味运动会、居民大舞台等文体活动,为残疾人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丰富精神生活。“爱心家园”让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更好的融入社会,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困难。

六是“美丽银行”存爱心。搭建“美丽银行”的志愿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功能,在敬老、助残、关爱留守儿童的服务中实施“美丽银行”志愿服务模式,充分发掘困难对象的特长和优势,鼓励他们为居民服务,发挥自己的光和热,积极融入社区生活,获得存在感、归属感、成就感、自豪感。“美丽银行”志愿服务,增进了邻里之间的关系,激发了群众中蕴藏的正能量,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局面,促进志愿服务良性持续开展。

三、“爱心家园”的经验和启示

服务不止一个方向。城市社会治理工作千头万绪,困难群众需求多种多样,社区党组织必须时时聚焦社区居民实际需求,划难点,找痛点,通堵点,找准服务新方向,以“精准精细精心”的服务理念,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小事,处理好社会治理的难事,办理好社区发展的实事。

服务不止一种可能。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单一的服务方式无法满足居民的多样需求,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服务形式,提高服务的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激发居民参与社区自治共治的热情,使每个群体、每个困难对象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关爱。

服务不止一种味道。社区服务不再是按部就班、一成不变,热心、真心、诚心的真情服务才能真正甜进百姓的心里。不仅满足生活基本需求,更要聚焦精神层面需求,让服务充满浓浓的“人情味”,让居民获得归属感、家园感、愉悦感,让党建更有温度,让民心更温暖,让百姓更幸福。

(责编:宋晨、闫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