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江苏灌云县:“1+X+N”模式擦亮商圈“红色名片”

江苏灌云县委组织部

2018年10月09日09:0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与动因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商圈作为城市居民进行物质、情感、文化交流的特定功能空间,日益成为城市生态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江苏灌云县商圈经济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主城区各类商圈不断集聚壮大,已形成富园广场商圈、九龙港水街商圈、五金公司商圈等数个商圈,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好商圈党建工作,还面临诸多困难。

1、组织难覆盖。商圈商户普遍存在“小散广”特点,且商户党员人数少,加上市场竞争残酷、自身生存压力的存在和商户经营变动等原因,党员流动较为频繁。另外商户部分党员不主动亮明身份,给商圈党组织组建带来很大麻烦。

2、阵地难保障。商圈商户大多是按照市场化运作,商户的门面产权一般属于个人所有,不少商户对商圈党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建立商圈服务阵地的积极性不高,协调难度较大。

3、活动难开展。目前,大部分商圈没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商圈商户沟通交流不多,未能建立交流平台,党组织的归属感不强,商户参与支持度不高,加之商圈党建也没有专项经费,难以开展必要的活动,党员作用也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二、做法与经过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灌云县主动适应新时期新特点,积极探索1个协会党组织、覆盖X个商户、孵化N个商圈党支部的“1+X+N”工作模式,开辟了商圈与党建“融合式”发展新路径,在以往金色“聚宝盆”上画上了一个“红色商圈”。

1、商协共建、组织推动,构建商圈党建新模式。建立商圈党建工作组织体系,切实把商圈内商户有效组织起来,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的有效覆盖。构筑商圈党建“红色堡垒”。发挥县私个协会与商户联系紧密、熟悉情况的优势,在县委“两新”工委的领导下,成立县私个协会党委,接受富园广场商圈、九龙港水街商圈、五金公司商圈等7个商圈中的零散党员、流动党员挂靠。按照硬件达标、管理规范、活动经常的要求,加强县私个协会党委规范化建设,形成了活动阵地与会员商户共建共享、党员人才与会员商户联育共培、党建活动与会员商户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搭建商户党员“红色驿站”。借助会员商户注册登记,对会员商户中流动党员进行排查,下发流动党员普查登记表,通过个人报、组织找、政策引等方式,让会员商户中的 “口袋”党员、“隐形”党员亮明身份,对查找到的党员建立管理台账,纳入县私个协会党委教育管理范畴。采取例会集中辅导、党建指导员上门送教送学、党建微信群交流等措施,做好会员商户及党员的教育引导和素质提升。培育商户人才“红色基因”。大力实施党员人才工程,建立党员人才培养制度,通过组织引导、结对帮扶、党建指导员推荐、商户推优、骨干人才自荐等措施,注重把符合条件优秀商户、管理层骨干发展为党员,为商户党员、人才的成长和进步搭建平台。对已培育有3名以上党员的商圈及时单独成立党支部;暂不符合单独成立党支部的商圈继续加强党建指导。截至目前,县私个协党委培育发展商户党员20人,孵化商圈党支部7个。

2、活动共办、党群互动,构筑商圈员工新家园。积极推动商圈与街道社区、驻区单位、行业协会党组织场地等资源有效整合、多方共享,广泛开展系列党建活动,受到商圈商户和员工的普遍欢迎。推动阵地“共享共用”。围绕“有温度、聚人气”要求,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图书、有制度等“六有”标准,高标准打造600平方米县私个协会商圈党群服务总站,在五金公司、富园广场、九龙港水街等商圈建立党群服务分站,各站内设党员“红色之家”、人才“培养课堂”、商户“政策基地”、服务“温馨驿站”4个功能活动室,为开展商圈党建活动提供了硬件保障。开展党群“共创共争”。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实施“一建二亮三比”党员先锋岗实践行动,定期组织“五星党员商户”“十佳诚信经营商户”“十佳优质服务职工”和“诚信经营示范街”等评比活动,激励商圈商户争先进位、诚信经营、明码标价,实现了党员形象更亮、商户经营更好的“双赢”效果。引导商圈“共驻共建”。加强商圈与街道社区、驻区单位、行业协会党组织共建力度,开展“展党员风采、当服务先锋”活动,组织商户和员工参与街道社区建设,对接街道社区接扶贫救灾、捐资助学、志愿服务等公益项目,引导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3、信息共享、部门齐动,打造服务商圈新平台。整合各部门资源,着力在服务商户和员工上下功夫,构建了服务商圈“同心圆”。推行“一站式”服务。依托商圈党群服务站,协调市场监管、工会、团委等部门进驻商圈党群服务站,通过摸排商户发展状况、实际需求等信息,建立一商户一册信息库,提供人事代理、员工交友、社团组建等一站式政策咨询服务,实现服务商圈员工“零距离”。开展“组团式”服务。由镇街党(工)委牵头,商圈党支部参与,从金融、法律、文化等不同领域选聘25名优秀党务工作者担任“服务顾问”,组建“红色管家团”。每月举办一次“党建+商圈文化沙龙”,通过活泼开放的交流研讨形式,提高党员参与学习积极性;每季度召开一次商圈联席会议,分析研判党员队伍管理等工作;利用商圈夜校、“空中”课堂等教育平台,每年举办一期政治能力提升培训班,学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等内容,提升商圈党务干部党性修养。提供“菜单式”服务。围绕商户和员工需求,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政务直通车进商户活动,为商户提供服务菜单,通过商户点菜、支部审核、职能部门按需上菜,协助商户解决了员工招聘、落实待遇、拓展业务等实际问题,助力商圈商户发展,实现了商户找服务到服务送上门的转变。

三、成效与反响

加强商圈党组织和党员的有效管理,发挥了商圈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取得了商圈支部变强、党员队伍变优、党员商户变富的明显效果。

1、商圈支部“亮旗帜”,引领了商圈发展。以县私个协会党委为依托,以党员人才为骨干,以商户为基础,探索了“1+X+N”工作模式,孵化建立商圈党支部7个,让党旗在商圈高高飘扬。各商圈党支部积极为政府分忧,为社会减压,帮助商圈下岗员工更好就业创业,举办10多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

2、流动党员“亮身份”,聚合了商圈能量。把好流动党员登记、查询、服务“三关”,让100余名商圈中的 “口袋”党员、“隐形”党员亮明身份。建立党员人才培养制度,及时把政治意识强、口碑好、威信高、业绩好商户发展成党员,目前商圈内有82人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新发展商户党员20人。围绕“展党员风采、当服务先锋”主题,100余名党员开展“微心愿”认领、“微爱义卖”等公益活动,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

3、经营商户“亮牌子”,提升了商圈形象。采取“先诺后授”办法,在商圈设立“党员创业岗”,围绕热情服务、文明经商、公平竞争、诚信经营、模范带头等作出“五项承诺”,县委组织部会同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组织开展“五星党员商户”、“十佳诚信经营商户”等评比授牌活动,先后有20名党员商户荣获“五星党员商户”奖牌、10名商户荣获“十佳诚信经营商户”奖牌,党员商户在商圈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形成了公平竞争、依法经营的良好氛围。

四、经验与启示

1、构建充满活力的商圈党建工作网络是前提。坚持把促进商圈发展壮大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在设计载体和策划活动时,考虑针对性和有效性。针对商圈主体多样化、经营规模化、业主流动化,进一步完善“1+X+N”商圈党建工作模式,以街道社区为依托,将商圈党员纳入城市基层党组织网络,实行属地管理服务。充分发挥商圈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凝聚积极向上的商圈党建文化,不断提升商圈党建工作社会影响力。

2、完善集聚合力的商圈党建运行机制是关键。构建县、街道、社区“三位一体”推进机制,加强商圈党建工作一体化共建。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建立商圈党建工作情况定期报送机制,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制定重点商圈重点任务表,开展季度评估、半年督查、年度考核,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完成。加强正向激励,大力宣传商圈党建工作经验、做法、成效和各类先进典型,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的浓厚氛围。

3、健全纵深有力的商圈党建保障体系是基础。加强商圈流动党员管理,让商圈的“隐形”党员、“口袋”党员亮出身份。核定专项编制,组建一支结构合理的党务工作者队伍。突出党建元素和承载功能,通过单独建设一批、与街道社区共建共享一批等方式,推进商圈党员活动室建设,打造“党员之家”。建立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通过从管理经费中划拨、税前列支、党费返还、资金奖补、党员自愿捐助、各级财政统等途径,多渠道筹集商圈党建工作经费。

(责编:宋晨、闫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