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淮安市淮安区委组织部
2018年10月08日09:5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全面树立“互联网+”思维,积极推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智慧升级,不断创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方式,充分发挥城市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凝心聚力作用,为群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河下街道党工委从城市党建“网络+网格”入手,积极探索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不断创新党建模式,丰富党建内涵,拓展党建功效,以点带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提升、全面过硬。
在网格化管理实施过程中,街道选出一批有特长、有能力的社区党员担任网格员,采取活动日服务、派单服务和点名服务等形式,开展政策宣讲、困难帮扶、医疗保健、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等活动。在服务群众的同时,吸引大批群众参与社区管理,形成了党员带头、各方参与的“1+X”工作机制,实现了构建“党建+”经济、文化、民生、扶贫等多元化基层治理新格局。
“幸福河下”APP的开发上线,给网格化管理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与便利性。它以全媒介网络服务模式为基础,为群众搭建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为民服务互动窗口,打造一个综合型街道和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服务平台。“网络+网格”管理模式进一步推动了党群服务、政务服务、生活服务、健康服务、文化服务、法律服务、综合管理服务的融合协同。
随着“两网”融合步伐的不断加快,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撑下,网格化治理屏障越来越牢固,城市党建的战斗力、凝聚力也日益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这有利于街道继续推进品牌化精准服务,健全社会化参与机制,以更强力度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守正出新。
目前在河下街道所有干群全力以赴、不懈努力之下,“网络+网格”两网融合管理模式已然成为了展示河下形象的“窗口”、吸引客商投资的“洼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指南”。
一、理清思路,找准创新发展基层党建突破口
河下街道是目前淮安市年轻的街道之一,得名于千年古镇河下,辖区内共有13个社区(村居),服务人口12万余人,党员1074名。作为对接市、区两级政务中心的辐射区,街道人员场所密集、社会结构多元、群众诉求多样,社会管理存在诸多难点。一是网格设置不合理,资源浪费多。为了推进网格化管理模式,街道按区域划分设置网格。但在实践中发现,网格设置得小而多,不仅造成了人力财力的浪费,而且难以实现规范化管理,不利于提升街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网格员职能不清,上下联动难。网格化管理实施前期,网格员职能不清、责任不明,遇到问题依然层层汇报,逐级传达,虽然最终解决了问题,但这种点对点、信息不对称的沟通方式,削弱了党建的引领作用,致使其他工作更加被动,难以满足群众需求。三是党建资源整合不够,引领能力弱。受传统党建模式影响,街道虽然掌握了大量的社区党建资源,但是由于所属各支部、各部门的工作数据较为分散,存在一定的信息边界,在处理综合性社区治理问题上,缺少整合各方力量的有效平台,因此党建工作在整个街道工作层面的引领作用较为薄弱,难以形成聚合推动基层党建的社会动力、社会舆论氛围。
针对这些问题,街道党工委顺应社会治理发展趋势和政府职能转变要求,进行大胆改革创新,积极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将基层党建工作的优良传统同现代化的技术方法相结合,深入了解社情民意,更好服务社区居民,进一步发挥基层党建工作的优势。
一是合理划分网格。从2017年3月开始,街道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以各村居属地为单位重新划分网格,每个网格区域就是一个社会服务管理的基础单元。到2017年底,横到边、纵到底、零遗漏的网格体系初步建成。
二是“网络+网格”双管齐下。街道将互联网技术与网格化管理相结合,积极探索和创新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在城市基层党建、城市基层治理中的广泛运用,在全市率先建设网格化管理APP信息平台——“幸福河下”,设置党建工作模块,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开辟让党建奏响“网路”交响曲,让群众多跑“网路”少走马路的现代社会治理新途径。
二、创新载体,构筑两网融合基层治理新格局
1、打造“三位一体”党建云平台
在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以“互联网+”为引领,打造“移动党建”,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扩展到网上势在必行。河下街道率先建设集个人业务、社区服务、综合服务“三位一体”的“幸福河下”综合服务网格化管理APP,打破时间限制、空间约束,让党员管理更加科学,为百姓服务更加便捷。一是党员可在线学习,实时充电。线上“社区服务”版块设置了“党建学习”,线下在螺蛳街村试点设立三个“充电桩”,能够让党员随时得到党性教育。二是各党支部可实现星级化管理。街道所属党支部可依据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在线学习、党费缴纳等情况累计党员积分,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参考部分。组织部门也可通过智能分析直观了解党组织、党员情况,为管理决策提供切实有效的数据支撑。三是居民掌握动态,群众监督工作。“综合服务”版块设置了“专题党建”,党员可在线实时查看各支部的特色党建活动内容,便于激发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人民群众也可以随时点击“党建工作动态”栏目,掌握和监督党组织的工作动态。
为了确保“幸福河下”APP的有效运行,让移动党建的新理念在党员队伍中扎根,使党建工作在基层综合治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引领作用,街道以党员服务区域为单位,将全街道划分为13个综合管理大网格,13个大网格内据实设网格区域99个,依托人、事、地、物、组织等要素,录入集组织党建、卫计服务、政法综治等十一项重点工作合计17000余条的大数据库,率先构建了信息采集、综合研判、网上交办、结果反馈的工作机制。各个网格内都有熟悉党建工作的党员干部,他们依托手机终端实行动态管理,利用“大数据”开展基层党组织工作,真正形成“党建有云、地上有格、格中有人、人尽其责”的“网络+网格”的社区治理新模式。
2、构建“1+X”型区域党建新格局
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迅速发展,形成大批城市新群体。为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无遗漏,按照“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党组织”的要求,初步构建了以党工委为核心、社区为主体、各方共同参与的“1+X”型区域党建新格局,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示范户”的五级网络组织体系,把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每个单位、每个行业、每个小区,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小组建到楼栋里,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实现民情第一时间被知晓,问题第一时间得处理。为了提升网格的服务能力,街道吸纳了网格社工党员、物业公司职工党员、业委会委员党员、属地在职党员等担任支部委员,每个网格聘请一名社区民警、联系一个医疗卫生服务站,地点人员信息对群众公开,同时选聘105名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等积极分子担任网格监督员,形成了一支规模达500余人的网格服务团队。通过在每个小区公示党员责任区、悬挂“共产党员”户牌,推动在职党员回楼栋、进网格、亮身份,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有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一年来,网格中先后涌现出“徐宏书记工作室”“小螺号党员志愿服务队”等一批服务典型,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
3、创设为民服务智能新载体
街道党工委全力走好“网络+网格”之路,构建党群沟通的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为畅通服务群众创设智能新载体。“幸福河下”APP以“不让办事群众跑二腿”为根本宗旨,设置服务面对面、民情直通车两个子项目。通过各个村居综治大厅前的易拉宝二维码下载客户端后,群众来社区、街道办事前可以在“服务面对面”里查看班子成员、部门职责,搜索咨询相关事项办理流程,真正让群众多跑“网路”少走马路,极大的方便了办事群众。
为发挥居民区党组织在“家门口”服务建设中的核心引领和综合统筹作用,机关部门和在职党员定向定点服务居民和企业,并在APP平台实现互助关系绑定,刚性要求机关部门和党员干部每年必须为服务对象办1—2件实事,在全街开展“矛盾化解年”工作,进一步减少了矛盾,密切了干群关系。
三、成效显著,谱写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篇章
1、党建引领立体化
“网络+网格”模式充分发挥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在城市基层党建、城市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打通了上下联动的信息渠道,把党建平台延伸到互联网上,将党建促发展的力量依靠“网络+网格”的立体化平台贯通到党性教育和基层治理中。一方面有效激发了干部、党员队伍的学习意识。党员过去只能在“三会一课”等线下组织生活中学习党的知识,但是有了“幸福河下”APP之后,党员只需在网上轻轻一点,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自党建学习板块在综合服务网格化管理“幸福河下”手机客户端上线以来,累计阅读量达数万次,下载数百次。例如《十九大精神百问·党章修正案增写党的干部要忠诚担当意义何在?》一文累计阅读量达629次。另一方面有效提升了干部、党员的服务能力。党员在网格内担任“网格协理员”,定期走访社区,利用“幸福河下”APP发布工作动态方便群众进行有效监督,另外要随时随地解决“民情直通车”栏目中群众反映的问题。“民情直通车”今年以来已接受194位群众咨询、提交待解决问题,经过干部、党员的处理之后,交办回复率达100%,群众回复满意率也高达100%。
2、治理手段综合化
“幸福河下”APP的开发上线,通过互联网与云计算技术,实现社区综合服务数字化、信息化、科学化,给网格化管理带来的更大的灵活性与便利性。
一是“幸福河下”APP实现平稳运行。APP正式上线运行7个月以来,全部网格工作人员已注册并能够登陆使用。通过网格化服务中心与各个村居的积极推广,已有1294户居民扫描易拉宝二维码下载安装了“幸福河下”APP,查看河下街道的工作动态,共同参与河下街道的建设。目前,网格化管理手机APP与电脑端平台同步使用,数据实时同步,实现双平台协同办公,平台三大主题——个人业务、社区服务、综合服务建设到位,全面推进网格化建设成为街道当前和今后各项工作的抓手和载体。
二是实时监控管理模块筹建完备。由干部、党员组成的网格服务团队可以在APP客户端根据工号权限查看对应范围的网络摄像头实时监控,对于热点区域的球机可以进行转向等操控。此外网格员还可在电脑端根据权限调取对应范围的网络摄像头实时监控,同时进行录像回放、下载管理等工作。手机客户端与电脑端均与江苏移动的千里眼云平台对接,将监控云平台接入到网格化管理中心的大屏,实现街道内所有监控能够在大屏上滚动展示,可以实现实时监控与管理。
3、服务群众高效化
推进“网络+网格”两网融合管理体系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进一步落实村居基本公共服务,使居民能够方便、快捷、高效地享受到一站式便民利民服务。
一是分版块契合群众需求,服务过程更精确。APP内开通了“服务面对面”“民情直通车”“就业服务”“阳光村务”“企业服务”等多个模块,加快了“一刻钟服务圈”的建设步伐,使用过的老百姓都纷纷点赞。“服务面对面”板块上线以来已上线了常规办事流程一百余条,接受群众咨询时,管理中心加强了共建联动机制,一个工作日内交办回复,没有及时处置的,电脑后台定时催促。“原来有事,我们只知道先跑村里问,再到镇里问,手续不全回头补,一件事没得一两天,跑个三两腿直接办不下来,现在“幸福河下”APP上的“服务面对面”真的太方便了……”镇海村黄先生的孩子在苏州大学读大二,今年孩子准备加入中国共产党,急需一份直系亲属政治面貌证明。黄国宝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手机APP,在“服务面对面”栏目中搜索办事流程、咨询所需资料,带齐资料后到村里盖好章,街道组织办审核通过当场办结,当天中午就将材料寄往了苏州。这一切得益于由APP建立起来的程序化服务。
二是整合资源互联互通,服务内容更全面。安全、信访、工业经济、社会事业、城市长效管理等工作正逐步细化充实、整合到网格中,为村居和部门间的资源整合、互联互通搭建数字化信息平台,推动信息共享、工作协同,实现综合服务管理资源集聚、力量集合。7月5日淮安暴雨,街道网格员李女士在“幸福河下”手机客户端“综合服务”应急服务工作动态中看到位于御水天成小区南门的一个井盖破损,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李女士立即通过手机APP反馈给华亭村挂钩领导颜军及村结合干部,同时联系属地网格长、03211号网格责任人以及技术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仅用半个小时就安装上新井盖,确保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路过的行人直夸街道办事效率高,综合服务网格化管理优势明显。
四、厚积薄发,推动“两网”基层治理模式全覆盖
街道“网络+网格”综合服务网格化管理的轨迹,是试点开路、总结提升、持续创新的过程,是街道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与党建深度融合的一次探索,也是开创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城市基层党建、城市基层治理运用中的重要尝试。在探索和尝试的过程中,我们既收获了群众的认可,也为接下来继续推进“网络+网格”基层治理模式全覆盖积累了经验。
1、互联网+党建,引领作用更显著
在探索基层治理路径的过程中,街道党工委第一时间看到了互联网技术对于做好党建工作、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中的巨大裨益。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将党建工作搬到互联网上,打通线上线下沟通渠道,形成双向互动,能够充分激发出党建引领其他基层工作的积极作用。支部建网上,党员一方面可以在APP上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又受到组织的监督与管理,这有利于打造一支党性强、素质高的“带头人”队伍,全面开展各项基层工作。党员在身边,党员随时随地和人民群众在APP内交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不仅进一步融洽了干群关系,而且能够增强基层党组织引领凝聚群众的能力,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水平。
2、网络+网格,服务群众零距离
街道、社区是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基层组织,在整个社会治理体系中处于“末梢”。“网络+网格”模式,充分解决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达到了畅通“末梢神经”的效果。群众无需多跑腿,直接在“幸福河下”APP上提交问题,所属网格中的网格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联系相关部门,快速、精准解决问题。“网络+网格”两“网”的互促融合,能够有效拉近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推动各项便民利民工作更接地气、更具效果。
相关专题 |
· 全国党建案例库 · “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