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陕西富平:“微治理”保障城市党建“供给侧”

中共富平县委组织部 

2018年09月28日13:5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起因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新的经济体和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富平县在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一是供需不平衡。城市框架不断拉大,人口不断密集,城市人口达到了18.7万,占全县总人口的22.8%,经济发展模式、组织形式、就业方式以及居民需求日益多样化、多元化。二是服务群众不精准。社区与驻区单位党组织签订的服务清单目标性、针对性不强,一些服务群众的难题无法有效解决。三是社区党组织管理不到位。社区对驻区单位党组织缺乏精准有效的管理办法,难以调动驻区单位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服务社区居民,存在联而不动、动而无为,影响城市基层治理效果。为此,富平县以网格服务为载体,以“微治理”为着力点,以供给侧改革思维充分释放各领域各单位党建活力,形成了区域统筹、多方联动、多元融合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城市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是传承红色基因,开设“微党课”。富平县秉承习老精神这一传家宝,将传承红色基因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去。在各社区、各企事业单位及小区院落开设“微党课”课堂,讲红色故事、讲身边好事、讲政策要事、讲发展大事,城市居民喜闻乐见,普遍欢迎。乡土教材成为微党课的红色资源。积极走访老革命、老干部、老党员,全面挖掘富平红色革命故事,编撰红色乡土教材,作为微党课的自学内容,从红色基因中汲取精神营养。红色故事成为微党课的营养快餐。发挥微党课形式多样、机动灵活的特点,推出“每周红色微党课”,邀请“群众身边的好党员”“社区好人”和离退休老党员、优秀共产党员等组建红色故事志愿服务队,通过座谈式、故事式和活动式等形式,见缝插针,讲好富平红色故事,使群众居民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红色阵地成为微党课的红色讲堂。利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八路军120师抗日宣誓纪念地、富平烈士陵园等阵地,社区党组织定期组织驻区单位和辖区党员开展联合主题党日,经常性、有组织地过好“政治生日”,让党员群众受教育。陶艺社区党支部与县人大党支部组织机关党员赴八路军120师抗日宣誓纪念地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感悟革命精神。

二是织密社区网格,建好“微阵地”。形成智慧网格体系。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动态监管、上下联动”原则,以社区为基本单位,按照区域面积、小区楼栋、驻区单位和居民数量,将社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在每个网格成立党组织,构建完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组织+小区党小组+楼宇党员中心户”全覆盖的五级组织体系。将辖区在职党员纳入管理,推选出在职党员担任网格员,承担管理、协调、指导等多项事务,形成了“一网多格、一格多员,一员多岗、全域覆盖”的工作模式。陶艺社区白云小区网格长尚文强某天返回小区,一进楼道就闻到了天然气味,他一边通知社区,一边挨家挨户查看。经燃气公司工作人员监测查找,最终确定了天然气管道损坏的住户。渭运社区还建立了“社区一家亲”微信群,网格长、网格员、党小组长、党员中心户”等69人全部入群,打造5分钟便民服务网格体系,为居民提供帮老助残、家政服务、文体宣传、绿化保洁等服务。建立三级联动机制。县、镇(街道)、社区三级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完善议事规则以及统筹协调、沟通对接等机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城关街道吸纳城关派出所、非公指导站、城关税务所以及住建局、林业局、财政局有关负责人任兼职委员,细化议事规则。把社区民警、民营医院、个体工商户、民办学校等不同领域的工作力量整合起来,让不相隶属的党组织互联互通,实现区域“一盘棋”。

三是整合资源优势,提供“微服务”。便民服务连心卡成为服务“直通车”。精心制作便民服务连心卡,卡片正面标明社区每一位干部姓名、分管工作、联系方式以及监督电话等,背面印有社区基本职责及服务事项。各社区将连心卡挨家挨户送到居民手里,引导居民有事查询连心卡。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实行区别对待解决。对下岗失业职工、待业人员实行业务技能、就业指导培训;对残疾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实行上门服务;对刑满释放等矫正对象实行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富华社区的居民称,有了这张卡,不用跑冤枉路,有什么事,打个电话就行。小小连心卡,成为服务居民“直通车”。轮值主席制激发共驻共建“内动力”。由社区组织、驻区单位组成共驻共建联席会,实行“轮值主席制”,轮值主席由驻区单位负责人按月轮流担任,联席会由社区组织负责召集,轮值主席主持,定期沟通情况,根据居民群众的意见或建议,整合利用相关资源,研究解决制约社区发展的突出问题。5月份,县体育运动中心结合社区居民需求,在渭运社区开展“大手牵小手、全家总动员”亲子运动会,在社区形成“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我幸福”的良好氛围。“先锋驿站”成为城市党建“新亮点”。在游客较多、流动人员较大的中华郡建立“先锋驿站”,实行党员志愿者服务制度,在“先锋驿站”内,饮水机、沙发、充电器、图书、免费WIFI等一应俱全。满足群众“歇脚、喝水、充电、上网”需求;分类放置书籍报刊,设置“读来读去”专区,打造“智慧阅读”。结合外地游客较多实际,配备急救药箱、温度计、血压计等医用急救物品,极大地方便群众和游客。“先锋驿站”是富平全面推行党员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县上坚持标准化打造、常态化服务、制度化运作,全面实行党员志愿服务,时逢重大节日,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秦正商业广场、中华郡等开展常态化党员志愿服务。

四是注入持久动力,点亮“微心愿”。城关街道对104个驻区单位、“两新”组织和居民群众等群体进行全面摸排,建立社区居民需求、共驻共建资源和服务项目“三项清单”,根据居民所需、所想、所求,按照社情民意、矛盾纠纷、热点难点、生活需求进行分类,梳理成居民“微心愿”,定期在“微心愿”墙上和微信平台公布。社区联合辖区单位及其他社会力量,根据业务职能和掌握资源,认领“微心愿”,帮助居民解决问题,实现心愿。今年以来,城关街道各社区共征求意见建议15000多条,认领“微心愿”2000多个,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1700余件。今年9月秋季开学,驻区单位卫计局、秦正公司干部职工为困难儿童购买书包、文具盒和运动鞋,为困难下岗职工家庭购买电饭煲,社区居民的一个个小心愿变为了现实。

五是强化保障服务,打造“微品牌”。“问题墙、回音壁”化解群众心头急事。“问题墙”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张贴上墙,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接受群众监督,“回音壁”则反馈落实情况,展示群众点评。陶艺社区把一张居民小区内下水道堵塞、污水横流的图片,醒目地张贴在社区的“问题墙”上,像一张警示牌,引得来来往往的居民注目;一个多星期之后,另一幅街道整洁、水干路净的照片贴上了“回音壁”,还附上了小区居民的评议:社区党支部能够认真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抓好整改,居民给你们点个“赞”!“问题墙”“回音壁”在干部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居民议事会”巧解群众心头难事。在老旧小区成立“居民议事会”,协商解决小区管理无序、乱停车、乱收费、环境杂乱差、邻里关系冷漠等问题。渭运社区玉带小区是上世纪90年代初建成的老旧小区,居民因水费协商不到位,连续停水1个月,居民叫苦连天。社区立即组织整栋住户召开“居民议事会”,不到2个小时,达成统一意见,立即联系水厂,接通自来水,困扰群众1个多月的心头急事得到妥善解决。金牌调解纾解群众心头烦事。组建了一支由县公安局、司法局、律师事务所和社区党组织书记的金牌调解员队伍,筑牢矛盾纠纷“第一道防线”,有效破解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目前,全县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00余起。

三、几点启示

实践证明,“微治理”是破解城市基层党建的有益探索,走出了一条城市基层治理的新路子。主要有以下启示:

启示一:“微治理”实现“大联动”。服务城市居民的问题,大多体现在细微处。我们从细处着眼、小处着手,聚焦“微治理”,调动和整合了镇(街道)、社区、驻区单位、辖区商户等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其灵活机动、便捷易行的特点,为城市居民办了一些实事好事,带动了城市大联动,让城市基层党建时时有、处处在、常抓常新。

启示二:“微治理”搭建“大桥梁”。传统社区党建,社区和单位互不隶属,城市基层党建需要互通共融。我们推行“微治理”,以做实事为纽带,形成共同利益观,破除了体制、隶属、级别等束缚,打通城市社区和驻区单位的围墙和壁垒,架设起共驻共建桥梁。比如“便民服务连心卡”“轮值主席制”,解决了服务群众中存在的缺位、错位问题,提高了城市基层党建有效服务的精准度。

启示三:“微治理”构筑“大格局”。开放共享是城市基层党建的特点。我们推行城市党建“微治理”模式,倡导“同在屋檐下,同是一家人”的理念,不断拓展社区及驻区单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大家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持续攀升;通过“问题墙、回音壁”“居民议事会”“金牌调解”等行之有效的载体,回应居民期盼,唱响了城市基层党建好声音,汇聚了服务城市居民正能量。

(责编:宋晨、闫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