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福建莆田市荔城区:创新“家党建”模式 共筑城市党建“新家园”

中共莆田市荔城区委组织部

2018年09月28日11:0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年以来,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树立城市大党建的理念,构建城市“家党建”体系,以“家引领、家共享、家服务、家和谐”为主线,建立共驻共建共享机制,打造城市基层党建共同体,实现管理同心、发展齐心、幸福贴心、睦邻暖心的工作目标,有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一、实施背景

荔城区是2002年莆田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成立的新区。下辖镇海、拱辰2个街道和12个城市社区,现有各类驻区单位44个、“两新”组织61个;设有各类城市基层党组织126个,党员4941名。近年来,随着城市的的不断发展,荔城区城市基层党建逐步面临着封闭运行、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缺乏联动等一系列问题,街道、社区党组织虽与驻区单位的党组织同在一个地域,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难以形成合力。针对这些问题,荔城区树立城市大党建的理念,注重从顶层设计层面进行区域化布局,创新党组织设置,完善体制机制,整合服务资源,推动街道社区、住宅小区、驻区单位、新兴领域等党组织融入城市大家庭。针对城市社区服务资源缺乏的难题,整合城市区域各类资源,积极搭建共建单位间互动交流、资源共享平台,凝聚“家意识”。针对城市社区服务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开展主题式、菜单式、组团式服务,逐步实现服务管理精细化、精准化,更好服务社区群众。针对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保障薄弱的问题,加大人、财、物保障力度,着力夯实城市基层党建基础,打造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红色引擎”,为“推动全面小康、建设魅力荔城”作出积极贡献。

二、做法与成效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织密城市党建网络。针对城市基层党建封闭运行、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问题,树立城市大党建的理念,积极构建城市“家党建”体系。健全组织体系。荔城区委成立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荔城区城市基层党建标准化工作手册(试行)》,创建城市基层党建“1+8”建设标准,规范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在街道,建立“大工委”,实行“专职委员+兼职委员”制,吸纳7-9名在辖区内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在社区,建立“大党委”,从驻区单位、“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中选配5-7名担任兼职委员。在小区,建立党支部,从而形成“区领导小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四级上下联动、纵向贯通的“家”组织体系。延伸覆盖触角。建立街道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社区制度,依托党建网格化平台,在网格内建立以在职及退休党员、楼栋党小组组长、社区专职党务工作者等为主体的党员活动小组,在辖区内开展党建活动。在新兴经济领域,成立荔城区步康电商大楼综合党委和工艺美术专业市场党委,扩大商务楼宇、产业园区等城市新兴领域党建覆盖,推动各领域党建资源共享、工作共抓、问题共解、活动共办。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工作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党建工作和重大事项。建立“大工委”“大党委”委员联系辖区企事业单位机制,定期深入企事业单位进行走访,帮助解决职工子女就学、矛盾纠纷调解等问题,引领带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健康发展。

二是注重整合资源,推进共驻共建共享。针对城市社区服务资源缺乏的难题,荔城区整合城市区域各类资源,积极搭建共建单位间互动交流、资源共享平台,凝聚“家意识”。实现党员共管。建立健全区域内在职党员、流动党员、困难党员等电子档案,通过“主题党日”“流动党课”等载体,组织区域内党员同过组织生活,增进党员双向联动。推行在职党员报到双向反馈机制,通过服务卡、联系卡、《党员纪实本》,对在职党员到社区服务过程进行跟踪管理,督促党员按时保质开展服务,机关党组织也可以随时了解党员在社区的服务情况,使党建工作可视可感,有部署有落实。截至目前,全区在职党员已开展“八小时以外”服务3509次,帮助居民解决问题858个。促进资源共享。整合城市区域内党建、阵地、人文等资源,打破原有行政隶属壁垒,建立共驻共建共享机制。推进街道社区党组织与报到单位党组织结对共建,2个街道党工委与驻区单位党组织互派14名党建指导员,定期互相通报情况,取长补短,促进共驻共建共治共管共享。推动文化共筑。深入挖掘辖区文化内涵,充分发挥辖区居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街道、社区、驻区单位和有关部门携手联动,创新社区文化形式和载体,组建20多支文艺队伍,编排10多部现代文明小戏,联合开展“端午包粽子,送暖进家庭”“唱响红歌,邻里大家乐”等20多场主题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社区特色文化。

三是精细管理服务,打造和谐宜居家园。针对城市社区服务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支撑,逐步实现服务管理精细化、精准化。开展主题式服务。结合每月15日的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区域内在职党员、社区党员、流动党员共同开展志愿服务、文明创建、节日慰问等各类主题活动,促进城市基层党组织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探索建立了“居民说事室”“居民维权中心”“居民法律援助在线”等平台,完善居民诉求沟通协调体系,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创设菜单式服务。利用城市家园服务信息平台,整合机关、商圈、“两新”组织等驻区单位资源,结合社区需要、居民需求,科学设置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市场服务等“菜单式”服务,社区党组织根据居民需求“下单”,机关在职党员立足自身实际“接单”,无缝对接服务项目和服务需要。拱辰街道为86户困难群体,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服务213项。实行组团式服务。根据区域内党员专业特长和服务意向,组建48支教育医疗、扶贫帮困、治安维稳、环境保护、法律咨询等专业型党员服务队,推行党员志愿服务登记卡、联系卡、承诺单,确保每个社区均有符合群众服务需求的在职党员报到服务。驻区单位积极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群众零距离”活动,全区3415名机关在职党员参与进社区为民服务的工作中来,认领服务岗位2897个,服务居民9865人次、化解矛盾139起。

四是夯实保障基础,汇聚城市工作合力。针对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保障薄弱的问题,加大人、财、物保障力度,着力夯实城市基层党建基础。确保有人干事。实施“领头雁工程”“强基工程”和“大学生进社区行动”,加强社区党组织书记、小区党支部书记、社区党务工作者等三支队伍建设。以“职业化”为方向,在全市率先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17名城市基层党建专职居务(党务)工作者,着力破解社区“后继乏人”问题。确保有钱办事。设立街道、社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专项经费,实现每个社区每年不少于10万元的经费保障。重视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采取发展餐饮服务业、物业经济、投资入股分红等模式,实现社区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区共有10个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在10万元以上,收入最高的社区达586万元。确保有地议事。大力推进社区标准化建设,打造功能完备、设施齐全、运转高效的社区服务阵地。去年以来,全区投入建设资金1000多万元,集中推进社区服务场所规范化建设,镇海街道在繁华商圈建设占地1000多平米的城市家园服务中心,12个社区的服务用房面积均超过200平方米,建有“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建立互联网党建活动阵地,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党员e家等手段,打造信息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新阵地。

三、经验与启示

一是做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贵在强化“大党建”理念。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要充分整合城市区域内党建、阵地、人文等资源,积极搭建共建单位间互动交流、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共驻共建共享机制,解决社区服务资源缺乏的问题。同时,也丰富活动内容,增强活动实效,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形成互带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二是做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贵在强化“深服务”理念。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要提高纵向延伸服务触角,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健全社区服务网络,依托便民服务中心,推广“一站式”服务和坐班值班、预约上门等服务;要拓展服务内容,从群众身边“关键小事”做起,根据党员专业特长,组建专业型服务队,发挥党员力量,满足居民群众专业化服务需求;要创设服务载体,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微心愿”服务,实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

三是做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贵在强化“长效性”理念。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要推进党员进社区,更好地回应百姓关切,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双向反馈机制、绩效考核制等,进一步细化在职党员进社区管理考核办法,引导党员主动履职尽责、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责编:宋晨、闫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