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福建福鼎市:坚持“四共联动、双向用力” 构建一体化城市基层党建格局

中共福鼎市委组织部

2018年09月21日13:5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为福建省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试点单位及省级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近年来,福鼎市主动适应城市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树立“全域党建”理念,坚持“四共联动、双向用力”,推动各领域党建开放融合、互联互动,构筑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命运共同体”。

一、背景及起因

福鼎是福建省宁德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现有3个街道、17个街道社区,城镇化率达到58.1%。随着福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结构深刻变化、人口流动急速加剧、新型社会组织不断产生,给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带来了诸多挑战。

1.条块分割的运行机制与日益多元的城市经济社会结构不相适应。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福鼎有45.5%的基层党组织和42.3%的党员集中在城区,城区的组织类型和党员构成日趋多样化,单一的单位制党建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形态变化发展要求,迫切需要树立城市大党建的理念,打破社区、单位、行业党建的“壁垒墙”“内循环”,强化系统建设整体建设,推动条块双向用力,下活整体协同“一盘棋”。

2.传统粗放的服务体系与日益增长的居民群众利益诉求不相适应。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为“社会人”涌入社区,人员复杂,社区居民物质、文化、精神需求日益多层次、多样化,而社区的服务资源短缺、服务能力不足、服务力量薄弱等问题,较大程度影响了党组织服务功能的发挥,迫切需要整合辖区资源、下沉部门资源,放大社会资源,做到人才共用、设施共建、设备共享,形成组织优势、服务资源、服务功能最大化。

3.权责不一的管理体制与日益繁重的基层社会治理任务不相适应。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管理层级、职能、事务向社区延伸、沉淀,福鼎社区的经常性工作包括了环境、卫生等10多类200多项,社区承担的社会治理任务越来越重,而与之相匹配的管理权限并没有到位,开展治理往往力不从心,存在“小马拉大车”的问题,迫切需要对街道赋权增能、对社区减压减负,更好发挥社区党组织的区域统领作用,协调辖区单位共同参与城市基层治理。

二、主要做法

1.上下共管,全区域统筹党的建设。市委增强整体意识、全局意识,坚持把城市基层党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系统谋划,协同推进。一是在工作体系上做“乘法”。针对城市基层党建“上热下冷”问题,市、街道、社区分别成立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城市基层党建重大问题;制定出台实施意见及近20个配套文件,市、街道、社区逐级签订责任书,建立问题、任务、责任“三个清单”,30名市领导干部挂钩联系17个社区,领办联系点86个党建项目,层层传导责任压力;同时,健全完善项目管理、工作例会、拉练观摩、督查通报、述职评议、问责问效等六项推进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实。二是在赋权扩能上做“加法”。为使街道真正有职有权有能力,市委结合街道治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将公安、司法等职能部门派驻机构的日常管理权下放到街道,并赋予街道对派驻机构的指挥调度权、考核监督权、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建议权等职权,强化街道统筹协调功能。同时,赋予社区“四项权限”,即驻区单位年度绩效考评、文明(平安)单位等评选以及领导干部提拔使用、党员评先评优,要征求社区党组织意见,让“小社区”也能管理“大机关”。去年,市委组织部就43名拟提拔干部征求社区党组织意见。三是在松绑增效上做“减法”。开展社区减负增效改革,全面清理和规范面向社区的工作任务,为社区精简“多头考核”“一票否决”等事项30多项。同时,建立社区事项准入制度,制定社区工作事项等4张清单,以公共事务目录的形式明确可由社区承办、协办的具体事项,确保社区党组织的主要精力聚焦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

2.区域共建,全方位推动组织融合。市委树立联动思维、融合思维,打破管辖壁垒,搭建共建平台,推进区域党组织在更深层次实现互联互通。一是注重区域组织联建。全面实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制,组织17个街道社区与119个辖区单位签订契约化协议,建立双向承诺、双向挂职、双向管理、双向服务、双向联系、双向评议、双向约束为主要内容的“七双”共建机制,让共建双方真正动起来。按照“组织生活联过、支部活动联搞”的思路,挖掘全市廉政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建立“红茗洋”革命纪念馆、太姥清风苑、公共安全宣传教育馆等10个组织生活共享基地,推出基地组织生活菜单,为共建单位共同过主题党日搭建开放平台,有效破解了党组织优势被稀释等问题。二是注重区域党员联管。全面推行“把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将生活、工作在网格内的6类党员编入网格党支部,实行在职党员“双管”、离退休党员“托管”、流动党员“协管”等区域一体化管理模式。出台在职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统一制发《在职党员服务社区积分记实手册》,建立在职党员服务社区全程记实、双向反馈、结果运用等制度,加强在职党员双重管理。福全、龙山等社区还建立离退休干部临时党支部,发挥“五老”优势,组建“银发先锋”服务队,开展党的历史教育、“爱心护考”、矛盾纠纷调解等,确保老党员离岗不离党、退休不退色。三是注重区域品牌联创。全面开展“一社区一特色一品牌”、区域化党建特色项目创建活动,通过采取品牌申报、组织实施、成果展示、评比验收等步骤,评选出了小路社区“党建红色服务联盟”、天湖社区“爱心银行”、石亭社区“和文化”等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社区党建十佳品牌,并培树了一批以市法院“社区法官工作室”、团市委“认领微心愿”、市委党校“送党课进社区”为代表的区域化党建特色项目。

3.资源共享,全方面筑牢一线堡垒。社区是各类资源最集中的地方。市委坚持开放理念、共享理念,充分整合区域党建资源,将人财物对称下沉到社区,推动社区党组织有能力发挥作用。一是人才互动,促服务力量建优建强。选派49名机关干部兼任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副书记,组织65名社区党务工作者到共建单位挂职,到苏州、宁波等地考察学习,提高工作能力。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一批大学生作为社区专职党务工作者、非公企业专职党建组织员;依托社区“在职党员联络站”“志愿者服务工作站”等平台,组织9000多名在职党员、“两代表一委员”、志愿者进社区服务,充实服务力量。如:富民社区党委设立“两代表一委员”民情接待站,每月15日、30日上午,组织辖区“两代表一委员”轮流接待群众,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二是强化保障,促工作经费足额足量。建立了以财政投入为主,党费补助、单位赞助、社会支持、费随事转为辅的区域化工作经费保障体系。去年,市财政安排820万元用于提高社区运转经费,每个社区每年办公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达到10万元以上。建立51个市直单位挂钩联系17个社区制度,注重将市直单位关于社区的政策、资金、项目进行整合、统筹使用,多渠道解决社区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去年来,市直单位发挥其在资金、项目等方面的优势,共支持社区750多万元。三是多方支持,促活动阵地提质提档。采取“购买、新建、置换、租赁”等途径,构建以街道党群服务活动中心、社区党群服务活动中心、小区(网格)党群服务站、党员中心户“家庭式”党员活动室为基础的四级活动阵地,社区活动场所面积平均达到900多平米。63处辖区单位服务设施通过签订共享协议,免费向社区居民开放。比如:民生物业党支部无偿提供1000多平米活动场所, 设立“同心爱心超市”“同心日间照料中心”“同心儿童之家”等七大服务基地,与桐北社区华鑫小区党支部共同打造“同心之家”。

4.治理共促,全要素服务城市发展。市委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服务功能,通过组织城市基层党组织开展“七联七创”活动,凝聚城市“红色力量”,合力共建美好城市。一是在共抓城市建设中彰显组织优势。聚焦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按照“支部跟着项目建、党员跟着支部干”的思路,开展“转作风抓城市建设比贡献”专项活动,实施“党建+项目建设”引擎工程,在重点项目一线成立18个临时党支部,整合市直要素保障部门、街道、社区骨干力量组建26支党员攻坚队、突击队,通过开展“项目一线党旗红”“红色力量·助推发展”“党员承诺践诺评诺”等活动,引导党员在征迁一线亮身份展形象,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城市建设中的“红色引擎”作用,实现城市建设项目快速、和谐、有序推进。二是在共抓社会治理中释放组织能量。坚持城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自治共治,建立“网格(小区)-社区-街道-市直部门”上下协同的诉求收集、回应和解决机制,去年来,360多名社区工作者、党员中心户坚持每周四个半天进格入户,开展“进千家门、知千家情、解千家难、暖千家心”活动,解决群众所思所急所盼。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社区居委会、辖区单位、业委会、物业公司、居民等多方参与的“六位一体”议事协商机制,各社区通过 “党务听评会”“逢十说事”“党群会客厅”等平台,实现大事共议、急事共商、难事共解、要事共决。去年来,为群众解决小区停车难、噪音污染等“急难愁”事项360多件。三是在共创城市文明中激发组织活力。以我市被确定为全省移风易俗联系点为契机,开展婚丧喜宴大操大办专项治理,党员干部、社区干部带头承诺,切实以良好党风带动民风转变。聚焦城市管理短板,各级党员干部、志愿者带头开展“城市脏乱堵”专项整治,引导群众长效维持市容市貌,得到社会各界点赞。加强党对群团组织的领导,按照“趣缘”“业缘”“志缘”,在合唱队、太极拳队等群众组织上并设立功能型党支部(党小组),通过举办“观红影、唱红歌、颂党恩”“幸福微演艺”等活动,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引导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坚持开展“文明楼院”“文明家庭”等十二项评选活动,各社区开辟党建文化宣传长廊,设立文明创建“红黑榜”,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三、主要成效

1.夯实了党在城市执政基础。福鼎市委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通过建立网格型、功能型、产业型、区域型党组织,将城市党建的触角衍生到小区、项目、市场、商圈等,做到群众在哪里,党员在哪里,党的建设就推进到哪里;制定出台《关于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从班子建设、运行机制、要素保障等7个方面,全面规范社区、机关、非公企业等6个领域的城市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工作,推动基层党建“全域建强”,进一步夯实了党在城市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

2.增强了城市党建整体效应。福鼎市委坚持从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入手,打破体制、条块、隶属、级别的束缚和壁垒,通过实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制,组织社区与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开展“七联七创”、区域化党建特色项目创建等活动,逐步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联动作战”,从“条块分割”到“区域一体”、从“自我封闭”到“开放共享”的转变,有效推动了区域党组织融合互通,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由以前的“独角戏”变成现在的“大合唱”。

3.提升了社区居民幸福指数。福鼎市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建立“两代表一委员”联系社区和接待日制度,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社区等制度,整合各领域力量,组建170多支以党员为主体的党员义工队、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组团式、项目式、订单式、网络式”服务,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爱心在线”“七色服务”“邻里帮帮团”等服务项目深受居民群众的欢迎,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节节攀升,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

4.推动了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福鼎市委坚持党对城市基层治理的引领,通过把党支部建立在网格上,把城市各项资源纳入网格管理,实现人、财、地、事、组织“一网整合”,切实将党的工作延伸到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做到管理无盲点;通过“六位一体”议事协商机制,组织各方力量共同商讨、协力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同在屋檐下,同是一家人”的理念深入人心,社区治理从原来的“独唱”变成了“大合唱”。2017年来,我市先后荣获“2013-2016年度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和省级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

四、经验体会

1.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城市基层党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加强党的领导,齐抓共管。福鼎市委始终把城市基层党建紧紧抓在手上,建立市、街道、社区上下联动、市直部门左右互动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保证城市基层党建有序推进、有效运转。实践证明,只有各级党委“一把手”高度重视,一级抓一级,拧成合力攻坚“一股绳”,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才能有成效。

2.必须坚持条块联动。城市基层党建面广量大,涉及系统、条条、块块等多个方面,各领域党建能否实现融合互动,是影响城市基层党建的瓶颈问题。福鼎市委注重发挥教育、卫计、民政等行业系统主管部门作用,组建行业系统、行业协会党组织,实现党建与业务“两手抓”;同时赋予街道相应职责职权,增强街道党工委统筹领导能力,有效解决了城市基层党建条块之间缺乏协同性问题。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条条和块块双向用力,束紧互融纽带,才能实现基层党建由垂直管理向区域整合的转变。

3.必须突出核心引领。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最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城市基层党建最直接的引领者、推动者。福鼎市委注重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开展社区减负增效,并推动资源、服务和管理力量向社区下沉,为社区党组织构建一套有人、有权、有物、有钱的支撑体系,切实提升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水平。实践证明,只有社区党组织坚强有力,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引领各类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确保城市基层治理的正确方向。

4.必须强化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市委通过建立跟踪调度、考评奖惩等推进机制,“七双”共建机制,比如,实行城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进行“双向联系”、制定资源清单、需求清单进行“双向服务”、出台共驻共建考评细进行“双向考评”等,实现区域化党建由“感情化”维系向“责任化”分担转变。实践证明:只有健全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强化制度约束,才能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大系统有序运转,确保各项任务落地生根。

(责编:宋晨、闫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