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30余年,黄大发带领村民凿崖修渠。
一条近10公里的“天渠”,丈量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如今,83岁高龄的他每天依然忙碌——

老支书黄大发:一天渠 一辈子 一初心

记者 彭训文 刘发为

2018年09月20日08:2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黄大发带领村民修建的大发渠今貌。
  海外网 唐 哲摄

黄大发带领大家走上大发渠参观。
  海外网 唐 哲摄

黄大发向大家展示“乐耕甜”产品。
  记者 刘发为摄

团结村里的某电商服务站。
  记者 刘发为摄

9月的黔北,细雨下个不停。车行驶在革命老区遵义播州的群山之间,一路大雾,路边常是百米深的悬崖。我们的目的地,是大山深处的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原草王坝村)。为改变村里千百年来缺水的历史,如今83岁高龄的老支书黄大发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带领村民,钢钎凿、风钻敲,前后历经30余年,在峭壁悬崖间挖出一条10公里的“天渠”,使曾经闭塞的贫困村实现重大转折。

黄大发因此被人们称为“当代愚公”、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这条渠现在怎么样了?村民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决定去看看——

黄大发带我们看“天渠”

沿着公路从山顶转到山脚,采访车终于开进了团结村。黄大发老支书家的老屋就在路边。这是一栋典型的黔北农家院,白墙黑瓦,褐木为梁。大门上一副对联格外醒目:处困境劈山造林筑富路,逢盛世饮水思源谢党恩。横批:不忘初心。

走进屋里,“学习时代楷模恪守本职工作”等锦旗,挂满墙壁。两缕光线透过屋顶的透明瓦射入屋内,让昏暗的房间稍亮了些。

“整饭吃没有嘛?”还没见人,就听到一声浑厚的问候传来。我们转过身,只见一个身高约一米六左右的老人满脸笑容站在门口,头上带着一顶帽子,脸上的皱纹深嵌进皮肤,手上撑着一把伞,整个人神采奕奕。

他就是黄大发,那个带领村民用30多年时间,修建起一条长10公里的“天渠”的人。

听说我们来采访他修的“天渠”,他当即说,“走,看哈嘛”,就要带大家上山。旁人劝说,“下雨了,山上滑,你就不去了嘛”。老支书坚持说,“我身体好得很,上坡下坎都没得问题,还可以给你们讲讲”。

黄大发坐上采访车,带着我们几分钟就到了“天渠”入口。“天渠”,从名字就知道不一般。事实上,从山脚往上看,在悬崖峭壁间蜿蜒的水渠就宛如挂在天上。

这里已经被推土机推出一块小平地,下车后首先看到一条延伸到山脊背后的木栈道,乍一看还以为到了某个景点。木栈道里面就是水渠,靠山一面长满了灌木,外面是水稻田、荒地。越往里走,悬崖越多,坡度越陡。

老支书走在水渠堡坎上,步履矫健,“当年修这条沟(方言,水渠的意思),费了大力哦,我就带起大家,用钢钎、锤子、炸药在悬崖上硬敲”。

不一会儿,前面的人停了下来,原来一座铁门拦住了路。老支书说,这是为了防止游客出危险,就把水渠上的路封了。几个年轻人沿着铁门边的岩石翻了过去,脚下就是几百米深的悬崖。崖底公路上,汽车像蜗牛一般,看得人汗毛竖立。当地人指着“天渠”最险处——擦耳岩说,一般人都不敢去。擦耳岩,意思是在这里站立,人的耳朵都要擦着岩石,可以想象有多么险峻。

我们问,当年修渠时怕不怕?老支书说:“咋不怕呢?当时堡坎边都没得树,但你要是怕,沟还怎么修?”

返回的路上,看见路边有棵松树,老支书笑着说,“这样的树子,我现在都爬得上去。”出口处铺了张斜板,由于细雨一直没停,板上很滑。老支书一个箭步,几脚就迈了过去。我们都很惊讶,这个个子不高的老人,身上竟蕴藏如此巨大的能量。

我们当天所走的,只是“天渠”里短短的几百米。这条“天渠”,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绕三重大山,经三处绝壁,过三道险崖。这个当时“不可能实现”的工程,就在这样一个坚定、乐观的老支书的带领下,变成了现实。

一生只为一道渠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苞谷沙,过年才有米汤喝。”

走在水渠边的木栈道上,黄大发向我们唱起流传的歌谣。老人家声音高亢入云,忆及当年草王坝村困境,时而沉默,时而喃喃地说,“天干的时候,真的是没得法啊”。

因水而贫,很多人认命了,可是黄大发没有。

这个自幼父母双亡的孤儿,早年曾四处流浪,吃过百家饭,住过滚草窝和包谷壳。23岁那年,因为带领村民超额完成种粮任务,黄大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接受采访时,他胸前别着鲜艳的党徽。我们问他:“入党干什么?”他说:“我入党是为了群众的利益,不是为了个人利益。我要实现我的梦想,让村里通水、通路、通电,只要有党组织,不放弃,我就不怕。”同年,他被全村推选为大队长。

“要吃大米饭,大家一起干。”修渠,成了他带领村民干的第一件事。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当十万开山者在太行绝壁凿石引水、修筑红旗渠时,在黔北深山里,黄大发也带着一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淳朴农民,用锤子、钢钎、黄泥巴,试图在悬崖峭壁间“划一条缝”。

但现实是残酷的。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用黄泥巴敷成的渠壁,修修补补十几年,终在上世纪70年代被废弃。

只有小学文化的黄大发意识到,修渠不能靠蛮干,要学技术。于是,一听说哪里建水库、挖沟渠,他都跑去当工人。从零起步,他逐渐知晓了什么是分流渠、什么是导洪沟,还学会了开凿技术。

上世纪90年代,一场持续3个多月的大旱,把草王坝村人逼上绝路。黄大发心一横,发动村民再次修渠。他说:“修不好我把名字倒过来写,我拿党籍来作保证,我拿命来换!”

1992年正月初三,那是一个大雪天,黄大发带着几百人开工了。

修水渠要经过3座大山、大小9个悬崖、10多处峻岭。黄大发和政府派遣的技术人员以20米水渠为一个桩号,每个桩号确定不同数量的人工,每个家庭按照土地多少确定要投劳的人工。施工到最险要的倒悬绝壁——擦耳岩段时,专业施工人员都不敢下去。黄大发二话不说,把麻绳系在自己身上,让人拉着吊下悬崖。

修渠需要占别村田地,少数村民不准过。黄大发这样做他们工作:“你们拿点土地嘛,不拿钱。我们修沟,引来的水你们先吃,地你们先灌,剩的给我们,没得就算啰。”

大家这样干了约3年时间,水渠终于修成了。黄大发说,能保持这么长时间的持续施工,关键是党员带头干,讲科学,讲质量,“死一个人的话,这个沟都修不成”。

通水那天,全村人欢天喜地,可黄大发哭得像个泪人。修渠期间,他的二女儿、大孙子先后因病离世,他却没能好好照看一眼。全村人以黄大发的名字命名这条渠——“大发渠”。

水通百通。那一年,黄大发带领群众“坡改梯”,村里彻夜挖土、筑田、放水,稻田从240亩增加到720亩。那一年,他带着村民修通了4公里的通村公路。再往后,他们依靠肩扛手拉,让村里通了电;村民们勒紧裤腰带,集资建了学校。

黄大发先后获得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201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等称号。如今,大发渠党性教育陈列馆在村里落成,各地来学习、参观的人送的锦旗挂满了黄大发家的老屋。面对荣誉,83岁的黄大发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要骄傲,要虚心。村里还有贫困户,我要带头,继续把工作干好,不能做官当老爷。”

还要带着大家干

通水、通电、通路,老支书当年的三大愿望如今都实现了。走在村里的柏油路上,一根根太阳能路灯矗立,一幢幢新房子拔地而起。“感动中国的人,激励一代代人”“吃碗豆花饭,扶贫有力量”……一条条生动活泼的标语,让村子充满了生机活力。

在黄大发的推动和号召下,经中天金融公司帮扶,“天渠”如今已经成为热门旅游景点。一部分“天渠”边上修建了木栈道,供游客参观游览。老支书说,我们正准备在部分渠段建玻璃栈道,让更多游客体会“天渠”的险要。

“天渠”正在给团结村带来越来越多的人气,如何留住大家,老支书一直在盘算:“现在,一天最多的时候要接待七八拨客人。他们到这里来,要有吃的、住的、看的。”

为此,村里建起酒店、开了农家乐,山脚河沟里正在搞漂流。村民们学开车、做保安、做饭,不仅有流转土地的收入,每个月还能挣2000多元,老支书倡导的“家乡人办家乡事”的愿望正在实现。

站在村里远眺,只见群山雾绕,景色优美。山间“水稻+示范区”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区惹人注目。黄大发说,去年村里搞了100多亩优质大米,今年收成很好,每亩可以收五六百斤。“我们以前要产七八百斤一亩,但都是肥料喂出来的。现在我们不用肥料,还在田里养螃蟹,一斤大米卖10多元钱。”

除了水稻,黄大发还号召大家种黄桃、柚子、李子、笋子,养猪、养蜂。在中天金融公司帮助下,村里将这些土特产加工,培植起自己的品牌——“乐耕甜”。快乐地耕田,带给更多人甜蜜,这个以老支书为形象的品牌,通过村里商店、“天猫优品服务站”等线上线下平台,出售生态猪肉、菜籽油等特色产品。

外面的人来得多了,种的东西值钱了,村民们腰包也逐渐鼓了。“以前,村里很多人家100元钱都拿不出来;去年我们村人均收入七八千元。很多以前打光棍的村民,现在用手机摇一摇就能娶到媳妇。”黄大发说。

2017年,从北京领完全国道德模范奖回来,别人劝他好好休息下。“休息不了。”黄大发说,我们村现在虽然富了,但和习近平总书记之前来遵义考察的花茂村比起来还差得远。村里还有贫困户,种的作物因为管理不善还有“好的好,瘪(方言,坏的意思)的瘪”的情况,其他村组村民的思想还跟不上。“我现在背不动、也担不动啰,就是发动大家一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黄大发说,现在我有个新愿望,就是鼓励大家继续干,把家乡建设好。

(责编:王珂园、常雪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