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13日16:01 来源:辽宁日报
中船重工第七六○所9号楼519房间,是黄群生前办公的地方。
办公桌上放有一张纸条,写着“台风路径”四个字,并画着试验平台的草样。原本字迹整齐的他在这张纸上留下的却是潦草的涂画,不知是不是预感到了这次台风的非比寻常。墙角那组略微凹陷的沙发,是黄群晚上加班休息的床,旁边还放着一盒方便面。三盆绿植在窗台上绿意盎然,似乎在静静等待着主人的归来。
然而,黄群永远离开了。8月20日,在码头前的风暴中心,黄群的生命定格在51岁。
“好人”“好领导”“好兄弟”,这是七六○所同事们对黄群共同的评价。黄群到这里工作时间很短,仅有一年多,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他有如此高的威望?
同事们众口一词地回答:“是他闪光的人格魅力!”
在职工眼里,黄群没有一点架子。科研二部的高清泽,和黄群第二次见面时,黄群就叫出了他的名字。他说:“跟黄所长交流沟通,没有压力。”职工有困难,黄群都想办法解决,而自己从来不给别人添麻烦。所里职工加班可以报销交通费,但他却从没有报过出租车票。
“勤勉、尽职、担当”,是黄群第一次在七六○所亮相时的承诺。此后,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诺言。
“黄所长加班是家常便饭,经常帮我们修改东西到很晚。”质量安全处处长助理李婷说,“他给我发的最后一封邮件是在8月18日,星期六,21时16分。当时我打开邮件的时候还说,这么晚了黄所长还在工作。”记者看到,在给李婷的邮件里,黄群将修改的地方都用红笔细致地标注出来。
台风“温比亚”到来之前,大连经受过3次台风影响,黄群都在所里值班。
在生命的最后几天,黄群的日程表上,依然写满了忙碌——
8月16日,通宵值班,巡查码头。
8月19日,通宵值班,实时掌握试验平台动态。
8月20日早晨,黄群赶到码头检查,要求保障人员每半小时报告一次情况。事实上,每隔5分钟,他就主动询问一次。
同事们说,工作中的黄群像上了发条的机器,每天忙个不停。在黄群办公室书柜里,摆放着他生前使用过的5个笔记本,这是他来大连工作不到500天时间里,留下的工作和学习印记。在一篇学习十九大报告的体会中,他这样写道:“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为七六○所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因为工作的原因,规划处副处长孙逊和黄群接触时间较多。在他的印象里,只要不出差,黄群每天都要到试验平台上,把它看成自己的孩子,倾注了全部心血。
作为领导者,黄群把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在他的笔记本里,粘着一页A4打印纸,团队里每个人的情况,从年龄到学校,再到所学的专业,都记得工工整整。为了提高团队的整体水平,黄群亲自给每个人制订成长计划。质量安全处的李苹苹说:“有黄所长的指导,我们想不进步都挺难。”
爱事业,爱同事,黄群也深爱他的家人。为了军工事业,听从组织安排来到大连后,黄群不能经常见到母亲,但再忙,每天他也会给母亲打一个电话。
在整理遗物时,儿子黄海智找到一封父亲生前写给他的亲笔信。信中写道:“海智,我们真的很爱你,这里有你温暖的家,累了、烦了,就来视频我们……”薄薄两页纸上,父爱如山。
热爱军工、履职尽责、担当奉献,黄群身上体现出的优秀精神品格,同样在宋月才和姜开斌的身上闪耀着光芒。
在七六○所,大家为试验平台起个昵称叫“小黑”,还组建了一个微信群“小黑之家”。平台负责人宋月才就是这个家庭的“大家长”。翻开“小黑之家”的聊天记录,宋月才几乎每天都在部署工作,从开会集合到叮嘱团员们注意安全,事无巨细。
“小黑”从接收、封存、改造到试验历时多年。宋月才一直奋战在第一线,搞标准,搞设计,出方案,没有休息日和节假日。朝夕相处,宋月才对平台的每个部件和设备使用情况都熟记在心,先后编写了7本教材培训平台工作人员。
平台机电负责人姜开斌,虽然离开部队近30年,但时刻关心着军工事业,家中的书柜里仍然整齐摆放着航海和机电方面的书籍。听从祖国的召唤,今年3月,姜开斌毅然放弃老家安逸的生活,从湖南常德远赴辽宁大连,回到了当年的战位。
每天在平台上操练、检修,热爱学习、勤于钻研的姜开斌很快熟悉了平台工作环境,圆满完成一项项工作任务。在他的指导下,七六○所试验平台打造出一支高水平队伍。
有多大担当就能干多大事业,有多大责任就能有多大成就。
黄群、宋月才、姜开斌三名同志,生前把对党的忠诚体现在使命担当和无私奉献上,体现在日常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细节上。他们坚守着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做到“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豁得出来”,展现了共产党员应有的优秀品格。
坚守时代品质,他们用担当和奉献书写出了无悔的人生!(记者 侯国政 杨丽娟)
相关专题 |
· 中船重工第七六〇研究所抗灾抢险英雄群体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