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一甲子的教育坚守——天津工大突出党建引领追求一流本科教育

2018年09月10日08:43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一甲子的教育坚守

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杨永利教授(左二)主讲“我与新时代同成长”报告会。资料图片

天津工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郭明林教授(右三)指导学生做实验。资料图片

不忘初心,立德树人,通过党建引领,使本科教育“固本、图新”,这在天津工业大学是如何做到的?在天津工业大学建校60周年之际,记者走进学校进行实地探访。

设置课程必为企业所需,科研成果要迅速应用于生产实践并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强调在“培养动手能力”中掌握真学问真本领,每堂课都要有“新鲜感”……这些产生于60年前的治学思想与今天“教研相长,学能并进”的办学理念和“严谨、严格、求实、求是”的校训一脉相承,成为天津工业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制胜法宝。

固本

“这个学生基础不错,比较踏实、努力,科研动手能力强,现在正写一篇研究论文。”对于刚招收的天津工业大学本科毕业生王欢,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陈铁红这样评价。这也是长期以来陈铁红对来自天津工业大学学生的印象。天津工大本科生良好口碑的形成源于学校一直以来对本科教育的重视。

在很多学生眼中,讲授管理学原理课的齐庆祝老师是严师:上课不能迟到,不让看手机,不准吃东西;下课铃声不响,不可以收拾东西;考试复习从不划重点。齐老师对本科生“约法三章”,是因为在他眼中,课堂是获取知识的严肃场所,唯有态度端正,治学才能严谨,才能培养出本领过硬的学生。学生们纷纷说,“齐老师讲课方式灵活,吸引人。”1000多名本科生还主动加齐庆祝为微信好友。

老师的严谨治学要求学生必须把功夫下在平时,临时抱佛脚根本行不通。说起大学生活,该校环化学院2017级本科生孟艺瑄说:“每天时间被习题、实验占得满满的,特别充实。”孟艺瑄早上6点半起床,晚上9点才从自习室返回宿舍,坚持下来,考取英语四级证书,每门专业课考试成绩80分以上,孟艺瑄感到充实也有了成就感。

“开学第一天,老师就告诉我们,要充分利用遨游在知识海洋的宝贵时光,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不能虚度光阴。”孟艺瑄说。

理学院2018级毕业生闫海被保送清华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老师每节课给的知识量都很大,笔记都记不过来,所以每堂课只能听个大概。为能跟上进度,我每天都利用课余时间重温讲课内容,边写作业边整理重点。”他很感谢工大对他的培养,“这四年在不断学习和竞赛中积累的知识、培养的自信、练就的创新能力为我能有机会进入清华大学继续深造打下坚实基础。先有埋头苦学,后有厚积薄发”。

“把‘打造一流的本科教育’作为立校之本,这是天津工大一甲子的坚守。”天津工业大学教务处处长王晓红说,“本科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就好比盖房子,需要先把地基打牢。”

“严”是天津工业大学的本科教学管理的关键词。学校自上世纪90年代初就成立教学督导组,并定期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建立涵盖教学各环节的“五位一体”质量标准体系,构建“一三三一”教学质量保障模式,形成了一套符合学校教学实际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成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形成职责清晰、高效务实的三级教学质量组织保障体系;近3年出台、修订40余项教学管理办法和规定;建立了全过程内部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学校内部教学状态数据库,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严苛的规章制度保证了学校本科教育的高效有序开展。201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结论中提到:天津工业大学在本科教学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相适应,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在学校战略层面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建校60年来,天津工业大学培养了12万余优秀学子,他们立足岗位,奋勇争先,追求卓越,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育才

作为天津工业大学纺织专业的源头,1912年北京工业专门学校增设的机织科“与全民生计有关”。自五口通商以来,“国际收支均为入超”“只此纺织品一项,即足竭我膏血,绝我命脉”,因此“培植纺织人才”,“关系国家命脉”。家国情怀一直植根于天津工业大学的精神血脉。

牢记知识分子的崇高使命,让“家国情怀”不断发扬光大,是天津工大60年来人才辈出的“关键一招”。面向新时代,夯实党建基础,则是该校争创一流的“制胜之策”。眼下,天津工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为首要任务,以“课程思政”创新改革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实施“政治引领工程”“铸魂固本工程”“支部示范工程”“组织保障工程”“质量提升工程”等基层党组织建设5大工程,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细落小落实。他们开展了“师生理论素养提升计划”“青年教师师德培育计划”“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感动工大系列人物评选表彰”“优秀教师事迹巡回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入挖掘育人要素,统筹育人资源,构建了课程、科研、实践等10大育人体系。

不久前,“幸福西青—美丽工大‘1+1’区校实践育人共同体”正式启动,天津工大13个二级学院的近6000名本科生与天津市西青区10个街镇对接,开展固定化、长效化、可持续的实践服务活动。“我们要在新时代,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在社区帮扶、志愿服务、技能训练、科技下乡、就业创业、文化建设等形式多样、定点化常态化的实践教育中,引导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天津工大党委书记连洁说。

每次正式上课前,一个学生小组6分钟左右的主题讲课,是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邓鹏主讲的思政课雷打不动的惯例。学生们可以谈古论今、畅所欲言地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情景教室、角色扮演、“互联网+”等教学模式的改革,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和感染力,深受学生喜爱。

为了给山里娃一个希望,通往甘肃省清水县的那条崎岖的盘山路,天津工业大学的师生们已经走了14年。学校一直致力于甘肃、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区暑期支教实践活动,学校风筝支教团共有600余名师生给57所学校近千名贫困地区的孩子带去知识、温暖。

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重要支撑。目前,天津工大通过“启智创新夏令营”“本科生科技项目招募计划”“师生合作共同申报智慧研究项目”“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科研成果反哺教学”等举措,为本科生创新创业开辟通途。学校还利用行业、企业的先进技术与资源,建立了一大批校内外实践基地,形成学校、学生、企业共赢的培养机制,如以天津膜天膜公司为代表的产学研协作平台,以LED为代表的行业战略联盟,以福建鑫华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学生实习实践就业基地,以“天津工业大学飞思卡尔嵌入式系统设计及应用教学实验室”为代表的校企合作实验室等。

据统计,天津工大本科生近3年来每年获国家级奖项超30项,获省部级学科竞赛奖励约3000人次,一批品学兼优的优秀大学生和先进集体脱颖而出。

图新

诺斯贝尔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行政总裁范展华认为,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他选对了专业。

当范展华1997年从天津工大非织造专业毕业时,这一行业在国内刚刚起步。扎实的专业基础让他敏锐感受到非织造技术的广阔应用前景,于是他毅然投身于面膜产品的研究开发。目前,公司销售额超过12亿元,并成功登陆了新三板。

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上,天津工大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尤为鲜明。从1912年北京工业专门学校的机织科,到今天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佳绩;从60年前建校时的3个科系、4个专业,到今天的15个学院、61个专业,数学、化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四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天津工业大学的学科建设一直走在前面。其中纺织学科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向高新技术领域延伸和拓宽,在与其他相关学科交叉融合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全国领先的优势,在纺织复合材料及其加工技术、功能纤维与技术纺织品等领域独具特色。在教育部组织的对天津工业大学本科教学评估中这样评价:天津工大在长期教学实践中,追踪科技前沿,拓展现代纺织领域,使其建设成为全国重点学科,以优势学科带动了其他专业的发展。

学科和专业建设是培养一流本科人才的重要载体。天津工大秉承“统筹布局、特色定位、错位发展、相互支撑”的专业建设理念,着眼于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在保持学校特色专业的框架下,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一方面,加大调整、改造、撤销、合并不相适应的传统专业;另一方面,借助自身学科优势,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及与天津支柱产业相关专业,形成了一批体现办学传统和工科优势的特色专业群、体现文理交叉相融的集成专业群和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兴专业群:2005年该校在全国率先设置“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2010年在全国首设“光源与照明”专业,2012年新增“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目前,天津工大已经构建了以“应用科学类专业为主体、以人文社科类和自然科学类专业为两翼、以现代纺织为特色”的“一干两翼、三位一体”的专业结构体系。

高水平师资队伍是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天津工大引育并重,实施“筑巢引凤育凤”工程,启动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经纬计划”、“天工学者”特聘教授制度等8大人才队伍建设工程,面向全球吸纳各领域优秀人才。在以夏长亮院士为代表的高端人才引领下,学校高层次人才聚集效应显现,目前学校拥有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省部级及以上称号人才200余名,还拥有以“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优秀教师团队。

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纺织学科在第4轮学科评估获A+、连续9年获得13个国家科技奖……面对上述成绩,连洁信心十足:“在追求一流本科教育的路途上,我们将永不停步。”

(记者 陈建强 刘茜 通讯员 武冰洁)

(责编:谢倩、黄瑾)
相关专题
· 高校党建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