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阳光问廉”,正风肃纪促整改

四川探索“纪检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

2018年09月04日08:2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阳光问廉”,正风肃纪促整改(深度关注)

“为搞好现场会,养猪场竟临时买猪充数,这是不是形式主义?”入夜,四川巴中市广电演播室进行着一场辣味十足的直播:一乡镇为迎接现场交流会,临时购买600余头生猪,放进当地养猪场。事后,生猪却陆续死亡,数十万元财政资金打了水漂。针对此事,直播主持人现场对该乡镇负责人犀利发问。

不前期彩排、不提前预演,暗访中发现的问题、问廉对象名单、监督员名单,直到节目开播才揭开“谜底”。主持人现场直接发问、网民尖锐质问、观众现场投票,不留情面、不走过场,这便是四川探索的监督模式——“阳光问廉”。

这一由四川省纪委监委牵头打造的舆论监督工作载体自2016年推行,覆盖全省各市州,全媒体直播,以问题为导向,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难题和“四风”问题,通过“曝光+发问+整改+问责”的“问廉”途径,探索“纪检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截至目前,“阳光问廉”节目已开播493期,现场问廉13808个问题,涉及单位3127个、党员干部4587人。截至目前,通过“阳光问廉”,全省已问责2218人,党纪政务处分1028人。

“问什么”事前保密

群众认可才能过关

“河滩荒坡改造之后的权属到底应归谁?”7月13日下午,广元市“阳光问廉”直播现场座无虚席,从一个暗访短片开始,讲述昭化区紫云乡金花村村民反映的村支书罗某某在政府征地修建加油站时,侵占集体土地等问题。

纪委监委与当地媒体合作,事前暗访调查问题,这是开展“阳光问廉”的第一步。

短片之后,现场立刻进入更加“火辣”的发问环节。第一个回答问题的是紫云乡乡长。“金花村罗某某占土地转户口的事,你们有没有认真调查?” “当时是如何审核把关的?”……一连串直击要害的“连珠炮”抛给这位乡长。一番紧张回答、解释后,乡长额头满是汗珠。县级分管干部同样在被询问之列,昭化区分管副区长现场表态:“回去马上全面排查。”

干部们表态后,60名观众组成的问廉考评团开始测评。观众来自各行各业,既有农村群众、普通市民,也有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大家按下测评器按键,大屏幕上显示统计结果:一人一票,不满意率达56.7%。按规定,满意率必须达60%以上,被质询者才能过关。

因为没过关,紫云乡乡长被要求再次陈述并作第二次测评。遗憾的是,再次投票的满意率仍没达到60%。在广元“阳光问廉”现场,记者注意到,除了问廉考评团外,还由媒体记者、律师等组成了问廉观察团,现场点评问题。

“回避推诿、官话套话在‘阳光问廉’是行不通的。”新津县纪委常委文爱丽告诉记者,群众不满意、发问不结束。一些被询问的干部由于毫无思想准备,在台上的表态屡屡被观众否决,拿着话筒“下不来台”。

“为什么签字验收了,工程却不合格?”“当时是谁验收的,通过的依据是什么?”7月12日,遂宁市“阳光问廉”现场,主持人就“射洪县玉太乡土地整理工程完成后,整治的堰塘不能正常蓄水,严重影响村民生产生活”等问题接连向分管副县长发问,这位副县长的两次回答均未通过观众考评,急得脸红耳赤。这时,县委书记蒲从双拿起话筒:“出现这种问题,乡镇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县委县政府将在2个月内完成工程整改。”这一回答才让现场观众认可。

犀利发问直击症结

引发干部认真反思

省纪委常委荣凌告诉记者,“阳光问廉”近3年来在探索中坚持,始终保持犀利“麻辣”的锐度、群众满意的温度,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平台,全省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量明显下降,党风廉政建设群众满意度指数不断提升。

7月11日,成都彭州市举行的《成都面对面·监督问责第一线》节目现场,拆迁安置户办不了产权、农村化粪池和旱厕改造以及基层文化服务设施成为摆设等诸多民生问题一一被抛出,有关乡镇党委负责人现场“红着脸、冒着汗”作答。

彭州市国土局局长胡晓文说:“今天这个节目直击我的内心,摆出了很多问题,反映出我们依然有些工作人员业务不通、不精。下一步,我们房管系统的所有干部,除了要提升服务质量,还要加强业务培训。”

现场观众彭州市致和镇村民万兴平告诉记者,以前拆迁安置户办理不动产产权一直得不到解决,相关单位互相“踢皮球”,“今天各相关单位负责人积极回应群众反映的问题,并表态立即按程序办理,维护了拆迁安置户的合法权益。”直播结束当晚,彭州市委、市纪委监委先后召开问题整改部署会和问题整改落实专题会,针对问题背后的作风纪律问题,迅速启动调查核实和追责问责程序。

“阳光问廉”直播前,通过市民热线、举报邮箱、网络平台等向市民征集问题;直播时,节目不晃虚枪、辣味十足,直击问题症结所在,成为各地的“收视强档”。以巴中为例,今年2月26日当地的“阳光问廉”节目,曝光典型问题6个,收视率达10.25,在全市100多个落地电视频道中位居第一。

高关注带来“高规格”,越来越多“一把手”来到节目现场。“究竟是谁冒领了孤儿生活费?”“粮食直补为何成了少数村干部的唐僧肉?”今年4月11日晚,万源市“阳光问廉”现场,当地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和市政协主席全都坐进了观众席。一位地方党委负责人告诉记者,每次观看“阳光问廉”都会带记录本,不仅记下现场曝光的问题,更记下自己对问题的反思。

举一反三综合治理

防止类似问题发生

问廉现场气氛火辣,追责整改更为重要。“请群众帮忙挖出‘病灶’后,必须注重整改追踪,不仅要解决问题,更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在省纪委监委指导下,各地做好问廉整改“后半篇”文章,对节目曝光的问题实行挂牌督办、整改销号,既对问题整改情况跟踪回访,又对共性问题专项治理。眉山市东坡区问廉发现“关系保、人情保”问题后,开展低保专项清理,清退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5.3万余人。

“‘阳光问廉’不是为了博眼球。”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问廉”着眼综合治理,最终是为了推动工作责任落实、干部作风转变、行政效能提高,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按照省纪委监委的部署,全省21个市(州)均开展了“阳光问廉”,并不断向县、乡镇深入。各地根据实际呈现不同特色,多以脱贫攻坚、城市建设、居民生产生活、政务服务等民生主题开展“问廉”。

广元市朝天区在定期开播“朝天问政”全媒体直播节目的同时,把“问廉”舞台搬到群众家门口,以村为单位开展问廉活动,目前已开展“百姓问廉”活动100余场次,收集各类问题和意见883个,督促整改644个,问责21人。

“‘阳关问廉’回应民心关切。”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委副主任郑东风认为,“节目聚焦脱贫攻坚、基层‘微腐败’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难题和‘四风’问题,直击庸政懒政、剑指为官不为,成为‘医治’干部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的一剂良方,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纽带。”(记者 刘裕国 张 文 宋豪新)

《 人民日报 》( 2018年09月04日 18 版)

(责编:王楠、程宏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