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俊洪
2018年08月24日09:3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乌蒙磅礴走泥丸”。地处贵州省乌蒙山区的毕节地区山高路险,这里曾留下红军长征的足迹,也曾是全国有名的深度贫困地区。为破解“人民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三大难题,1988年6月国务院批复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毕节试验区肩负着为深度贫困岩溶山区生存发展探路子的特殊使命,它寄托着几代中央领导同志的殷切期望,凝结着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在毕节试验区迎来建区30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于7月18日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毕节试验区30年来取得的成就和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强调要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7月19日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座谈会在毕节市召开,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座谈会。八个民主党派中央主席和全国工商联主要负责同志齐聚毕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同志、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同志出席座谈会,大家一起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7.18”重要批示精神,共同回顾毕节试验区30年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共谋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大计。在一个岩溶山区召开这样规模的民主协商座谈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多党合作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座谈会上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为新时代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毕节试验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必将激励统一战线帮扶成员和毕节人民携手前行、同心攻坚,奋力开启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新征程。座谈会后,各民主党派中央迅疾号召全党行动起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尽锐出战、务求精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
一、30年同心共建结硕果
首都北京相距贵州毕节2000多公里,山水迢迢,路途遥远。但是,如果用心与心的距离来丈量,这条路并不遥远。30年来,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广大成员不辞劳苦往返其间,倾情倾力帮扶毕节试验区,他们的心与毕节人民紧紧连在了一起。毕节以及毕节所辖的七星关、大方、黔西、金沙、织金、纳雍、赫章、威宁……这些藏在乌蒙山深处、外界听来有些陌生的地方,在他们心里却有着特别的分量;民革中央、民盟中央、民建中央、民进中央、农工党中央、致公党中央、九三学社中央、台盟中央、全国工商联、专家顾问组……一提到这些称谓,毕节百姓就透着特别的亲切。同心共建30载,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毕节试验区的牵手,一牵就是30年。
毕节试验区的30年,是同心共建、硕果累累的30年。在“7.18”重要批示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3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下,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推动毕节试验区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一个生动典型。在这一过程中,统一战线广泛参与、倾力相助,作出了重要贡献。”30年来,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的改革试验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的重大跨越。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9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56%下降到8.89%,高速公路实现了“县县通”,农村公路即将实现“组组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现全覆盖,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795元、376元增加到27320元、8473元,昔日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的毕节,如今从根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二是生态环境实现了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重大跨越。累计治理石漠化1200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近9000平方公里,造林1923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4.9%提高到52.8%,由生态恶化转向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新路。三是人口实现了从控制数量为主到更加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的重大跨越。教育“两基”实现全覆盖,人均受教育年限从3.6年提高到8.8年,人口素质大幅提升,自我造血功能和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显著增强。
巍巍乌蒙山,滚滚乌江水。30年来,毕节试验区的发展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沧桑巨变的缩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缩影,是试验区广大干部群众和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同心共建、艰苦奋斗的结果,凸显了我国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
二、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的宝贵经验
30年来,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的生动实践,创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推进贫困地区改革发展的成功范例,丰富了新时期多党合作的实践形式,带给我们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1、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和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是推进我国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30年来,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格局。中央统战部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牵头建立健全统一战线参与支持毕节试验区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建立了定点帮扶制度并成立了专家顾问组。30年来,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对毕节试验区倾注感情之深、帮扶范围之广、支持力度之大,令人瞩目。下面仅举其中的一些典型事例。
民革中央定点帮扶纳雍县,打造“同心·博爱”工作品牌。争取纳雍火电厂、“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等重大项目落地纳雍。民盟中央定点帮扶七星关区,打造“同心·明眸”“烛光行动”工作品牌。协调东部10省市民盟组织,对口帮扶毕节15所中小学。民建中央定点帮扶黔西县,打造“同心?思源”工作品牌。累计实施帮扶项目500多个,协调项目建设资金3亿多元,促成招商引资签约资金100多亿元。民进中央定点帮扶金沙县,打造“同心·彩虹行动”工作品牌。协商各级民进组织与金沙县26个乡镇和县直学校建立教育对口支援关系。农工党中央定点帮扶大方县,打造“同心·助医”工作品牌。帮助大方县完成32个乡镇309个村卫生室的标准化规范化改造。致公党中央定点帮扶七星关区,打造“同心·致福”工作品牌。培训医务人员2415人次,惠及158万群众。九三学社中央定点帮扶威宁自治县,打造“同心·智力行”工作品牌。组织26所教育发达地区优质学校与威宁24所学校开展对口帮扶。台盟中央定点帮扶赫章县,精准助推河镇乡海雀村民脱贫致富,协调社会各方援建新农村卫生室40所,组织台商到赫章县考察投资。全国工商联定点帮扶织金县,打造“同心·光彩”工作品牌。引导民营企业投资产业项目130多亿元发展县域经济,惠及贫困群众10万余人。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组织213家民营企业精准帮扶202个村的1.1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出思路、跑联络、搞协调”,为重大项目落地、重点行业发展、支柱产业培育等做了大量工作。
这些卓有成效的工作,直接推进了毕节改革试验和经济社会发展。毕节试验区的生动实践表明,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势,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根本任务,不断推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在实践层面的开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在实践层面开展的的体制机制,把统一战线和各民主党派的智慧力量凝聚起来共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各民主党派内汇集了大批专家学者人才济济,全国工商联汇集了新的社会阶层资源广泛,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有报国之志,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各自优势,为他们干事创业提供更大的舞台,这既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也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2、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基层第一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有效途径。
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为民主党派提供了一个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的契机。 一是增进了对贫困群众的感情,增强了参政为民的情怀。各民主党派和专家顾问组在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过程中将工作重心下沉,选择典型的贫困山村进行重点帮扶,从作规划开始,帮助寻找扶贫资金、推广示范项目、捐款建房修路……注入了诸多的辛劳和汗水。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亲身经历和目睹了我国深度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状况,加深了对国情民情的认识和了解,与贫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激发了他们参政为民的政治情怀。“纳雍不脱贫,民革不脱钩;纳雍脱了贫,民革不断线”,这是倾情帮扶纳雍县的民革中央作出的庄重承诺,也代表了帮扶毕节试验区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广大成员的共同心声。 二是提高了参政议政的水平。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进一步深化丰富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内容和方式。30年来,毕节试验区各届领导班子与专家顾问组召开的座谈会累计达50多次,这些别开生面的民主座谈会,丰富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基层实践形式,在实践中拓宽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途径和渠道,使参政议政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性,使参政议政和民主协商的成果更容易被纳入决策程序,对于促进毕节试验区的科学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实践证明,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参政议政水平的有效载体。三是促进了各民主党派自身的组织建设。在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的30年中,毕节试验区的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蓬勃发展。贵州省委统战部与毕节市委共同制定了《关于深入推进毕节多党合作建设的意见》。目前,毕节市已经建立七个民主党派市级组织和台盟支部,在民主党派中央帮扶的定点县建立了相应的民主党派县级组织,实现了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全覆盖。
3、各民主党派在共建实践中积极向海外宣传毕节试验区的多党合作及其成就,这有利于向世界彰显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对我们打好意识形态主动仗具有启示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下政党之间的相互倾轧不同,风雨同舟、合作共事,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是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道路的共同认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信念,则是巩固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思想基础。在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的过程中,各民主党派结合试验区改革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学习和研究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和研究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战略思想。这种结合实践的学习使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扶持贫困地区的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赢得了党心民心。这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是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党,更加坚定了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的30年,也让各民主党派目睹和亲历了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有效性。这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在团结奋斗的实践中吸取的精神营养、铸就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最坚定、最执着、最能经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同心共建,同心同德,同心同行。在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中,致公党中央发挥侨海优势,坚持脱贫攻坚与海外宣传相结合,积极做好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宣传,向海外彰显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台盟形成了聚台胞之力参与毕节试验区脱贫攻坚的独特实践,打造“两岸·同心”助学基金、“两岸·同心”电教室、“筑梦”系列培训等品牌项目,吸引台商投资考察,组织两岸医师义诊,使台湾同胞看到了中西部地区脱贫攻坚的巨大成就,感受到了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岸一家亲”重要理念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这些探索实践,既能够更好地向世界彰显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也有利于我们打好意识形态领域主动仗。
三、共建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
习近平总书记在“7.18”重要批示中指出,“现在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到3年时间,要尽锐出战、务求精准,确保毕节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时,要着眼长远、提前谋划,做好同2020年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对新时代毕节试验区的改革发展做出科学定位,对试验区各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做出整体部署,为处于发展关键期的毕节试验区继续前进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7.18”重要批示中还强调,“统一战线要在党的领导下继续支持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发挥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制度优势。”这必将激励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发扬光荣传统、用好宝贵经验,继续与毕节人民一道同心共建、接续奋斗,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创造毕节更加美好的明天。
1、切实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试验,确保到2020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毕节的贫困问题,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新的时代要求,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与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对发展内涵做出了具有新时代特点的全方位拓展,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深刻洞察和科学把握,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坚持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是关系试验区改革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要使新发展理念在试验区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于认识和行动。当前,要深学笃用新发展理念,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试验。
毕节试验区建立之初确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 综合辩证地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和人口的关系,抓住了毕节地区贫困的主要矛盾,找准了喀斯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的“痼疾”,它反映了规律性、富有创造性。30年来,毕节试验区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的改革试验,贯彻了新发展理念的要素、贯穿了科学发展的艰辛探索。试验区向改革要发展、以创新强动力,用创新举措辩证地解决开发扶贫与生态建设的矛盾。试验区从控制人口数量到注重人力资源开发、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试验区30年持续不断进行生态建设,有效遏制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推动了绿色发展。试验区建立之初就把以开放促进发展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近些年不断拓展开放平台,以扩大开放促进改革发展。试验区把开发扶贫作为重中之重,让广大贫困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朝着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是以行动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可见,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具有良好的实践基础。在新征程上,要更加自觉地用新发展理念指导改革试验,创新“三大主题”的实践形式,赋予“三大主题”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更丰富的发展内涵。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不是明天的事,必须从现在做起。
现阶段,要牢牢把握“三大主题”新的实践形式: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绿色发展、注重人力资源开发。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脱贫攻坚为重点,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加快人力资源开发。要坚决摒弃顾此失彼的形而上学思维,坚持辩证法,以脱贫攻坚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整体推进中实现脱贫攻坚重点突破,确保在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现在还有不到3年,时间已经进入倒计时,决不能犹豫、切不可懈怠,打赢脱贫攻坚战,在此一举。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集中打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四场硬仗,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完成脱贫攻坚这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艰巨任务。与此同时,要高度重视绿色发展。毕节的生态依然脆弱,要进一步加大石漠化和水土流失治理,加强环保督察,决不重复先破坏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发展绿色经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千方百计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把人口压力更多地转化为人口的红利,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绿色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还有一个体制机制创新的问题。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必须向改革要动力,破除旧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起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因此,毕节试验区必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区,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立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应贯穿在当前和今后改革试验的全过程。
2、到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历史任务后,要把改革试验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实现绿色发展,努力建设美丽毕节,开启毕节试验区生态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第一,把改革试验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统筹推进毕节城乡协调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中央农村工作明确了2020年后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是: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毕节试验区实现现代化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毕节试验区2017年户籍人口达920万,绝大多数居住在农村。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将农村剩余的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的劳动力,有序转移到城乡的工业和服务业中去。对毕节试验区来说,为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提供数量庞大的非农业劳动岗位,任务相当繁重。目前,毕节市的农劳比远高于全国的平均值,欲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粗略计算还要再转移剩余农业劳动力110万人。仅靠在城镇中提供这样大数量的非农劳动岗位,对于毕节是不现实的,必须实行城乡并举,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推进城乡协调发展。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结合毕节实际制定规划,使乡村振兴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要把改革试验与乡村振兴相衔接,深入把握“三大主题”的内在规律和精髓要义,着力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同时把体制机制创新贯穿其中。解决贫困问题是乡村振兴的前提。毕节在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贫困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之后,开发扶贫这一主题应主要是经济开发,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夯实全面小康社会的物质根基。实现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毕节地区的经济开发,必须立足毕节地区的资源禀赋,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对毕节试验区来说,生态建设这一试验主题仍然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改革试验的重点应聚焦在生态建设这一主题上。人力资源开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培养和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总之,要以改革试验促进乡村振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深化和丰富改革试验的内涵,加快毕节试验区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第二,聚焦生态建设,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努力建设美丽毕节,率先在毕节试验区实现生态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到本世纪中叶将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大把“美丽”纳入社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了对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高度重视。将现代化过程向生态转型,实现生态现代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特别是岩溶山区实现现代化的主流战略。欧洲的瑞士和奥地利都是岩溶山区国家,过去贫穷落后,近几十年已发展成人均GDP名列前茅、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现代化国家,他们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我国西南以贵州为中心,包括广西、云南、重庆、湖北、湖南、四川等,岩溶区总面积近52万平方公里,是全球最大的岩溶集中分布区,也是一个“强烈生态脆弱区”。地处西南岩溶区腹地的毕节,由于生态脆弱性是其固有特质,必须将现代化过程向生态转型,实现绿色发展。过去30年,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从未间断,特别是试验区头十年主要精力用于水土保持、农田基本建设和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方面,使区域生态环境逐年好转,生态产业已初具规模,城乡面貌大为改观。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成绩显著,许多的成功经验值得关注和研究。经过30多年的艰苦奋斗,毕节试验区闯出了一条发展新路。在以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继续艰苦奋斗,毕节试验区有条件在我国西南岩溶区率先实现生态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未来30年,毕节试验区要牢牢把握岩溶区生态系统稳定的大局,从更高层面加强生态建设,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深化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持续实施大生态战略,统筹推进生产生态、生活生态、人文生态、环境生态建设,从更高层面建设美丽毕节,实现毕节试验区的生态现代化,这对我国整个西南岩溶区的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毕节试验区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展望未来,毕节试验区肩负着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这个更加艰巨而繁重的任务。我们相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920万毕节人民的顽强奋斗,有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倾心倾力帮扶,毕节一定能够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毕节试验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作者为求是杂志社评论部编审)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