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青海省天峻县委组织部
2018年08月14日15:0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城镇的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社区党组织服务党员群众、激发社会活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问题成为了新时期社区管理工作的新问题,对此,城东社区党支部紧扣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建设,把准社区党建工作“脉搏”,创新推行1666工作法,全面推进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架起党群“连心桥”。
一、背景起因
在新时期,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社区居民阶层化、人口老龄化和多样化等因素的增多,造成社区居民自我意识强化,公共道德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荣辱感明显弱化等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正确引导社区居民的自发行为,建立共同的精神信仰和归属感,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社区内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中的主导力量。
二、主要做法
(一)“1”即组建“一个楼宇文明促进队”。在居民数占辖区人口多数的团结佳苑43栋楼宇中分别建立由党员和居民骨干组成的“楼宇文明促进员和楼栋长”队伍,以管好自家事,关心楼道(栋)事,参与社区事业为目的,让党员在日常生活中、在家门口发挥作用,做到党员心中有群众,居民有事找党员,发挥党员的特长和积极性,不断增强社区党员队伍管理、服务的能力。
(二)“6”即开展“六项党建共建共享活动”。在社区建立党建联席会的基础上,与驻区单位采取签订党建共建共享协议,开展“六联”活动,即∶“民族团结工作联做”、“社会治安稳定联防”、“城市环境卫生联管”、“社区综合服务联办”、“医保计划生育联抓”、“创新社区党建联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使驻区单位有目的、有步骤地参与到社区党建工作中来,实现社区资源互动共享双赢。
(三)“6”即强化党员“六项管理办法”。本着有利于管理、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有利于服务党员、教育党员的原则,按照党员的年龄、身体状况、生活环境和特长,对离退休实行“规范管理”、对高龄病残的党员实行“帮扶管理”、对流动党员实行“跟踪管理”、对发展党员实行“动态管理”、对牧民党员实行“引导管理”、对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强化党组织服务功能。
(四)“6”即党员“六卡教育管理”。由社区党支部建立“六卡”教育管理机制,即“情况登记卡”、“岗位责任卡”、“爱心帮扶卡”、“活动记录卡”、“群众监督卡”,“学习情况卡”用六卡来完善对党员的学习教育和综合管理工作。
三、成效与反响
(一)突出“互联共建”,形成区域党建深融合。健全区域化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完善社区共驻共建机制,进一步明确和强化社区党支部对驻区单位党组织的组织协调权、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的领导权以及对辖区党员的教育管理权等职能,健全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建制度,与辖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共同开展“六联”活动,实现信息、阵地、文化、服务的资源共享,人力、物力、财力的资源互补,形成共驻共建的良好态势。通过实施社会管理网格化,将辖区组成由5名格员管理的六个网格,通过重点人员动态监测、重点区域实时监控,完善和加强防控体系和应急能力,使社会服务管理力量下沉、职责明确、资源整合、运转高效,实现社会服务“零距离”、社会管理“全覆盖”、居民诉求“全响应”。
(二)突出“身份意识”,做到服务体系无死角。以创建“连心共建服务型社区”为目标,拓展服务项目,延伸服务触角,发挥社区全方位、立体式的管理服务功能。结合小区居民实际需求,依托在职党员进社区、党建联席会、共驻共建等平台载体的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样且切合实际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开展“党员认领微心愿”活动,发挥党员特长、专长,认领困难群众的“微心愿”,解决辖区居民微心愿30余起,引导和激励党员主动亮身份、展风采、作表率,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发挥“楼宇文明促进队”的“传帮带”作用。吸纳党员群众参与,表达所需所愿所求,反馈我帮我助我能,带动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定期宣传学习公民道德纲要,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选拔五星级文明家庭和民族团先进家庭,至目前,共纳入低保户289户,467人,五星级文明户264户,民族团结先进家庭396户,不断拓展各项工作任务的新思路、新方法,树立了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发挥了社区党组织的“主心骨”作用,提升居民对社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突出“标本兼治”,实现教育管理全覆盖。通过分类实施党员“六项管理办法”,建立“六卡”管理机制,采取协管、直管、共管、双管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通过开展设岗定责、奉献社区的主题活动,培养社区建设的“骨干党员”,引导社区党员主动承担政策宣传、卫生监督等义务性工作,彰显先锋模范作用;开展结对共建、志愿服务的主题活动,要求在职党员参与环境整治、政策宣传、结对帮扶等活动,并将参与活动情况向所在单位党组织反馈;开展和谐邻里、老有所为的主题活动,举办学习时政、健康教育、结对帮扶、文化娱乐等活动,对高龄病残党员和离退休党员做到“政治上送营养,生活上送温暖,思想上送理解”;开展情系社区、助推发展的主题活动,发放和查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六卡”,督促其认真参加“三会一课”、“党员谈心谈话”等社区党组织活动,“七一”、“十一”等重大政治活动,力求“管得住、管得活、管得好”。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为助力,结合“三会一课”、“万场党课万人讲”等活动载体,分层级、分领域、分对象提出不同目标和要求,突出学习教育的具体化、标准化和差异化,采取“动态学”(即党员服务社区居民进行党性实践锻炼)和“静态学”(即组织党员参加党课、专题讲座等学习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以“静学”涵养党员服务意识,畅通群众表达意愿渠道,以“动学”拓展党员联系群众途径,不断创新学习方式,推动学习教育全覆盖。
(四)突出“融合推进”,打造阵地服务多样化。按照“阵地标准化、服务最大化”的要求,依托社区党支部活动室,着力把党建阵地打造成为议事决策、教育培训、为民服务、党群活动、文化娱乐、廉政教育等为一体的“一站两栏四室”综合性服务阵地,(一站:社区便民服务站;两栏:宣传栏、党务公开栏;四室:社区办公室、党员活动室、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利用社区宣传栏,党务公开栏,张贴党建动态、政策解读等信息文章,增强阵地红色“党味”。利用党员活动室,开展社区党支部各项政治活动,增强党组织政治活动“韵味”。发挥党员活动室、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增添居民党员业余生活“趣味”。
四、经验与启示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结合自身工作,按照我县基层党建工作建设总体要求,我们认为,今后一个时期,在全面加强城市党的建设中要把握好这样一个重点、核心和方向。
(一)在基层党建资源配置上,要积极探索社会化党建新思路。面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资源日趋多样和分散的趋势,积极挖掘共建资源,探索多元化的资源整合的有效形式,进一步改进领导方式,转变活动模式和管理关系,努力实现各类党建资源共享,整体推进城市党建工作。
(二)在组织体系构架上,要积极探索区域性党建新体系。要按照“加强党组织建设,实现服务全覆盖”的原则,以“民族团结工作联做”、“社会治安稳定联防”、“城市环境卫生联管”、“社区综合服务联办”、“医保计划生育联抓”、“创新社区党建联动”的六联共建新模式,建立区域性党组织,重点加强少数民族新兴城市住宅区和外来人口集中居住区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确立区域党组织为核心、区域内各类组织协同配合的组织领导机制,从而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立体式、网络化、全覆盖的城市党的基层组织新体系。
(三)在党建功能转型上,要积极探索服务型党建新途径。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服务网络,小区、社区三级分别设立服务中心和服务站,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方式、创新服务载体、吸纳辖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形成纵横交错、条块结合的服务网络,开辟畅通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新途径。
五、探讨与评论
针对天峻县城东社区延伸服务触角,完善和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的举措,天峻县各级党员干部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和高度的赞扬。
“退了休之后,除了看新闻就没有其他渠道知道最近最新的政策新闻了,社区开展的党员共建共享活动让我们清楚国家重大政策方针的同时也为我们讲解省州县最新的惠民举措,我们在办事的时候也方便了许多”原快尔玛乡老社干果洛说。
“党是我幸福生活的缔造者,是我永远的感恩的伟大组织,即便退了休我每年也向组织上交党费,参加各类活动,社区开展的党员6卡管理,让我更加有了归属感和责任感”原县委组织部退休干部德罗说。
“辖区内的老党员、老弱病残党员和牧民党员经常因为不了解最新的政策信息而在办事的时候多跑多走,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通过开展“1666”工作法,对他们讲解最新政策,减去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给我们社区工作人员省去了很多时间”天峻县城西社区工作人员索南南加说。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