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情注苗乡——贵州台江县登交村党建扶贫工作侧记

吴佳林

2018年07月27日10:43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原标题:情注苗乡

藏在深山的贵州台江县登交苗寨,地理位置偏僻、田土少、交通不便,村级经济薄弱。三级组织部门扶贫干部和驻村队员把这里当故乡,把群众当亲人,将青春的汗水挥洒在苗乡峻岭间。

党建发力,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为选好登交村新一届村支两委,扶贫干部深入群众中听意见,分析村“两委”成员结构,了解村级后备干部情况。在认真研判的基础上,调整3名不胜任和不适应的村干部,把有知识有能力的青年和村民代表选进村级班子,为村“两委”输入新鲜血液。

扶贫干部利用春节农民工返乡的好时机,组织农村青年座谈,宣传党的好政策,鼓励致富能人返乡创业;大力开展村“两委”后备干部排查摸底,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中发现好苗子,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帮带培养;积极培养有知识、善村治、能致富的年轻人作为村级后备干部,让他们参加日常村委管理,主持村委会会议、村民代表大会,为村里留下源源不断的后备军;指导村党支部探索发挥无职党员作用,根据每名党员年龄情况、文化程度、技能不同等特点,进行有序分类,明确党员担任民兵排、民兵班、专业合作社、监督委员会、“十户一体”各个组织主体的负责人,让他们发挥所长,提高本领,铸强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

村干部行不行,群众来拍板。扶贫干部推动村“两委”坚持承诺践诺评诺制度,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向全村承诺,村党支部书记向全体党员群众、村委主任和副主任向村民大会作出承诺事项。年终,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村“两委”成员逐一评分,实行合格留任制。一时间,村干部责任担当意识得到强化,心思汇集到发展上,汇集到每位村民的身上。

产业为本,让苗寨群众走上致富路

“扶贫不单单是发猪仔,发鸡苗、鱼苗,而是要把产业做起来,把群众团结起来,带着群众一起脱贫致富。”驻村队员杨平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主攻方向,推动异地置业与优势产业齐头并进,让苗寨群众踏着产业鼓点乘风破浪、奋勇前行。

登交村苗族文化保存得好,有吊脚楼,有2万多株金丝楠木,是住建部命名的首批“绿色村庄”,更是全县着力打造的“台江登鲁苗族生态博物馆”。驻村队员王康航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注册登交乡村旅游综合管理服务公司,成立登交民宿专业合作社,发动全村群众采取自愿方式,整合闲置房屋、空置宅基地、可利用菜地等入股民宿合作社,盘活资源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登交村偏居深山,不为外人熟知。宣传登交、推荐登交,就成了大家帮扶的首要任务。扶贫干部和驻村队员积极利用互联网、QQ群、朋友圈,向领导推荐、向朋友推荐,使这个“金丝楠木第一村”慢慢为世人了解。扶贫干部还帮助村里开发一至二月春节年味节、二月敬桥节、三月徒步节、四月艺术写生创作节、五月开秧节、六月摄影节、七月至十月志愿服务节、十一月“苗年节”、十二月冬季采风节等项目,设计“秘境登鲁”微信公众号,让来过登交的游客成为宣传员,吸引更多游客进村,增加群众收入。2016年以来,登交村民宿合作社共接待澳门青年志愿者团等团队以及省内外、海外游客5.3万人次,为村民和村集体实现创收52.8万元。

为增加村集体收入,扶贫干部和驻村队员不辞辛苦,协调10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在县城购置门面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争取202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入股苗疆生态蛋鸡场,目前村集体已得到第一笔分红2万元,51户老弱病残贫困户分红1600元;帮助村民发展生态养蜂产业、林下仿野生铁皮石斛等适合山地发展、见效快的产业,全村所有农户自愿加入村民专业合作社,苗寨群众自此走上了一条致富之路。

目前,登交村正以乡村旅游综合管理服务公司为龙头,以民宿股份制产业合作社为引擎,配套成立4个种养殖产业合作社、1个刺绣合作社,全力打响“登交米酒”“登交大米”等品牌。登交村绣娘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40户,每年每户实现分红1500元以上,其他四家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38户,每年每户实现分红1300元以上。

教育优先,让苗寨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说起第一次到登交小学的情景,扶贫干部郭乾印象深刻:建在山顶上,四周是百余米深的沟壑,生锈的铁丝网就是围墙,全校200余名学生,120多人寄宿。

“看到学生寝室里单薄的棉被,生锈的铁丝床,我就想为孩子们做点事情。”郭乾在日记里写道。他协调价值2万元的50床棉被套装送到学校,联系爱心组织“麦田计划”送来手套、帽子、围巾等御寒物资,将贵州人民出版社捐赠的8000元用于学校浴室改造……让孩子们的冬天不再寒冷。

为了让学校图书馆“满”起来,扶贫干部谢洪波、郭乾多方奔走,呼吁社会力量为学校捐赠图书,一时间图书馆书籍增至两万多册。原本狭窄的图书室变小了,学校就腾出一个大教室建图书馆,但书架、桌椅又成了问题。谢洪波联系省青基会协调经费4万元,帮助完善内部设施。目前,学校每名学生拥有的图书超过100册。

学校没有网络,谢洪波就想办法让学校接通网络,又协调有关单位企业捐赠30台电脑、电脑桌,建成了多功能电脑室。学校食堂、宿舍存在困难,谢洪波和郭乾就请县教育局、县发改局领导排忧解难,争取60多万资金建教师宿舍楼,如今已完成主体工程。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