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先锋人物

扶贫“战士”戚国义

2018年07月23日11:0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8年,党中央、江苏省委和国家税务总局分别发起新一轮精准扶贫的动员令。此时,国税地税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已启动,刚从苏北扶贫两年归来的江苏省税务局军转干部戚国义,再次请缨踏上了扶贫的征程,成为一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并且深受当地党委政府和百姓点赞的扶贫“战士”。

“支持改革服务大局,个人进退留转都应交给组织来安排。”

今年初,全国税务机构改革全面启动。作为80万税务大军中的一员,刚扶贫归队的戚国义心情和大家一样,密切关注着这场涉及国家税收征管体制以及个人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当

新一轮扶贫攻坚的号角吹响,戚国义再次义无反顾地向组织递交了扶贫申请。

“老戚啊,你刚扶贫回来,这两年身体累垮了不说,家里又遭遇接二连三的不幸,如果我们组织再安排你去扶贫,于情于理于公都说不过去,我也不好对领导和你的家人交代啊。”负责扶贫人事安排的胡小青处长语重心长地劝说他。

“老戚啊,再有几年你就退休了,听说你又要去苏北扶贫,图的是啥呀!何况我们税务部门马上要进行机构改革,合并后机关的人员去留问题关系到你我的切身利益。如果扶贫两年你再回来,就成了局里的陌生人了。”戚国义再次报名扶贫的消息在单位和家中引起不小的震动,议论纷纷。

“国义啊,我跟着你几十年,不管是在部队,还是转业到地方,我从没拖过你后腿。如今,咱家3口人分居三地,一家人聚少离多,何况咱们已不再年轻,也该好好照顾自己和这个家了!”妻子看爱人执意又要报名去苏北扶贫,几天几夜没睡好觉,央求着对戚国义说。

听说儿子扶贫刚回来又要走,远在浙江的老母亲急忙打来电话,心疼地对他说:“儿啊,娘去年被烧伤时,你赶回来,在家只停留了一天,是娘劝你回去。娘知道你当兵人的脾气,也知道你心里想的是什么。但那次娘见到你又黑又瘦的脸上满是皱纹,娘心疼,娘知道你扶贫地方有多苦啊……”年近80的老母亲话没说完,便在电话那头哽咽起来。在外地工作的女儿听说爸爸又要去扶贫,匆忙赶回南京,劝爸爸三思而行。

戚国义想,是啊,组织上考虑的、家里人劝说和同事们议论的都不无道理。支持改革服务大局,个人进退留转都应交给组织来安排。眼下灌云县的扶贫攻坚只有最后两年,那里的民情我熟悉,那里的项目我清楚,那里的一草一木也倾注了我的情感。我是当过兵的人,哪里需要就应该去哪里。此刻,脑海里浮现年初他所扶贫的盐河村村民冒着暴雪到南京,将一面绣有“大爱无疆、造福一方”锦旗和一封由77名村民签名并按下手印请他继续留下扶贫的感谢信送到局里情景,昔日扶贫的场景历历在目。

2016年初,戚国义参加省扶贫队到灌云县东王集镇盐河村任“第一书记”。他研究开拓“企业+村”发展模式,兴建城郊休

闲乐园、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等,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0多万元……今年2月,戚国义捧着灌云县“荣誉市民”证书,在鲜花和掌声中返回省城。

面对新一轮扶贫攻坚的召唤,他坚定地再次踏上扶贫的征程。就在他全身心投入扶贫攻坚时,全国国税地税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身在扶贫一线的戚国义也热心关注

着改革的每一个环节。国家税务总局江苏省税务局挂牌的第二天,他便从村里专程赶回省局机关,特意与新牌子合个影,并在微信圈中与“扶友”分享改革成果。

戚国义所在的原江苏省地税局后勤服务中心人员多达44人、公务员、事业编、合同工等,人员复杂,面对机构合并去留想法多,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大。戚国义每次回局里汇报扶贫情况时,都主动配合部门领导跟踪同事谈心,给大家上党课,以他的言传身教影响和带动着后勤保障人员投入改革、支持改革,成为单位里一名名副其实的“编外教导员”。

如今,戚国义感到自己代表省局新的税务机构在一线扶贫,新机构新作为,身上担子更重、责任更大。他表示,传递好改革中利民利税利企利国的好声音,指导县、乡、村企业用活用好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在打赢扶贫攻坚战中为税务人赢得好口碑。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他这次负责灌云县同兴镇同兴社区的扶贫工作。这里同样是苏北地区典型贫困村:村集体账户显示负债115.87万元,贫困户情况复杂多样……再踏扶贫路

的戚国义面临新挑战,摆在他面前将又是一场硬仗。

“‘挂图作战’精准扶贫,才能打赢攻坚之战”

建厂房、修下水道、助学济困……走进戚国义简陋的办公室,迎面而来的是钉在墙面的“2018—2019年省委驻灌云县帮扶工作队项目计划表”,表上排满了两年间要完成的产业帮扶和民生实事等扶贫任务,戚书记“挂图作战”计划感动着广大村民。

盛夏之夜,戚国义所在的扶贫社区漆黑一片,蚊虫飞舞。陪着他夜访农户的村书记周文军边在前面用手机给他照明引路,边仔细地向他介绍村里的百姓之难。从村东到村西,从村南到村北,一个月下来,他用心血和汗水描绘出一幅幅扶贫蓝图,拉开了“挂图作战”的序幕。

7月15日,骄阳似火,热浪四起。在村北的稻田地里,戚国义带领村干部察看旱情。“戚书记啊,你得想办法帮我们,这片稻田和玉米缺水浇灌,已接近枯死。”在田头,一位年逾60的农妇引着他察看田里枯黄的秧苗。看着眼前这位汗流浃背、心情焦虑的农妇,戚国义的心里不是滋味。他对村干部说:“再也不能让农民靠天吃饭了,我们要尽快建好水渠,让扶贫项目真正给农家带来实惠。”

扶贫攻坚戚国义遇到了不少“拦路虎”,第一只“老虎”就是语言关。刚进村扶贫时着实听不懂当地的土语方言,当时盐河村村支书吴白玉成了他第一任方言老师。学会了方言,掌握了土语,一下子拉近了这位省城来的“第一书记”与村民们的距离。戚国义挨家挨户走访,与老乡们拉家常、找“穷根”。出行难、看病就医难……一个个涉及民生的难题被收集上来。“要将这一件件待办的难题记在我们扶贫的账单上,作为精准扶贫的‘突破口’,确保向村民们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这位“第一书记”首次向村民立下誓言。

“前两年,戚书记为兑现手中的扶贫账单,兢兢业业,那些曾让百姓心酸的旧账变成了村民们看得见、记在心的幸福账单!”扶贫队员孙安邦回忆往事感慨万千。

要想富先铺路。谈起当年的路况,村民老吴指着眼前这条宽阔的水泥路说:“以前每逢雨季,乡村小道泥泞不堪,村民叫苦连天。戚书记到任后,走家串户听民声,铺路被列为打响扶贫攻坚的第一战。如今,这一条条投资多达四百多万元的乡村道路,村民交口称赞!。

勘察地形是戚国义在部队练就的功夫。沂河淌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进村扶贫时他反复勘察调研,决定引进有“米中之王”美誉的五彩米,并注册了的具有当地鲜明地域特色的“沂河淌”商标。“沂河淌”牌五彩米推出当年,就荣获“江苏优质稻米博览会金奖”的殊荣。

“戚书记是这轮省扶贫队队员年龄最大的一位,也是全省少有的连续两届参加帮扶的队员,保持着军人作风,是帮扶队中出了名的‘农村通’‘项目通’……”省委驻灌云县扶贫工作队临时党委书记严志明热情地介绍说。面对周围的赞许声,戚国义总是自豪地说:“扶贫攻坚不是我一个人在作战,而是一个团队在挺进,强大的组织和万名税务人是我坚强的后盾。”

“只有心中装着百姓,才能真正地为村民们办实事办好事”

戚国义小时候生长农村,见不得农民的苦和累。他常说,只有心中装着百姓,才能真正地为村民们办实事办好事。

7月初,戚国义回到盐河村看望94岁高龄的村民刘传玉,当他沿着熟悉的乡村小路走到她家门前时,只见这位白发凌乱的老人呆站着。陪同的村干部向老大娘介绍说:“老婶子,我们戚书记来看您啦。”老人转过身来,上下打量眼前这位戚书记,摇着头嘟嘟囔囔地说:“不认识。”见此情景,戚国义鼻子一酸,他急忙拉着老人的手,亲切地说:“大娘,我是戚国义,去年我还帮您一起收庄稼的呀,您不记得啦?”大娘还是那样的表情,连连摇头。

“大娘一年一年老了,她不记得我们并不重要。但我们当年答应她过上好日子的承诺一定要抓紧兑现,不能让老人指着我们的脊梁骨带着遗憾过日子。”告别大娘时,戚国义饱含热泪对身边的村干部说,并将身上200元钱塞在了大娘手中。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脱贫路上不能让一个人掉队。74岁的女党员朱华廷因老伴去世家中困难,是村里唯一的党员贫困户。夏日的一个夜晚,戚国义进村看望这位老党员,鼓励她振奋精神,引领全家人走上小康路。戚国义还将胸前的党徽取下,郑重地递到朱华廷的手中。捧着这枚在夜晚的灯光下闪闪发光的党徽,朱华廷泪光闪耀。她表示,会好好珍惜这枚党徽,不忘初心跟党走。漆黑的乡村夜晚,这户农家小院充满了笑声。

“现在能在家门口看病真方便,就医环境好,医生水平也高。”66岁的盐河村村民时桂花笑呵呵的说。眼前这座投资68万的卫生所,是戚国义刚到村里扶贫时推出的“健康民心工程”,不仅方便了本村人就医,连外村病人也慕名而来。目前,盐河村卫生所已为1464位村民建立了健康档案。让村民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是戚国义多年的心愿。在他21岁时,父亲因患癌去世。全家人为了给父亲治病背债过日子,原本幸福的家庭成为村里的贫困户。进村扶贫后,他发现许多贫困家庭与当年自己的家一样,都是背着沉重的债务因病致贫,坚定了建好卫生所的决心。

省税务局扶贫灌云县贫困村已20多年了,投入数千万元的扶贫资金温暖着百姓的心。扶贫的税务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他们中有的已退休,有的是刚来的新同志,他们像扶贫“战士”戚国义一样,在精准扶贫攻坚战役中留下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江苏省税务局办公室 孙军

 

(责编:高巍、闫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