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

李慧勇

2018年07月16日09:45    来源:吉林日报

原标题: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

公元1042年,任职端州3年期满的包拯即将乘船离开,端州百姓为了表达对包拯的感激,送给他一方端砚。手下人见是一方砚台,并非金银珠宝,便收下了。船出羚羊峡,刚行至江中不久,包拯发现了砚台,严厉申斥了手下,并将这方端砚抛入江中,表示还于端州。“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炫于五色之惑”,“包公掷砚”的故事,就是他管好小节、止住贪念的最好诠释。

《菜根谭》有句名言:“一念之差,足丧生平之善。”今天,仍有一些人化大为小搞起“微腐败”,挖门盗洞贪一点儿、占一点儿,一些人常有侥幸心理,觉得法不责众、法不责微。以为“大家都这样”,法纪就无可奈何。然而,正风肃纪的事实一再告诫我们,勿以恶小而为之,犯了错误就要付出代价。“欲如水,不遏则滔天;贪如火,不灭则燎原。”对党员干部而言,如果任由目自恋于乱色、耳自醉于靡音、鼻自迷于浮气、舌自贪于美味,身自失于流毒,则心智便不能自持,必然会使心中邪欲如草样疯长,迟早要“河边湿鞋”,走上违法乱纪的道路。

堤溃蚁穴、气泄针芒。要想“眼中识得破,肚里忍得过”,就要养心性,正品行,励官德,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有一则故事说: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们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个人不为所动。这时候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呢?”许衡就说了:“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就笑他迂腐:“世道这么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做官做事先做人,而为人之根本在修身。“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既知足,知生存之足,知已有之足,常怀一颗知足之心,无非分之念,无奢求之意。又要知不足,时时反躬自省,反求诸己,律己修身,“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正是对心灵的不断洗礼,方能“淘尽黄沙始得金”,才能经受住考验,不被私情私欲蒙蔽了心境。

在利益面前的态度是衡量一个人精神品格是否高尚的试金石。要想达到“竹影扫街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的境界,最重要的是养浩然之气,炼金钢不坏定力。定力来自竹签子也穿不裂的坚定信仰,来自钢筋铁骨铜豌豆的坚强意志,更来自“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坚实底气。“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周恩来同志一生严于律己、艰苦朴素,大会上喝茶水都要单独交钱,逝世后更没留下一分钱存款。方志敏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高官厚禄,始终不为所动,他说“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有人曾在“两弹元勋”邓稼先的病床前问:“你为中国研究原子弹,现在还患癌了。中国究竟给了你多少奖金呢,值得你把命都搭上了?”邓稼先是这么回答的:“原子弹十块钱,氢弹十块钱。”对于共产党人来讲,有远比金钱更为高贵的,那就是坚定纯洁的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民务实清廉的本色和担当有为的情怀。

“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为政者俯仰皆坦然、进退无愧怍,时时校准价值坐标,坚定理想信念的“主心骨”,定能守住风清气正的精神家园。

(责编:杨亚澜、程宏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