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到:

黑龙江桦南实施“4433”工作法

打造一支不走的驻村工作队

2018年07月11日13:52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原标题:打造一支不走的驻村工作队

黑龙江桦南县城管局驻红历村工作队走访贫困户。

“自从上级派了驻村工作队,我们村发生了很大变化,成立了特色农产品收售加工点,打出了原生态绿色品牌,还帮助发展了小型家禽养殖、庭院经济种植,为村里争取建设了涵洞、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修了农田路,村民的腰包鼓了,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了……”黑龙江桦南县金沙乡长征村支书陈富东夸起驻村工作队,如数家珍。

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近年来,桦南县实行“4433”工作法,即“四有”标准派队伍、“四队”职责压担子、“三管”制度严纪律、“三考”机制添动力,把优秀干部选派到扶贫一线,全力打造一支不走的驻村扶贫工作队。

注重服务保障

让党员干部驻在农村“踏实干”

该县制定专门意见,严格落实工作经费、生活补贴、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定期体检、差旅费等“五个保障”。县财政为64个县派工作队以及非建档立卡贫困村驻村干部,分别提供3万元和2万元工作经费,同时为每人每天提供50元生活补贴。派出单位为驻村干部定期体检,按照有关规定对驻村工作队全体队员差旅费实报实销。明确工作经费报销程序和办法,简化手续、缩短流程,及时解决工作队员工作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确保安心驻村帮扶。

截至目前,该县共选派定点驻村扶贫工作队83个,工作队员249人;非建档立卡贫困村选派定点驻村扶贫干部125名;选派名誉村书记、村主任83人;选派5366名优秀干部同贫困户结对帮扶,实现192个行政村全覆盖。

强化管理督导

让党员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

为完善管理机制,该县建立健全驻村工作、考勤请假、入户帮扶、驻村例会、工作报告、信息交流、工作清单、学习培训和纪律约束等9项制度,实现驻村扶贫工作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派驻期间,驻村干部不承担派出单位工作,专职负责帮扶工作,每年驻村时间不少于240天。

该县采取“十个一”常态管、“三个清单”动态管等办法,把驻村扶贫工作抓在日常、管在经常。“十个一”常态管理,即县级开办1个专栏,乡镇建立1个考勤簿,工作队固定1名信息联络员,每周报1次信息,每半月1次例会,每月1次汇报,每年撰写1篇调研,记好1本日志、1本日记,每季度走遍1次贫困户;“三个清单”动态管理,即建立任务清单、问题清单、业绩清单,工作任务、问题清单每月调整一次,对账销号,业绩清单随时调整补充。

同时,该县建立县乡村三级举报专线,分级受理群众反映意见和问题。工作队对贫困群众的诉求第一时间予以答复,能马上办理的“马上办”;不能马上办理的“协调办”;对诉求不合理的“疏导办”。以常态式、交叉式、随机式督导为抓手,对83个驻村扶贫工作队开展督导检查。

突出激励引领

让党员干部甩开膀子“争先干”

该县把驻村工作队、驻村干部纳入全县“两强四双”组织考评体系,采取日常考核、半年阶段考核、年底综合考核“三个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派出单位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作为驻村干部年度考核、评选先进、提拔使用、晋升职级的重要依据。截至目前,有25名工作成效明显、群众认可的扶贫干部得到提拔重用,34名被列为科级后备干部。

驻村工作队结合自身特点,发挥行业优势,真帮实扶,推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截至目前,共协调落实资金4000余万元,争取扶贫项目93个,解决实际困难1080件,让贫困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金沙乡长征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县发改局驻村工作队队长徐华说:“长征村四面环山,刚到村时看到村民平时辛辛苦苦采摘的蘑菇、榛子、山野菜低价卖给小商贩,并没有带来多少收入。我们就从工作经费中挤出资金购买了真空包装机、包装箱,把村民手里的山货包装成“长征村绿色山产品礼盒”,打出原生态绿色品牌,通过网店和微信朋友圈进行销售,4个月就卖出300多箱。贫困户王淑琴听说自己采的蘑菇一斤能卖70元,吓了一跳,这是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通讯员 谢淑军)

(责编:谢倩、闫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