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走出大山的领路人——记甘肃古浪县委书记李万岳

伏润之

2018年07月04日10:33    来源:甘肃日报

原标题:【先锋引领】走出大山的领路人

仲夏时节,走进古浪县黄花滩移民区,一排排新居整齐林立,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一座座大棚鳞次栉比,一片片林木绿荫葱郁,6万多南部山区贫困群众走出大山,在这里安居乐业。建养殖暖棚、种大棚蔬菜、栽经济林木……各种富民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处处涌动着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滚滚热潮。

这些令人欣喜的变化离不开一位心系群众、苦干实干的“当家人”——古浪县委书记李万岳。

古浪县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甘肃58个贫困县之一,也是全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尤其是南部山区山大沟深,农业基础条件薄弱,7个乡镇地处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任务艰巨。

曾居住在横梁乡横梁村的王维金说:“在山区靠天吃饭,遇到天旱一年下来连口粮都不够。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上学看病十分不方便。”

“那一天雨很大,李书记沾着两脚泥,一步一滑地挨家挨户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当看到他家家徒四壁,听到一家5口人全靠低保维持生计后,李万岳告诉他“树挪死,人挪活,要想脱贫先要搬下山”。

李万岳后来成了他的帮扶责任人。王维金于2017年搬迁到了西靖镇惠民新村,住上了新房,学习掌握了日光温室种植技术,并在家门口务工,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

为彻底解决南部山区群众行路难、饮水难、就医难、上学难、就业难、增收难的问题,古浪县先后在黄花滩移民区开工建设12个移民点和绿洲小城镇;在山区水川河谷区,实行行政村内就近集中安置;对无搬迁能力的低保户、特困人群实行政策兜底,提供安置住房。坚持移民住宅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同步配套,确保移民群众能够搬得下、留得住、过得好。

截至2017年底,全县累计搬迁1.47万户6.24万人,并力争今年实现南部山区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群众应搬尽搬。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靠什么?对此李万岳有清醒地认识。只有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富民产业,才能真正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近年来,古浪县把富民产业培育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和关键举措,组建成立县扶贫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下设农业、林业、新兴产业3个子公司,带动贫困户大力培育牛、羊、菜、果、薯、药等农业特色产业。目前,已在移民区新建日光温室4000座、养殖暖棚1.77万座,羊存栏10万多只。

在古浪县黄花滩移民区,有一处种羊繁育基地,至6月底,已引进种羊26106只,产羔3498只。日前,第一批1050只基础母羊向移民搬迁贫困户投放,标志着古浪“羊银行”产业扶贫工作正式运营。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古浪县用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功夫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2017年底,全县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14.23万人下降到3.6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9.86%下降到10.47%。

用真情凝聚人心,用实干诠释担当。李万岳常年奔波在脱贫攻坚一线,贫困村的村头巷尾是他的办公室,乡亲们的院落炕头是他的办公桌,田间地头经常看到他风尘仆仆的身影。他和县委一班人下定决心,要全力以赴带领群众拔掉“穷根”,坚决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面对繁重的任务,李万岳充满信心:“不管走多远、有多累,只要群众能脱贫,付出的一切都值得。”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