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润清 王育民
2018年07月04日08:48 来源:河北日报
脚下是停港靠岸的万吨巨轮,面前是一望无际的浩瀚大海。
6月25日,在唐山港曹妃甸港区25万吨级矿石码头,记者攀上近50米高的电气设备操作室,在震耳的机器轰鸣声中采访了唐山曹妃甸实业港务有限公司生产部副部长兼卸船二队党支部书记赵焕章。
他是“拓荒者”:“能来曹妃甸工作,是我的选择,也是我的幸运”
“刚来曹妃甸那会儿,有很多人‘同情我’——一个重点大学毕业生,给扔到了荒岛上。”赵焕章却从来没为这个事向亲朋好友做过任何解释,因为他觉得:“能来曹妃甸工作,是我的选择,也是我的幸运。”
2005年8月,25岁的赵焕章刚从燕山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便来到曹妃甸,入职正在建设中的唐山曹妃甸实业港务有限公司,做一名普通的电气技术员。
“要说不苦那是假的,可咱一大小伙子,苦点算啥。”赵焕章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面对着荒无人烟的环境和仅有十几个人的公司,赵焕章不叫苦、不抱怨,而是把这当成了能够快速提升业务能力和积累经验的好机会。
2005年12月16日,25万吨级矿石码头一期正式通航。激动欢呼之余,赵焕章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第一次挑战。由于公司新使用的桥式抓斗卸船机在调试阶段故障频出,加上自己刚刚毕业毫无实际操作经验,赵焕章只能一边拿着图纸,一边对照着电气控制系统的设备元件,一遍遍地摸索,一步步地熟悉。
为保障公司的正常生产作业,赵焕章甚至将设备操作室当成了“餐厅”和“宿舍”——渴了,匆匆喝一口;饿了,将就吃一点;困了,就在机械面前和衣而卧。几乎两个月的时间里,赵焕章平均一天只能睡三个小时。
公司刚刚投产,当时的码头上没有关于设备的任何备品备件。而卸船机所用电气元件型号繁多,还有很多是进口元器件,一旦出现故障,很难应急。
赵焕章深知准确掌握所需备件情况的重要性。他到设备上反复查找核对,同时向厂家索要相关的技术资料。终于,小到照明设备、大到变频器,各种电气元件的型号都被他一一整理了出来,并且他又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及使用寿命的长短对备品备件进行了申报,使卸船机的备品备件逐渐完备起来。
“13年过去,我见证了25万吨级矿石码头日新月异的发展,码头也陪伴着我从初出茅庐的‘学生娃’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技术人员。”赵焕章说。
他是“发明家”:“每攻克一个难题,就收获一份快乐”
家住唐山市区的赵焕章,“岛上”工作13年,每周仅回家一次已成为生活常态。
“以前单身,上岛的路又不好走;现在成了家,高速也修通了,但还是舍不得每天路上那两三个小时。”赵焕章说,自己喜欢下班后静下心来“研究点事”。
2006年,变频器在港机设备上虽已应用,但变频器维修作为前沿技术,难以掌握。遇到故障时,公司通常会从北京请专业的变频器售后维修工程师来解决。
“这样一来,成本高昂。”赵焕章算了一笔账:当时卸船机每个抓斗能抓取47吨铁矿石,每分钟抓一斗,按每吨铁矿石20元效益计算,每分钟的生产效益便是940元。而从北京邀请工程师维修设备则会耽误20小时的生产,造成10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这还没算咱给人家的维修费用!”
于是,实现变频器自修,成了赵焕章茶余饭后琢磨的事。他找来相关书籍,钻研其构造及工作原理,从理论上吃透;同时在工作实践中对变频器发生故障的原因不断分析汇总……半年之后,赵焕章自学出徒:公司实现了变频器的自保自修,从此不再向厂家求援。
然而新的挑战接踵而至。传统的桥式抓斗卸船机利用重量传感器称重,动态偏差过大,为生产统计带来很大的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赵焕章在宿舍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
“成功啦!终于做出来啦!”半年后的一天,赵焕章拿着图纸冲出门,像个孩子一般,跑去和同事们分享成果。赵焕章说,“每攻克一个难题,就收获一份快乐!”
经过不懈努力,赵焕章首创了利用电机的电流电压及抓斗运行速度而计算抓斗重量的方法,形成了一套精确度高、实时性好、查询方便、存储性好的计算存储系统及报表生成系统,使称重误差能够控制到5%以内,进而实现了司机单机计件,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更重要的是,他以桥式抓斗卸船机全新的称重方式,填补了国内外行业空白,解决了桥式抓斗卸船机无法单机计件的行业难题。
他是“好领队”:“创建一个学习型、创新型、健康型的团队”
“在调度室和卸船二队的共同努力下,单日矿石接卸量达247831吨,打破了之前保持已久的生产纪录!”近日,来自码头生产一线的捷报传来,赵焕章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在赵焕章看来,拥有这样一支精锐团队,“传帮带”作用不可小觑。
为了让后来的卸船机技术员能够快速掌握卸船机的各种相关知识,尽快地投入工作,赵焕章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大量检查、维修、保养、调试的工作经验传授给他们。卸船机前、电气设备操作室里,每一个日常生产的现场,都能看到赵焕章拿着图纸给“徒弟们”讲授每个零部件的作用与位置,拿着工具示范故障发生时如何维修,绘声绘色地叙述自己十余年来的设备点检经验。采取“理论+实践”的方式,赵焕章取得了良好的教授效果。
“创建一个学习型、创新型、健康型的团队!”赵焕章给自己定下目标。他认为,团队协作搞创新,将会爆发巨大的“井喷式革新”。
2011年,矿石码头二期首次配备了两台连续式链斗卸船机,作为国内生产厂家第一次完全自主研发的设备,工艺尚不完善,因此,在国内大型散货港口的“首秀”存在诸多问题。
观察、研究,摸规律、找问题,此后一年半的时间里,赵焕章带领自己的团队不断研发改造,解决了链斗卸船机俯仰高低压故障、频繁切油嘴等数十项难题,并制定了链斗卸船机操作规范,使链斗卸船机的平均生产效率提高了30%,并为新设备的维修、调试总结了宝贵的经验。
多年来,以赵焕章为技术领队的“赵焕章创新工作室”成果丰硕——120余项技术革新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排除了安全隐患,平均提高卸船效率35%,每年节支近360万元。
相关专题 |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