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在“大地”上汲取营养

北京市门头沟区作家协会 张孝前

2018年06月29日10:2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喜欢看《人民日报》,记得没上学前,家里就有各种报纸,父亲会把这些报纸贴在墙上,教我们兄弟姐妹识字,这里面肯定有《人民日报》,因为父亲爱看,也爱收藏。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里,能看到《人民日报》,应该是少有的。村里仅有的几个“文化人”,有空闲时,也经常到我家借阅《人民日报》。

我家有《人民日报》,源于父亲。那时父亲在离家50余里地的乡镇供销社上班。社里为每个供销店都征订了报纸,供销店的职工看完后,这些过期的报纸,就被父亲带回家,目的是为了让读书的孩子们多学点知识,开阔一下眼界。虽说是些旧报纸,同样也可以让我们洞察世事、开拓视野。

父亲把读报比喻成“视觉盛宴”,他经常说,改革开放后,咱们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物质生活逐渐丰实了,就更加需要精神粮食喽!物质粮食产在土地里,精神粮食则“产”在书本、报纸里。

尽管那时候学生的课外读物很少,我对报纸刚开始还是不感兴趣,觉得不如小人书好看,报纸上面说的事情也没有小人书里的故事精彩。大概是到了四五年级,学校要求学生写作文、记日记,有一次实在写不出来,我就翻阅父亲带回来的旧报纸。当无意中翻到《人民日报》的“大地”副刊时,我的眼睛瞬间被这里的文章吸引住了,一口气读完了整版的文字,还意犹未尽。于是,我就把一堆旧报纸全都搬出来,单挑带有“大地”副刊的那一版。阅读了一段时间以后,没想到我的作文水平直线上升,不断获得老师的好评和同学们的羡慕。

“大地”副刊不光很美,而且很接地气,这里的小说、诗歌、散文就像农村土地上的麦子、稻谷、玉米一样,既通俗易懂,又格调高雅。用父亲的话比喻就是字字珠玑、粒粒饱满,一片希望的田野,种着上等的精神粮食。

从此,我爱上了《人民日报》,迷恋上了“大地”副刊。每次父亲带回来一大摞旧报纸,我就开始一张一张从头读到尾,国内外要闻大事、评论文章、理论研究等信息主要是浏览式阅读,有的一带而过,当然遇到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新闻报道,不光会自己读懂读透,还会向村民宣读、解读。看到有“大地”副刊的那版,则单独挑出来放一边,等把一摞报纸都翻看一遍后,再慢慢品尝、细细阅读“大地”副刊上的小说、散文、诗歌等文章。

有的文章读一遍不过瘾,就拿剪刀裁下来,做成剪报册,反复阅读。读多了,写作文、写日记就相当轻松了。业余时间,我也模仿着“大地”副刊上的文体开始写散文、写诗歌、写小说。只是写好了也不敢寄出去,偷偷锁在抽屉里,觉得与“大地”上的文章比较相差太远,拿不出手。这样写了五六年,上高中才逐渐向身边的市县报纸杂志邮寄一些文章,偶有“豆腐块”见报,便欣喜若狂。直到现在,尽管发表了不少文章,但还是不敢向《人民日报》投稿,感觉不够高度、达不到档次,还需要继续努力。

我爱上了《人民日报》,《人民日报》伴着我成长,无论是上学,还是从军入伍、工作,少了《人民日报》就会觉得很空虚。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连队只能看到《解放军报》,团机关才有《人民日报》。有一次团长来连队检查工作,要求官兵提意见。大家都不敢提,我举起手来,说我们基层官兵除了读《解放军报》,同时还需要《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让我们了解部队动态,《人民日报》让我们知晓国家大事,能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战斗力。团长听了频频点头,没多久,《人民日报》就送到了班排连,送到了战士手里。

爱上了《人民日报》,这一晃30多年过去了,我这个当年的“小报迷”也变成了“老报迷”。如今,《人民日报》有了自己的网络和APP软件,可以在电脑上看,也可以在手机上看,方便多了。除了每天浏览“人民网”,我依然喜欢纸质版的《人民日报》,每当拿到刚出版的报纸,扑鼻而来的墨香,仿佛把我带回当年的农村大地,麦子稻谷成长了我的身体,而在《人民日报》的“大地”上,那丰硕的果实,让我可以源源不断汲取精神食粮。

(责编:黄瑾、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