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伟大思想需要深度阐释

——评赵剑英《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2018年06月06日09:39    来源:学习时报

原标题:伟大思想需要深度阐释

赵剑英同志新近出版了《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书。该书收录了作者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撰写的理论文章。作者秉持用政治眼光、历史思维、战略格局、问题意识,集中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阐释党的十九大报告所蕴含的哲学思想。

用政治眼光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的深邃政治智慧和独特理论创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作出了决定性贡献。作者认为,中国制度植根中国文化传统,拥有坚实基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系,这是中国成功的关键因素。一些人对中国成就背后的道路、制度因素不理解不认同,甚至指责、歪曲,有认识上的不足,更有反华势力的意识形态动因。我们必须以坚定的政治自信回应别有动机的质疑和指责,自觉阐释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中国制度的科学合理性,“要旗帜鲜明地高举党的意识形态大旗,坚决反对西方价值观念特别是七个错误思潮”“要讲政治、把好政治方向。不出政治问题是底线”。

用战略格局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时代催生大思想,大思想体现大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创造性地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视野要开阔、思想要活、格局要大。作者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高度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新型制度文明形态,代表了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伟大的意义。作者从“四个历史维度”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意义,从“三大规律”探解新时代三大历史转折,从宏大的历史视野和时空格局来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用历史思维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坚持“大历史观”,即自觉运用历史思维,探寻思想萌生的历史资源、历史脉络与历史意义。作者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习近平总书记作的十九大报告,“在回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艰难历程中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了一种鲜明的历史意识”。作者指出,要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和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的发展史以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长河中审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意义。

用问题意识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没有问题意识就难以把握时代脉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在解决问题、破解难题的实践中开创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作者指出,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方方面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复杂环境与问题交织,“党内外、国内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因此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和期待,对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看法不一”。面对问题与不同声音,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者 韩庆祥)

(责编:谢倩、闫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