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做《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

张荣臣

2018年05月04日13:27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原标题:做《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

  ●《共产党宣言》的精神就是本身所蕴涵的阶级性、批判性和科学性,就是无数共产党人在学习贯彻过程中所贯穿的革命理想和对共产主义的不懈追求

  ●学习研究《共产党宣言》,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要进行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特别要研究长期执政条件下党政关系、党法关系、党群关系等

  《共产党宣言》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详细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集中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建党思想的精髓。它第一次向全世界说明了共产党人的观点、目的和意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深刻指出,《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我们党开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

  《共产党宣言》发表以后,武装和培育了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共产党人。整整170年过去了,今天的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不管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共产党宣言》中设想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纲领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辉。但需要我们思考的是,《共产党宣言》在今天能保持这么巨大的影响力,除了《共产党宣言》本身的思想魅力和革命精神之外,更重要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从来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固化起来,“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正是由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不断发展,无数共产党人为实现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的不断奋斗,才使《共产党宣言》的精神永存。这一点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上尤其明显,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

  何为精神?对于一个人来说,精神是一种强烈的、稳定的、支配人的行动的核心意识或心理状态。对于一个民族、国家和政党来说,精神是其成员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因而是一个民族、国家和政党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必须一代一代传承和弘扬的文化精华。因此,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会失去凝聚力、战斗力和生命力。《共产党宣言》的精神就是《共产党宣言》本身所蕴涵的阶级性、批判性和科学性,就是无数共产党人在学习贯彻《共产党宣言》过程中所贯穿的革命理想和对共产主义的不懈追求。

  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学习贯彻《共产党宣言》实践中所凝聚的精神有着丰富的内容,这主要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是有着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他们坚持立党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坚持真理,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为真理而献身;他们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坚持群众路线,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他们乐于吃苦,克己奉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们甘当人民公仆,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在生活和工作中,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具有献身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等等。这些都是共产党人的正气歌,是《共产党宣言》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的具体体现。

  发扬《共产党宣言》精神,要保持政治定力,把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传承下去。《共产党宣言》中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两个必然”的结论、对各种假社会主义的批判和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的设想,都是当代共产党人所遵循的理论基础。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宗旨、纲领、指导思想、奋斗目标的论述,是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必须坚持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东欧剧变,社会主义的力量在世界上大为减弱。分析苏联党的建设的失误,一个突出的问题还是放弃了党创建以来自身的优势,而对于执政党的特点又考虑不够。从思想混乱演变到组织混乱,无疑是他们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共产党宣言》的精神,坚持在《共产党宣言》的旗帜下前进,保持政治定力,坚定理想信念、补好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自己的精神家园,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发扬《共产党宣言》精神,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上指出,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党来领导,只要我们党把自身建设好、建设强,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够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在一起”三个字,道出了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作为一个政党,中国共产党不是资本主义社会里由少数精英组成的选举团队,而是始终和广大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在97年革命、建设和改革征途中,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关键在于紧密地和最广大人民联系在一起,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拥护和支持。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发扬《共产党宣言》精神,要推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创新。应该承认,《共产党宣言》是以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社会现实和工人运动为背景的,着重阐述的是为什么建党、建立什么样的党的问题。历史发展到今天,党的建设所面临的环境同马克思恩格斯那个时代有了很大的不同。因此,学习研究《共产党宣言》,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要进行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特别要研究长期执政条件下党政关系、党法关系、党群关系、党内关系,等等。我们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从而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打铁必须自身硬”这一庄严承诺,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以反腐倡廉为动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呈现出新的局面。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强调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坚持《共产党宣言》确立的建党原则,一定要从我们党的建设面临的实际出发,针对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使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得以丰富和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中国化和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的理论体系。

  (作者系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编:黄瑾、闫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