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13日13:35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时代呼唤人才,人才推进事业。进入新时代,全国各级法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断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积极实施“人才兴院”战略,着力培养造就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人民法院改革发展需要的各方面高层次人才。
经过努力,全国法院以全国审判业务专家为龙头,以省级审判业务专家为主体、以高学历优秀中青年法官为后备梯队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格局初步形成。高层次人才在审判工作中“领军”作用、在法院工作中的“智库”作用充分发挥,为推进人民法院改革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瞻高致远,擘画法院人才发展蓝图
最高人民法院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人民法院改革发展的时代任务出发,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人民法院人才工作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
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颁布《全国法院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人民法院人才队伍建设作出总体规划和部署,提出了各类高层次人才建设规划目标。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出台《全国审判业务专家管理办法》,规范审判业务专家评选条件和程序,明确审判业务专家权利和义务,建立了充分发挥审判业务专家作用的制度机制。
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颁布《2015-2019年全国法院教育培训规划》,明确要求各级法院以开展审判业务专家评选为抓手,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培养、使用、激励等各项机制,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和国家民委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族地区民汉双语法官培养及培训工作的意见》,正式提出双语法官培养“千人计划”,明确要求到2020年培养双语法官1500名,基本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法官短缺问题。
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人民法院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围绕建设“智慧法院”需要,提出了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
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进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法治人才培养的意见》,对加强各级法院与法学院校合作交流、提高法治人才培养质量作出部署。
以上规划、意见、办法的陆续出台,描绘了人民法院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蓝图,完善了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工作机制,提出了法院人才培养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为人民法院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砥砺奋进,多措并举培养高层次人才
审判业务专家是人民法院审判业务领域的至高荣誉。培养和评选审判业务专家对高层次审判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激励作用。
2009至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开展三届全国审判业务专家评选,经过地方法院逐级遴选、各地高院择优推选、最高法院严格评审,共评选产生全国审判业务专家160名。2018年1月,第四届全国审判业务专家评选工作顺利完成,又有49名优秀资深法官荣获“全国审判业务专家”称号,使全国审判业务专家总数超过200名,进一步扩大了高层次人才队伍规模。
加强法院系统和法学院校的有效合作,是加强人民法院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渠道。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国政法大学合作开展“应用型法学博士”项目,国家法官学院与香港城市大学联合举办中国法官法学硕士项目、中国高级法官研修项目、中国高级法官法学博士项目,共培养高级法官656人。各级法院积极实施法律人员互聘“双千计划”,选派审判业务专家或其他优秀审判业务骨干到法学院校和法学研究机构挂职,利用法学院校和法学研究机构的丰富教育研究资源,加强高层次审判人才培养。
近年来,国家法官学院坚持每年举办优秀中青年法官培训班,对各地法院综合素质好、审判绩效好、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法官进行重点培养,努力打造高层次人才“蓄水池”。目前已举办7期培训650余人。
严格把关,确保高层次人才高质量高水平
为确保全国审判业务专家评选结果的公正权威,最高人民法院对评选条件和程序作出严格规定。
什么样的法官才能当选全国审判业务专家?《全国审判业务专家管理办法》规定了五条标准: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品德高尚,清正廉洁;精通审判业务,工作业绩突出,具有承办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能力和水平,是各地法院审判领域的业务带头人;法学专业理论造诣深厚,对审判实务和法律问题有深入研究,有一定数量和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任命法官后从事审判执行工作满十二年,或者在其他单位从事法律工作五年以上,且任命法官后从事审判执行工作满八年。
为保证评选结果客观公正,每次评选全国审判业务专家,最高人民法院都专门成立专业评审委员会,由数十位知名法学专家学者、最高人民法院审委会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委会委员及知名律师代表组成。
2017年12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一个宽敞明亮的会议室内,王利明、马怀德、王俊峰等30多位法学界、司法界的知名专家正在参加第四届全国审判业务专家专业评审工作。每位评委都反复认真审阅参评法官的承办案件资料、有代表性的裁判文书、出版发表的著作论文、相关工作业绩证明等申报材料,经过审慎衡量、综合比较,负责任地作出自己的评审结论。
作为专家型法官,必须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研究创新能力。全国审判业务专家大都发表或出版过高质量的论文、著作,主持承担过重大调研课题,学术水平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致肯定。
人才领军,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作用
在曾连续三届担任专业评委的刑法学专家高铭暄教授看来,评选全国审判业务专家,就是树立一批标杆,带动一大批法官,鼓励他们一辈子热爱司法事业,钻研司法业务,成为专家型人才。
在实际工作中,全国审判业务专家积极承担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审理,积极参与制定司法解释、司法政策的调研论证,主动承担审判工作和法院改革发展重大课题调研,积极承担法官培训授课任务,在人民法院审判工作、队伍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许多审判业务专家成为全国和法院系统的重大典型。时代先锋宋鱼水、时代楷模邹碧华等是杰出代表。邹碧华是首届“全国审判业务专家”。司法改革大幕开启后,邹碧华成为上海法院司法改革的主要操盘手,为推进司法改革作出突出贡献。他总结审判实践经验的重要著作《要件审判九步法》,成为全国各级法院许多法官必读的经典书目。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现实中,全国审判业务专家不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带动着身边的同事,还经常走上讲台,把自己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广大干警。在“全国法院法官教学师资库”的首批入库教师中,全国审判业务专家占其中近一半,成为法官培训师资队伍中的骨干力量。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多次组织讲师团赴西部地区巡回授课,部分全国审判业务专家与其他优秀法官一起,深入西部地区法院传道授业、答疑解惑,受到了当地法官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砥砺奋进在新时代,各级人民法院将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前进方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人才工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领军人才的引领作用,奏响新时代人民法院改革发展的华美乐章。(向华 袁定波)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