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党支部的故事”征文

小楼院的故事

王金英

2018年02月09日08:5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在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朴屯街道天成社区,提起小楼院党支部的“党员亲情服务站”,上自耄耋老人,下至学前儿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小楼院党支部书记林淑芬今年72岁,人们都亲切地称她为“亲情大妈”。林淑芬一生颇为坎坷,丈夫因病去世,她带着一双儿女艰难度日。终于盼到子女成家立业,不料大儿子突发精神疾病,儿媳丢下不到1岁的孙子离家出走,林淑芬欲哭无泪。不久后,儿子又离他而去,老人一病不起,孙子流落街头。社区党组织得知了这一情况,经过多方协调,为她家办理了低保,把她的小孙子送到了儿童福利院。林淑芬病愈出院后来到福利院,看到小孙子和小朋友快乐地玩耍,她顿时泪流满面,几十年来心里承受的苦难顷刻间随着泪水奔涌而出。她暗下决心,是社区党组织伴我度过了艰难的日子,今后我要把党和大家对我的关怀化作力量,回报社会,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

“党员亲情服务站”是老党员的政治加油站

从此,林淑芬常怀感恩之心,到社区参加各项活动,并担任了小楼院的党支部书记。2013年,她响应社区党组织的号召,发动身边的党员,实行党员挂牌服务,率先成立了天成社区第一个“党员亲情服务站”,旗帜鲜明地亮出党员身份,接受辖区党员和群众的监督。“有话跟党说,有难向党诉,有事找党帮”,这是林淑芬“党员亲情服务站”向居民做出的承诺。只要社区居民遇到难题,从扶残济困、陪老护幼、交水电费到疏通下水道、清扫楼院、修理健身器材,等等,服务站的党员随叫随到。

“老年托老所”是服务站推出的新的服务项目,“三无”、独居的老人每天按时来到服务站读书看报、玩扑克,形成了一种新的“群居”养老模式。有一天,83岁的王奶奶让女儿找到林淑芬,说她也想上托老所。原来,王奶奶常年和女儿生活在一起,白天女儿上班,她一个人在家非常寂寞,听邻居说楼院党支部成立了托老所就想去,女儿就在上班前把老人送到服务站,晚上下班再接回来。每天还要给老人带上午饭,中午由亲情快递员热好,端到老人面前。老人在服务站里和大家聊天看电视,每天高兴得合不拢嘴,逢人就说:“过去听说有幼儿园,现在有了托老所,老年人的生活不再孤单。”

亲情服务站里的“三点半课堂”已经成了孩子们校外生活的首选活动场所。孩子们放学后来到这里,老党员志愿者陪着孩子们做手工、辅导课业。孩子们为老人唱歌、陪他们玩游戏。

站长林淑芬有两样秘密武器从不离身:一个是写满字的小本子,上面记载着居民需要代办的事情和楼院里一些特殊家庭的情况、独居老人们的儿女联系电话等;另一个是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的是居民家的门钥匙。天成社区是一个旧城待改造小区,闲置的空房多,老年人独居的多,这“两多”给社区的工作带来很多不便。经常有人到社区反映楼上的空房子下水堵塞、暖气跑水家里被淹的情况,有的老年人经常因为忘带钥匙把自己关在门外。林淑芬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在服务站开设了党员“代管家”服务。“党员管家”受到了居民的欢迎。有户居民,老两口常年在外地帮女儿带孩子,自己的房子空了好长时间,去年因为暖气管线漏水,连夜从外地赶回家,两人着急上火。这次听说了 “代管家”的事,专程从外地回来把钥匙交给了林淑芬。他们说,以前就盼着有个邻居能帮忙照看家,现在好了,再也不用来回折腾了,有什么事老林就帮着处理了。像这样的事情有很多,笔记本换了一本又一本,装钥匙的小盒子换成了大盒子,大家对“亲情服务站”也越来越信任。几年来,“亲情服务站”的党员们先后帮助社区困难居民1300人次,帮助150多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化解邻里大小纠纷820余起。

有居民编的快板书为证:“品牌党建叫得响,亲情站里亲人多。站长名叫林淑芬,工作热情没的说。敢说敢管有魄力,解决难题顺民意。楼院无水她着急,下水堵了她先知。这个楼院有福气,高寿老人一大批。敬老爱老她第一,关爱胜过亲闺女。和谐楼院邻里和,管理工作有人做。若问都是什么人,党员为民胜亲人!”

(责编:宋美琪、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