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强
2018年01月11日16:01 来源:广西日报
寒风阵阵。
靖西市地州镇古文村一处山谷中,一辆手扶拖拉机静静地停在桑园旁,车上放着两桶调配好的除草剂。
“他骗了我,这除草剂都没动过!”百色市烟草局驻该村第一书记苏建国痛心不已地对记者说。“骗”他的人是阮承积,再也不会回来除草了。
时间回到2017年12月5日。
村干部们聚在一起,商量怎么配合帮扶单位工作组第二天的来访。考虑到村民委副主任阮承积家种的大片桑枝已收割,急需打药除草,大家便让他请个假。
“苏书记,我打了个早工把家里活干完了。”第二天早上7时30分,已请假的阮承积给苏建国打来电话,苏建国信以为真。
当天,阮承积负责驾车送工作组成员前往偏远的弄国所屯走访贫困户。不料,返程途中因山路崎岖发生交通事故。阮承积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牺牲,年仅44岁。
噩耗传开,古文村悲声四起。
“大家都舍不得他,好几个人蹲下来抱头大哭。”阮承积的入党介绍人、村支书黄永很介绍,有贫困户跪倒在阮承积坟前。
让大家舍不得的阮承积,很能干。
古文村土地贫瘠,产业发展难度大,贫困发生率达34.8%。阮承积人勤脑子活,此前通过种烤烟摆脱了贫困,被评为靖西烤烟种植标兵。
2014年,地州镇因地制宜提出烟桑并进的产业调整号召,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为调动群众积极性,阮承积主动带头种桑养蚕。
短短两年,阮承积夫妇的桑蚕基地发展到80亩,成为地州镇“党员创业基地”示范点。夫妇俩还外出学习,结合实践成为“土专家”,无偿给村民提供技术支持。
在他的影响下,该村种桑面积逐年增多,从2014年的54亩增加到2017年的667亩。仅2017年,该村就有47户贫困户通过种桑养蚕实现脱贫。
让大家舍不得的阮承积,很热心。
“要不是他支持,我家哪里脱得了贫?”贫困户王彩英连日来食不知味。阮承积不仅借钱给王彩英的丈夫治病,还千方百计帮她家把种桑养蚕搞起来。2016年,王彩英一家成功“摘穷帽”。
阮承积家的蚕房长年雇用9名年长的贫困妇女,人均月工资在2000元左右,预支工钱是常事。有人说他不划算,他说:“得让大家一起致富。”
阮承积家的化肥农药备得多,谁家缺了来借,他从来没二话。帮忙进城代购农资,贫困户一时付不出钱,他总是说:“没事没事,用着再说。”
村里安排的工作,他兢兢业业。黄永很说:“交代给承积的任务,他从来没有推脱过。”他去世后,大家发现他手机相册里除了寥寥几张家人的合影,其余全部跟扶贫工作有关。
让大家舍不得的阮承积,很温情。
“我的阿积怎么还没回来?”阮承积84岁的老母亲,这些天一直念叨着。阮承积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在家时每天都要给老母亲热敷手脚。他走后,家人瞒住老人,说他去外地学习了。
回忆结婚20多年来的那些时光,妻子陆美灯满是泪痕的脸上,不时会有甜蜜掠过。一开始,家庭条件相对优越的陆美灯父母,不太同意这门婚事。婚后,阮承积很是孝顺,岳父母逢人便夸这个女婿好。阮承积开玩笑说,我就是要让两老为当初的决定后悔呢!
孩子们眼中的阮承积,是慈父更是朋友。上大学了还能跟爸爸煲一两个小时电话粥,让大女儿阮立婷在同学面前很自豪,她毕业成为教师后的第一个月工资,用来给家人拍了一组全家福;曾经最叛逆的二女儿阮茜,用大学假期打工攒下的钱为父亲买了手机……
潺潺古文河旁,桑枝翠绿依旧。
日前,中共靖西市委追认阮承积为优秀共产党员。古文村党支部委员、阮承积的“发小”王安稳表示,他已接手阮承积的脱贫工作,“阿积没做完的工,我一定会做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