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脱贫路上不胜不休——贵州省委组织部“五动五化”帮扶鲁容乡

2018年01月05日13:02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原标题:脱贫路上不胜不休

2016年9月,贵州省极贫乡镇定点包干脱贫攻坚全面启动,贞丰县鲁容乡作为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由贵州省委组织部定点包干。

“脱贫攻坚,干部要静下来、沉下去,群众要动起来、站起来。”为啃下“硬骨头”,攻克“决战点”,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李邑飞多次到鲁容乡蹲点调研。省委组织部结合部门特点,有效整合优势资源,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创新“五动五化”脱贫攻坚模式,为鲁容极贫乡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打下坚实基础,形成发展提速、脱贫增效的良好局面。

党建带动 示范化引领

基层堡垒强起来

鲁容乡纳腊村是全乡的“老大难”村,连续几年被列为后进基层党组织。省委组织部定点帮扶鲁容乡后,纳腊村悄然发生了变化,不仅撕掉了后进基层党组织的标签,还积极发展李子、百香果等扶贫产业,后发赶超向先进基层党组织迈进。驻村第一书记因表现突出,被县委破格提拔为鲁容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脱贫攻坚,党建先行。在定点帮扶工作中,省委组织部始终坚持“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抓队伍、提能力、强堡垒。按照干部管理层级,对作用发挥不好的3名乡党政班子成员和2名驻村第一书记进行调整,将表现突出的2名驻村第一书记提拔为乡党委委员,3名前线工作队员充实到乡党政领导班子。加大村“两委”成员、后备干部和农村党员的培训力度,先后组织鲁容乡一线党员干部320余人次进行集中培训和外出考察学习。注重先进典型选树,分类选树“三变四化”示范村里秀村、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蓝治清、优秀村支部书记韦松等先进典型,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水平,增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为鲁容乡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好几年没有参加组织生活会了,今天竟然能在这里参加这种活动,这是我怎么也想不到的事情。”鲁容乡孔明村流动党员陆峰激动地说。

在加强本地基层组织建设的同时,前线工作队积极探索流动党员服务管理途径,依托贵州农信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在浙江东阳建立了鲁容乡流动党员和农民工服务站,成立了流动党支部,帮助鲁容乡78名流动党员和6200余名流动人员找到了“家”,并帮助63人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向贞丰农商银行贷款347万元,动员122户593人达成易地扶贫搬迁意愿,多名流动人员有了返乡创业的想法。

上下联动 集团化攻坚

干部力量聚起来

“以前,想实施什么项目,涉及方方面面,来来去去,几个月不一定能启动。前线工作队来了后,帮我们解决了不少难题。”鲁容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胡鲲说。

各级帮扶力量犹如人之五指,只有握成拳头,才能根根有用、根根有力。省委组织部为充分凝聚帮扶力量,组建了由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任指挥长,州党政主要领导任副指挥长,县党政主要领导为主体责任人,乡党委书记、乡长为第一责任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为直接责任人的脱贫攻坚指挥作战体系。从省、州、县三级相关部门选派21名干部组成前线工作队,并与乡村两级干部优化整合,组建了党建、产业、水、电、路等9个突击队,聚焦脱贫难点重点,上下联动,齐心协力,集团化攻坚克难。

“说了多年的鲁花水库,一直都不见动静,今天水库开工,我们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孔明村鲁花组村民黄明达在鲁花水库开工仪式上兴奋地说。

鲁花水库作为鲁容乡村镇供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重要水利工程,虽多年纳入规划的盘子,但因多种因素,迟迟未开工建设。2016年10月,小康水突击队主动与省州县水利、环保等部门多次对接、协调,积极开展项目规划、申报、审批等工作,并于2017年11月29日开工。水库建成后,总库容可达128万立方米,可灌溉耕地4000余亩,解决10000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创新驱动 公司化运作

扶贫资源活起来

作为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国家各类扶贫资金资源向鲁容乡倾斜,为鲁容乡迎来了百年难遇的发展机遇,但如何整合用好这些资金资源,是打赢鲁容极贫乡脱贫攻坚战的关键。

在鲁容极贫乡脱贫攻坚调度会上,前线工作队员和鲁容乡干部围绕“如何整合用好扶贫资金资源”这一关键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经过深入讨论和研究,探索出“1个乡级扶贫开发公司+10个村级扶贫开发公司”的“1+10”扶贫发展模式,利用市场杠杆,有效吸引和整合各类帮扶资金、资源和资产参与脱贫攻坚,进一步提高资金投资效益,加快项目推进步伐,增强群众发展动力。

“通过‘1+10’扶贫发展模式,采取公司化运作方式,将扶贫资金、扶贫项目、群众土地及劳动力等进行有效整合。目前,乡、村两级平台公司共组织实施脱贫攻坚项目86个,完成脱贫攻坚项目投资资金4亿元,吸纳外部投资资金9000余万元,吸纳贫困户‘特惠贷’入股资金580万元,吸纳群众土地入股10000余亩。”贵州鲁容扶贫开发有限公司蓝治清详细地介绍“1+10”扶贫模式助推脱贫攻坚的情况。

在“1+10”扶贫发展模式的推动下,鲁容极贫乡呈现出项目有序推进、产业欣欣向荣、经济蓬勃发展的脱贫攻坚良好态势。

基金撬动 项目化推进

农村环境靓起来

“这下好了,我的小车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了。”外出务工回家探亲的郑绍兵高兴地说。

郑绍兵是土生土长的鲁容乡落烟村大坪组村民,常年在外务工。3年前,他买了一辆小轿车,但让他苦恼的是每次开车回家,都只能将车开到离家一公里的落烟村活动室,再踏着泥泞小道回家。然而,2017年12月初,郑绍兵再次开车回家探望母亲,却发现从村活动室通往自家寨子的泥泞小道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自己的小车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同时,他还发现村子里的房子漂亮了,自来水通了,电网升级改造了,环境卫生改善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自家寨子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让我不敢相信。”村里的变化让郑绍兵惊叹不已。

为补齐发展短板,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鲁容乡以极贫乡镇脱贫攻坚子基金为杠杆,充分撬动和吸收各类资金资源,先后启动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0个,总投资4.7亿元,为鲁容乡脱贫攻坚“强筋壮骨”。针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67个自然村寨,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充分运用“五个三”改革配套经验,有效盘活搬迁群众土地资源,为1305户6323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易容换颜”。同时,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与鲁容乡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启动实施村寨民居环境综合整治、村寨民居风貌改造等工程,旨在将鲁容打造成生态环境优美、民族风情纯朴的布依特色小镇。

产业拉动 精准化脱贫

百姓生活富起来

“我家的土地都入股到果园了,每亩除了能得到300元的保底分红外,年底还能得到分红。空闲时我还可以来基地务工,一天80元,现在算下来一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以后还会更多。”正在百香果科技示范园采摘果子的里秀村村民韦正粉笑着说。像韦正粉这样既将土地入股园区发展产业,又到园区务工就业的贫困户,鲁容乡现已有400多户。

脱贫攻坚,产业是根本。为使群众短期快速增收脱贫,长期稳定发展致富,鲁容乡充分利用资源禀赋优势,抢抓被省农委列为百香果“裂变”区机遇,引进龙头企业,全力打造鲁容乡特色产业品牌。大力发展当年种植、当年挂果、当年见效的百香果产业,建成鲁容乡百香果科技示范园5000亩,覆盖贫困户223户,创造就业岗位300多个;建成鲁容乡芒果产业示范园3000亩,覆盖贫困户140余户,创造就业岗位100多个;建成存栏1000头的肉牛养殖孵化园,示范带动各村建设存栏200-400头的肉牛养殖单元,为65户贫困户发放能繁母牛216头。同时,积极探索以“科技+企业+平台公司+农户+市场”为发展平台,以“统一标准、统一营销、统一品牌”为发展要求,以实现群众“土地入股增收、就地就业增收、回收管护增收、自主发展增收、庭院经济增收、二次分配增收”为发展目标的“一平台三统一六增收”产业发展模式。

在“一平台三统一六增收”产业发展模式的推动下,积极引导各村成立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种植养殖基地,不断筑牢扶贫产业根本,带动全乡分别发展百香果、芒果产业20000亩,生态肉牛养殖10000头,奋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产业扶贫目标,助贫困群众精准化脱贫。(陆朝茂 董德上)

(责编:任一林、常雪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