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②

中国组织人事报评论员:磨砺担当的“宽肩膀”

2017年12月01日15:24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原标题:磨砺担当的“宽肩膀”

党的十九大擘画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这个蓝图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实打实的担当作为。推开新时代大门,踏上新的长征路,实现新的奋斗目标,党员干部要时不我待、承担使命,磨砺担当的宽肩膀。

勇担当、敢负重、有作为,是中国共产党人固有的政治本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目标鼓舞人心,道路并不平坦。面对经济转型发展中的阵痛,面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面对“前山敲石后山响”的改革,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迫切向往,敢不敢担当、善不善作为、能不能成事是摆在党员干部面前的时代考题。担当是时代精神的标注。以担当的宽肩膀扛起重任,必须更加主动地拥抱新时代,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韧劲啃硬骨、涉险滩。

讲政治、讲党性、讲大局,是党员干部敢于担当的第一要求。当前,摆在广大党员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校准思想航向,把力量凝聚起来,激发同新时代、新征程相匹配的责任担当。一心为公、心系人民,是担当的思想基石。焦裕禄“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谷文昌“不治服东山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廖俊波以“樵夫”自勉“背着石头上山”,黄大年愿“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正是以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为念,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强大的使命担当,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不朽的丰碑。走进新时代,党员干部要牢记党的宗旨使命,牢记人民的期待,主动担当、自我加压,用辛勤努力换来群众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员干部担当,不是喊口号、拍胸脯,应当体现在立足本职岗位的埋头苦干中,体现在急难险重关头的挺身而出上,体现在为群众办的每一件好事实事里。干一份事业,显一份担当。担当是领导干部“在岗一分钟,奋斗六十秒”的坚守,是航天英雄长年接受极限训练的坚韧,是科技工作者甘坐冷板凳的专注,是窗口服务人员雷打不动的真诚微笑,是大国工匠“零失误”的过硬技能,是医务工作者陪伴患者迈向新生的生命守护,是第一书记引领群众致富的主动请缨。每名党员干部,不论分工如何、能力大小、职务高低,都要牢记职责与使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把本职工作当作担当有为的舞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新时代,赋予了党员干部担当尽责的新内涵,是把创新植入“精神毛孔”的上下求索,是决不“各自为战”的协调艺术,是认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严格执法,是“走出去、引进来”的探索实践,是“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的精准扶贫。担当起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七个战略”,创新社会治理的重任,要求党员干部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当前,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一些干部存在“本领恐慌”,“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填补本领“赤字”,党员干部要苦练内功,增强学习的紧迫感,针对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进行学习,准确吃透中央精神,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宝剑锋从磨砺出。要在干中学、学中干,用一副可负重、能担当的宽肩膀,顶着压力干事、面对风险担责,到改革发展的大海中去挑战“暗礁”“旋涡”,真正“识水性”“会游泳”,全面增强“八种本领”,成为做好工作的行家里手。

(责编:孙爽、程宏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