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陈志刚:从现代化进程和目标看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自信

2017年11月28日10:02    来源:辽宁日报

原标题:从现代化进程和目标看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自信

党的十九大报告立足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不但深化了我们对现代化的认识,而且充分展示了我们党的巨大魄力和强大自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现代化征程,奠定“一个向四个现代化前进的阵地”,实现了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梦想。但在旧中国,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殖民和侵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屡屡被打断,“一穷二白”的局面始终没有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才真正开启中国现代化的征程。1954年,我国就明确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针对我国“一穷二白”的国情和面临被开除“球籍”的危险,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任务”,要求掀起一场“技术革命”,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964年,毛泽东同志还明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的宏伟目标。

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工业化迅速发展,摆脱了苏联对中国农业国的安排和成为苏联附庸的命运。从1950年至1977年,我国工业产量以年均13.5%的速度增长,从一个农业国转变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工业国。在经济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建立了低水平、基本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人的预期寿命从35岁大幅度提升到68岁。所有这些成就,都是在没有掠夺、没有殖民战争,在保证广大人民平等地位基础上取得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人间奇迹。特别是科学技术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两弹一星”等国防尖端科学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正是凭借这些独立自主研发出的高科技成果,我们实现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梦想,中国人民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实现了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社会主义探索,虽然经历了很多曲折和磨难,但成就无疑是主要的、巨大的。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根据翔实的数据,高度赞扬当时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认为“毛泽东时代是中国现代工业革命的时代”“是为中国的现代工业奠定了基础的时代”“与德国、日本和苏联早期工业化的进程相比,中国的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更快”。邓小平同志也曾明确地说:“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我们还是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我们毕竟在工农业和科学技术方面打下了一个初步的基础,也就是说,有了一个向四个现代化前进的阵地。”

改革开放新时期极大加快了现代化进程,解决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并向全面小康迈进,实现了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上不断探索,不但速度越来越快,而且不断丰富和发展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广大人民共享着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中国急需解决人民的温饱和物质匮乏问题,建设“四个现代化”主要侧重于物质文明层面。党的十二大报告在沿用“四个现代化”提法的同时,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特征归结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现代化奋斗目标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进一步拓展到文化建设方面。不仅如此,十三大还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中国经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经济发展速度大大超出预期,1995年就提前实现了原定的国民生产总值2000年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于是,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新的三步走奋斗目标,即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们党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了在第一个百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力争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并把“社会更加和谐”纳入这一宏伟蓝图。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现代化目标再次拓展。十八大报告在作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庄严承诺的同时,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十九大又进一步丰富发展了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要求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但增加了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也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更高要求。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的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引擎。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中国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取得了资本主义国家用几百年所取得的经济成就。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进程和日渐丰富发展的目标可以看出,不仅我们党提出的现代化目标是科学的、合理的,都如期甚至提前实现了,而且我们党对现代化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从“两位一体”发展到“五位一体”,表明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在不断丰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也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执政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迎来了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新挑战,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伟大的党,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不懈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坚定不移地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激励着我们党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向全党提出进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我们不但要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而且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为了实现这个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目标,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就是说,我们在2035年就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比原定计划提前整整15年。要在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这样一个目标,不能不说是艰巨和伟大的,而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这一目标又是合理且能够实现的。第二阶段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更加振奋人心,这不但意味着我们将郑重地完成先辈们的共同嘱托,而且意味着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伟大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100年所取得的成就将超过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所取得的成就,这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并为世界上欠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借鉴,这不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简而言之,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提出这样伟大、振奋人心的目标,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实现这样宏伟的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所说,“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提出,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无比自信。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责编:孙爽、杨丽娜)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