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倾听·乡村振兴有我①

产业兴旺,村里闯出一片天

记者  张丹华  郝迎灿  侯琳良

2017年11月13日07:3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曹明杰——

“一起富,才是我的正经事儿”

人物感言:12年的党龄、12年的努力,让我明白了只有扎根农村广阔天地,才能有所作为。生活的理想就是理想的生活。初心不变,担当使命,甘做领飞乡亲们奔向共富路上的“百灵鸟”。

在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有个白灵村,离县城4公里,全村1417人中有党员49名,51岁的曹明杰是其中之一。

16岁初中毕业后,曹明杰做木匠、包工程、开商铺、干辅警。“但一直觉得没做‘正经事儿’。”他吃苦上进、人品正直、勇于担当,2005年,经村党支部发展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光荣入党,再次燃起了我致富创业的激情,不过这次的想法是要与乡亲们一道踏上寻富、造富、共富之路。”曹明杰说。

带领乡亲创业,自身先要强,这是曹明杰的认知。而现代农业离不开配农药、剪果树、施化肥等专业知识。文化程度浅,产品质量上不去,就谈不上效益。

曹明杰并不气馁,他重新拿起了书本,一有时间就学习,2008年,42岁的曹明杰取得了农业经济学的本科文凭。

“群众富不富,首先看支部……可是具体操作中党员该怎么为群众服务呢?”曹明杰决定从抓农业基础设施做起。2011年,他拿出了多年积蓄,垫付了50多万元,在村里打了一座机井,让全村3600亩旱地变为水浇田。之后,通过流转土地316亩,建成了全县红提葡萄产业第一村,成立了白灵鑫盛养殖生猪合作社。

乡亲们的思路也被激活了。村民张富庭先后栽了30亩苹果,年收入达10万元;赵兆吉做电商网上卖野菜,半月余净赚2万元。像张富庭一样的种植大户在全村就有10余户,134人喜领新型农民职业资格证书。

目前,全村发展各类经济林2000余亩,全村固定资产达600多万元,截至2016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达8500元以上。

为实现2018年全村113名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的目标,他和党支部成员共同商议制定了“一对一”的帮扶策略,建立了“支部+公司+贫困户”的脱贫模式,让贫困户在家门口有收入。

“老曹能致富、会致富,最终成为带领百姓共同富的能人,是全县党员的标杆。”县委组织部干事李博这样评价曹明杰。

在全村共同努力下,白灵村先后获评“省级最美村庄”“市级绿色生态村”“县级五星党支部”等。

王世学——

“村里事,低头干更要抬头看”

人物感言:短短不到5年时间,白泥村的贫困户从当初的400多户下降到现在的11户,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2000元出头增长到了去年底的6053元。我觉得这几年大伙的辛苦没有白费!

“虽然村子里有块人人艳羡的坝子,里面种的庄稼饥不着也寒不着。可这坝子再大也架不住人多,村里1000多户就算户户有份也不过几分田,占大头的还是望天田、荒坡地,有雨就冲没雨就旱。养活不了这么多人,年轻人都外出谋生去了,有的举家外迁,这二三十年间村里常住人口少了1/3。”贵州省黔西县锦星镇白泥社区富学合作社负责人王世学说。

随着国家的惠民政策越来越多,尤其是对精准扶贫越来越重视,作为老党员的王世学坐不住了。2013年,他就跟村两委合计,准备办个蔬菜合作社。

4月份合作社挂牌,他带头挨家挨户去做工作流转土地,留守老人翻白眼的不少——不种粮食种蔬菜,拿啥吃食?当时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老人小孩耕种这些土地力不从心,看在一年每亩地600元的流转费上,老人们还是松了口。

“没想到94个大棚筹建起来,第一季大葱种下去赔了本,市场上要的是小香葱,大葱在周边找不到销路。”王世学说,“不能只低头做事,更要抬头看路。第二年我们先跑市场谈合作,根据订单需求种西红柿、香葱、芹菜,品种多一点,产量少一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年底纯利润3万多元。“不要笑话我们赚钱少,意义可不一样,成本里我们开支了几十万的人工费,都是优先贫困户和土地流转户到基地务工,户均增收在3000元左右。去年我们又改种草莓,平均每个大棚的收入在9000元左右。”王世学表示。

随着各项惠民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合作社越办越顺利。几年下来,合作社争取到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扶贫资金等各项扶持资金超过400万元,规模也从当初的不足50亩壮大到了今天的500多亩。

各项资金投给我们是要带动贫困户增收的,这些财政资金全部作为贫困户的入股股金,每个大棚与一户贫困户进行利益联结,年终按照贫困户、合作社、村集体7∶2∶1的比例进行分红,非贫困户依据入股股金多少参与分红。这样一来,平均每户贫困户年终分红在6000元以上,村集体也有了资金进行道路、文化广场等公益设施完善建设。

柳中辉——

“路子对,贫困的帽子甩得远”

人物感言:“没有产业兴旺,乡村振兴就相当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结合学习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证明村里的发展路子走对了。”

车子慢了下来,车窗外系着红领巾的学生成群结队走过,熙熙攘攘。“这是学校组织来郊游的,浔龙河村到了!”湖南长沙市浔龙河村第一书记柳中辉说。

这个距长沙市区半个小时车程的乡村,最近成了长沙市民郊游的“新宠”,人气特别旺。

郁郁葱葱的苗木基地,白墙灰瓦的联排别墅,铺面精致的商业街,碧草如茵的儿童户外游乐场……这里既有城市的繁华,又有乡村的宁静,和印象中的乡村大不一样。

“早在2009年,我们还是省级贫困村,而今前来观光体验的游客最高峰一天达到了2万人次。”柳中辉滔滔不绝地讲起了浔龙河村的前世今生。

39年前,一家生产农业机械的乡镇企业在浔龙河村应运而生,那时村民的日子过得十分红火。

可好景不长,浔龙河这家企业从上个世纪末开始逐渐衰落,最终倒闭。没有了支柱产业的浔龙河“就像人被抽空了血”,一下子被贫困“缠”上了。2009年,外出打工赚了一笔钱的柳中辉担任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决意要带领家乡挣脱贫困的藩篱。

发展经济得靠产业,产业从何而来?只有激活了土地资源这笔农村沉睡的最大资产,产业发展才有基础。7年前,柳中辉带领村里实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调查工作,两个月时间,一份《浔龙河村土地调查报告》出炉,浔龙河村发展找到了支点。

土地确权颁证、土地流转、土地增减挂钩……一系列土地试点改革在浔龙河展开。村民的土地“呆资产”变成了“活资本”。

随之而来的是,资本愿意下乡了,累计完成投资8亿元;村民住进了别具风情的集中安置房;建成了1.2万多亩的高标准的蔬菜生产种植基地;引进了北师大附属学校……一个生态艺术小镇,初具规模。

“贫困村的帽子甩得远远的。”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建设被列为湖南省重点项目,浔龙河村获评全国生态宜居示范村。产业发展了,村民腰包又重新鼓起来了。目前,浔龙河村各产业已安置当地村民劳动力就业200余人,人均年增收5万至8万元。

(雷军红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17年11月13日 08 版)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