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

欧亚平

2017年11月10日09:52    来源:学习时报

原标题: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

  党内政治生态这个概念,是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首次提出的。此后他又多次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论述,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专门写进了“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两句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论述,寓意深刻,高瞻远瞩,指向性和针对性很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问题导向,勇于自我革命,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以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向死而生的精神,扭住作风建设、政治生态建设不放,持续发力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短短五年,立案审查省部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人。其中,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43人,中央纪委委员9人。此外,纪律处分厅局级干部8900余人,处分县处级干部6.3万多人。正所谓“前所未有”,又所谓“深得民心”!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评价:五年来,我们勇于面对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集力、战斗力显著增强,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面对历史性成就,党中央依然保持着高度清醒的认识。打铁必须自身硬。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艰巨伟业,我们仍处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党的建设进行谋篇布局,提出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坦率地说,自然生态受到污染,只要开展治理,修复相对容易。但政治生态一旦遭到破坏,要想恢复好,过程很漫长,重建起来难上加难。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要推动政治生态实现根本好转,必须不断培厚和涵养政治生态的土壤,实现由“治污”向“清源”拓展、由拔“烂树”、治“病树”向种“新树”拓展。说一千、道一万,关键在于抓好落实,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第一,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十九大报告的灵魂,要把这一思想作为教科书和“金钥匙”,深刻领会其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尤其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把管党治党的螺丝拧得更紧。要勇于直面问题,不断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健康肌体的病毒,永葆党的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第二,把行动落实到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部署上来。十九大报告对党的建设作出了工作部署,我们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进一步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要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第三,以制度建设涵养政治生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制度是管总的、管根本、管长远的,具有刚性约束。制度治党的意义在于以制度化、程序化、具体化方式治理党内政治生活,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面对全面从严治党的重任和人民群众的期待,我们更要“一扣接着一扣紧,一锤接着一锤敲”,破“潜规则”,立“明规矩”,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进一步建立管党治党的长效机制,把制度的网织得更密,扎得更紧,让制度建党真正成为营造和养成良好政治生态最可靠的保障。

(责编:黄瑾、闫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