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06日15:0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今年以来,竹溪县着眼于破解年轻干部队伍储备不足、能力不强、结构不优、流动不畅等问题,大力实施年轻干部“1+6墩苗”工程,通过构建“四化”机制,实现年轻干部培养锻炼常态化、长效化。
构建系统化墩苗机制。开展了年轻干部培养锻炼专题调研,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制定了《竹溪县年轻干部培养锻炼管理暂行办法》和《竹溪县年轻干部“1+6墩苗”工程实施方案》,在制度层面对“墩苗”工程进行了明确和规范。突出“1+6墩苗”培养方式,“1”即充分整合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分期分批对年轻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强化理论武装;“6”即分层分类选派干部到上级部门挂职以及到乡村基层、精准扶贫、招商引资、信访维稳、项目推进等“五个一线”进行培养锻炼。综合运用培训学习、实践锻炼、动态管理、跟踪培养、全面考察、合理使用等方式,构建系统完整的年轻干部培养链条。
开展集约化专题培训。充分发挥县委党校主阵地作用,分批次对年轻干部培养对象进行集中培训。根据年轻干部成长需要、工作需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批次、分类别有针对性的组织集中培训和督促在职自学,补齐能力素质短板。集中培训由县委组织部统一组织,设计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专业化能力培训三个教学单元,采取课堂讲授、分组研讨、学员论坛等培训形式,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围绕树牢和践行“四个意识”,系统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等专题培训,不断强化年轻干部理论武装。在职自学突出学以致用,要求每名年轻干部根据工作需要、岗位职责、兴趣特长等制定个性化“自学菜单”,每季度将学习情况报单位党组织和县委组织部备案。
实施差异化实践锻炼。注重在精准扶贫、招商引资、信访维稳等重点工作及乡镇基层一线培养和磨砺干部,对重点培养对象,逐人制定和落实培养措施。落实上挂培养,每年选派20名左右乡镇年轻干部到省、市、县直相关部门挂职学习,开阔视野,提升素质。突出下派锻炼,每年选派30名左右县直单位年轻干部到乡村基层、精准扶贫、招商引资、信访维稳、项目推进等“五个一线”挂职锻炼,丰富阅历,增强能力。适时轮岗交流,推进年轻干部轮岗交流常态化,每年选派40名左中长期在特定岗位、工作经历相对单一的县直年轻干部进行轮岗交流。今年以来,已累计选派17名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锻炼,10名年轻干部到精准贫一线挂职锻炼,21名年轻干部到招商一线锻炼,2名年轻干部到信访部门锻炼。
突出优质化跟踪培养。建立分工负责、双重管理机制,对年轻干部实行县委组织部与干部所在单位共同管理,所在单位党组织重点负责日常管理,县委组织部负责定期考核,综合运用考核结果。建立谈心谈话机制,实行党组织书记常谈,组织部长约谈,年轻干部主动汇报等形式,使年轻干部经常汇报思想,交流工作情况。建立年轻干部成长档案,将年轻干部参加集中培训、在职自学、实践锻炼以及个人思想工作情况、奖惩情况汇报等内容及时记入个人成长档案,作为年度考核、奖惩、岗位调整及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建立年轻干部定期分析更新制度,根据全县干部队伍建设规划,结合履职尽责年度考核和平时掌握的情况,定期对年轻干部成长情况进行分析梳理,对反响好、进步快的年轻干部继续压担子重点培养,对考核情况差,群众反响大的年轻干部及时换岗交流观察培养,始终保持年轻干部队伍一池活水。
(湖北省竹溪县党建云平台供稿——甘少世 张伟)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