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潘瑞凤:把老人当作自家人

2017年10月15日11:58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潘瑞凤:把老人当作自家人

在社区工作17年,潘瑞凤有15个除夕是陪着空巢老人过的。这位西城区广安门内街道西便门东里的社区党委书记,是社区1000多名老人的“解忧果”。记者去采访的当天,一位大爷还在向她倾诉烦恼,这一倾诉就是半天,潘瑞凤不急不躁,直到老人心气儿顺了,满意地离开了,才坐下来和记者聊。

“做社区工作,实际上就是做人的工作,没耐心、没感情可不行。”潘瑞凤说。在西便门东里这个老小区更是如此,3000多居民中,老人占了三分之一。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有近200人。

这样一个典型的老龄化社区,怎么管理,怎么服务?潘瑞凤在满足老人的个性化需求上做起了文章。国家为老服务政策逐年在完善,但仍存在不少空白点。例如为老人发放一元理发券,有的老人腿脚不方便,连小区大门都出不去,理发券根本派不上用场,理发依旧是个难题。

2014年,潘瑞凤在社区成立了助老特需服务队,头一个解决的就是理发难题。给老人理发的是社区里有手艺的志愿者,行动不方便的老人,可以享受上门服务,并且完全免费。理发问题解决了,又有老人反映修脚难,年纪大了,被各种脚疾困扰,走路特别痛苦。但这修脚的手艺,社区里可没人钻研。潘瑞凤找到老字号清华池,几经协调,把那儿的技师请到社区,定期集中为老人服务。

特需服务队的志愿者们还与高龄空巢老人结成了对子,每周至少三次探望,问个平安。让潘瑞凤记忆最深刻的是小区7号楼的李阿姨。老人90多岁高龄了,老伴过世早,唯一的女儿长期在国外生活。2015年八九月份的一个周六,楼上和她结对的志愿者例行上门探视,可门怎么也敲不开。第二天上午仍旧如此。接到志愿者的电话,正在吃午饭的潘瑞凤心一紧,立刻赶回社区,“我们再敲一次,实在不行,就报警。”这次,门终于开了,可老人昏昏沉沉的,一看就是病了。

在接下来的4天里,潘瑞凤和其他志愿者分成几个小组24小时守护老人。期间,请来医生上门诊治,并由志愿者们为老人按摩、喂饭、喂药、做清洁护理,一直到老人的女儿从美国赶回来。

“这些老人就跟我自己家里人一样,要出了什么事儿,比对我自己家里人还紧张。”潘瑞凤说。前不久,一位80多岁的大爷找到社区,说有急事儿,要借1万元钱。到底借钱做啥用,大爷支支吾吾不肯说。再三询问,原来是要去买保健品,再一问,之前大爷的那点儿积蓄都砸在上门推销的各种保健品里了。这还成?这位大爷当时就被潘瑞凤“扣”住了,反复说利弊,讲道理,把大爷从保健品的“坑”里拉了出来。“老人那点退休金真被人卷走了,以后怎么生活呢?”

潘瑞凤把老人当自己家人,老人们也亲亲热热地把他们口中的“小潘”当闺女看待。一位大妈和老伴儿吵架,没给自己儿女打电话,反倒直奔居委会找潘瑞凤说委屈。“这种情况,甭管多忙,我们都接待。其实也用不着我们真上门去调解,老人心里的委屈倾诉出来、发泄出来了,也就没事了。”

虽然在社区已经工作17年了,潘瑞凤仍乐此不疲,老人的一个笑容、一声“谢谢”都让她有莫大的成就感。这次作为十九大代表,她最关心的是基层党支部建设和社区居家养老问题。特别是居家养老,她说要把社区这些年来的生动实践和老人们的热烈期盼带到会上去,让老人们有一个更幸福的晚年。(王海燕)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