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曙光照亮川岩村

——追记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朗溪镇川岩村原党支部书记张曙光

记者 顾仲阳

2017年09月10日09:1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上图为果树环绕的川岩村。
  梅亚军摄

题记:要不是这次到访,关于印江的记忆还停留在7年前。对于这个贫困县,脑海里烙印最深的是路太难走。在仿佛没有尽头的盘山路上,采访车曾一个没刹住,撞上了路边树丛。7年后再次来这里采访,路况的改变让人有太多的惊喜,贫困村通上了水泥路,果蔬、花卉这些致富产业也发展起来了。种种变化离不开那些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朗溪镇川岩村原党支部书记张曙光就是其中一位。斯人虽逝,但他依然是村民心中难忘的好支书。

就像燕子垒窝,20年修通环村公路

川岩村坐落在山坳里,如果不是新修水泥路连上了省道,外乡人很难知道这里还有5个自然村寨。小村庄石漠化严重,村民们多是在山腰开点小梯田,或在石头间的薄土块里,种点传统作物,2014年全村贫困发生率还高达33.6%。

要想富,先修路。30年前,张曙光的父亲、村小民办教师张羽松就带头集资,组织乡亲们用锄头、铁锤在石山间劈出了700米路,打通了川岩连接外界的通道。“要是能修条环村路,把5个寨子连起来就好了。”父亲的心愿牢牢地印在了张曙光的心中。

1996年初,在广东打工的张曙光被老支书田儒祖竭力挽留,回村担任会计。一心想改变村里落后面貌的张曙光提出修建环村公路,村支书和村主任都摇头:“难啊,上级资金难要,村民人心不齐。”28岁的张曙光却知难而上,一趟趟跑县、镇有关部门,碰到熟人就缠,遇到不熟的就磨,争取到了爆破物资后,反复动员全村群众集资投劳,利用冬季农闲时节,一锄一锹地挖。历时近3年,5公里的通村泥巴路终于修成了。

修路让张曙光手掌磨起了泡,肩膀磨破了皮,摩托车先后跑坏了4辆。群众看在眼里,服在心里。1998年张曙光当选村主任。

川岩村终于有了“毛马路”,这让村民们乐呵了好一阵子。张曙光却不满足于此,他寻思着下一盘更大的棋:延伸通村路到各组,为今后开发村里的6个溶洞、发展乡村旅游夯实基础。

为实现这个目标,张曙光又一次次有事没事地去财政、交通等部门“软磨硬泡”,人送绰号“厚脸皮”。2004年,挑起村支书担子的张曙光终于争取到以工代赈项目,又是3年多,通村路终于延伸到了村组,一举结束了以往村民运物资全靠肩挑背驮的历史。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随着贵州全力推进脱贫攻坚,2015年冬,投资442.8万元的川岩环村硬化路工程正式启动。

修路牵涉不少村民的耕地、房屋、祖坟,少数村民不理解、不支持。于是,张曙光第一个带头迁祖坟。

贫困户田儒芬家只有一间土木房和一间猪圈,公路要从她家后面经过,需拆除房子一角。张曙光与田儒芬商量,先把房子拆了,再用危房改造资金修建新房。看到书记都带头迁祖坟,田儒芬也爽快答应了。

于是,张曙光带领村民忙着帮田儒芬家拆旧房、挖地基、建新房。地基的坑刚挖出来,在帮田儒芬家拉线抽水的时候,张曙光不慎从楼梯上摔下来,再也没有醒来。

路修通那天,村里放起了鞭炮。“一条路,一辈子,就像燕子垒窝。路修好了,群众享福了,张书记却走了。”村民田茂珍哭着说。

选准产业,带领穷村跑出脱贫“加速度”

修路的同时,如何让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张曙光一直在思考。

石漠化严重的川岩村,发展产业谈何容易。“再难也要搞,群众那一双双眼睛在盼着你。”张曙光的一本笔记本里,这句话下笔格外重。

土地不够就人工增土。张曙光积极争取坡改梯项目,发动群众将一块块石头垒成土坎,把陡斜零碎的坡土改造成一台台梯土。同时培土增地,挑来一筐筐土把荒瘠的石窝、石缝填上,耕地面积大大增加。

产业不强就不断筛选、慢慢培育。刚当上村会计,张曙光就带领乡亲们试种苹果树。但因土壤、气候等原因,苹果口感不佳、销路不畅,一些村民为此埋怨他。

“一次次失败后总会走向成功。”发黄的日记本上如是写道。此后,张曙光多次邀请县农业局技术员实地勘查村里的土壤、气候、水源等,寻找合适的果树。

由于长期开荒种粮,川岩村耕地退化严重,土地越种越薄。张曙光引导大伙植树护林治山养山。

2003年,经技术员指点,张曙光打算带领乡亲种柑橘、柚子,却遭到大多数村民的反对,只有4名党员与他带头示范。5年后,柚子、柑橘大丰收,每亩收入几千元,村民们都心动了。多年的精心培育,柑橘、柚子,加上规模种植的核桃、柿子,2012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4350元。

“川岩要率先在全县脱贫!”2013年底,张曙光向镇党委和村民郑重承诺。村支“两委”干部、党员很多都不理解:全村还有贫困户94户、315人,好好的穷帽不戴,抢这风头做啥?

“我们不能总给国家添负担。”张曙光胸有成竹。说到做到,他带领村民组建了水果种植和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乡亲们畜—沼—果蔬循环种养, 栽下精品经果林,套种花生、玉米、蔬菜等以短养长。没过多久,川岩村家家建起了养猪场,户户都有经果林。

人有志,穷相避。近些年,川岩村脱贫攻坚跑出了“加速度”:2014年,脱贫12户;2015年,脱贫21户; 2016年,脱贫42户,全村人均收入达到6815元。

想到的都是别人,忘记的总是自己

“他就是川岩的一片天,有他在,希望就在。”76岁的村民任明俊说,张曙光把群众的事当自家的事办,这样的好干部,走得太可惜了。

前些年,任明俊的二儿子生病住院数月,什么事都是张曙光帮着办。“当时,家里有车的少,叫车接送费用高,曙光就找来一个群众帮忙,俩人用担架抬,来回没花我一分钱,连饭都没吃我家一口。”

村民张其林自小患有智力障碍,妻子又患有间歇性精神病,两个孩子尚小。张曙光见他家贫困,就带着他一起干泥水活,手把手地教。如今,张其林已经可以单独揽活。

考虑到张曙光一心扑在村里工作上,全家生活都靠他1000元出头的工资,村支“两委”及全村党员背着他开会决定,把他家申报为低保户,待经济情况好转后再取消。

张曙光虽然知道同志们是一片好心,但还是批评了大家,拿笔划掉了自己的名字,把低保名额让给了其他村民。

“面对个人利益绕着走,对集体和群众有益的,拧都拧不走。”时任朗溪镇人民政府镇长、现任板溪镇党委书记张军说,张曙光有一颗红心,想到的都是别人,忘记的总是自己。

自古忠孝难两全,但张曙光尽力做到最好。他回村担任村干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完成父亲未竟的修路心愿,不让老父成为留守老人。

2003年,张曙光的爱人出车祸留下后遗症,经常把洗衣粉当成盐巴,生活难以自理。张曙光哪怕工作再忙,加班到再晚,都要回家为妻子做饭。

斯人已逝,足音犹存。张曙光走后,保存得最好的就是各种荣誉证书和10多本工作笔记,他个人先后受表彰18次,所在党支部受表彰7次。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记者在川岩村采访,村民对张曙光最多的评价是:“曙光是我们的好支书!”这个评价话语朴实,但含金量很足。

《 人民日报 》( 2017年09月10日 09 版)

(责编:姜萍萍、杨丽娜)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