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儋州西华派出所原所长朱国茂被追授为“海南省优秀共产党员”,他扎根垦区30年埋头苦干,写下百万字警情日记,用生命诠释信仰——

警魂耀天涯

2017年08月25日10:19    来源:海南日报

秋意渐起,儋州市公安局西华派出所一派生机。

一年多了,原所长朱国茂种下的三角梅仍在窗边怒放,派出所门前的椰树也还在傲然生长,把根深深地扎进土地,再把果实累累地坠在枝头。

只是,总为它们驻足的那个人,再也不会回来了。2016年3月5日,朱国茂因过度劳累突发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殉职,年仅51岁。

日前,省委追授他为“海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并评价他是我省新时期优秀基层党员干部,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先进代表,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涌现的先锋模范。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他没能亲手接过。

“我至今不能原谅自己,如果坚持让他去看医生,他是不是就不会走了?”朱国茂的遗孀邱少英一次次自责地说着这句话,一遍遍回忆起丈夫离开前那几日的情景,“坚持也没用,那几天忙啊,他抽不开身,还反过来给我讲道理——警察就是天生要受累的,警察受累,老百姓就有平安。”

对党忠诚,他从警期间写下百万字警情日记

一个能保老百姓平安的警察,光是肯吃苦受累就够了吗?儋州市公安局西华派出所民警姚伟成心里,写着朱国茂留给他的答案。

多年前,西华农场曾一度恶势力猖獗,“偷砸抢”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时还曾发展为殴打群众等恶性案件。为此,朱国茂精心部署了一次又一次抓捕犯罪分子的严打行动。然而,这股恶势力气焰嚣张,不仅谋划暴力抗法,还扬言要“专打朱国茂”。

姚伟成回忆,消息传来,朱国茂第一反应就是:“要一击制胜,决不能手软;要一网打尽,决不留后患!”很快,在他严密布控下,这个团伙被“一锅端”,十余个犯罪分子全部落网,农场治安也由此开始好转。

“事后,我问朱所长:‘这帮人威胁你,你真的不怕吗?’”姚伟成把他的回答记到现在——“哪有不怕的?但我们是警察,要是连警察都向恶势力低头,那人民群众就没有活路了!”

回想往事,姚伟成之所以历历在目,不仅因为当时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还因为派出所里至今还保留着朱国茂写下的28本警情日记。想老所长了,他们就翻上一翻,是追忆故人,更是接受教育。

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朱国茂,让他在从一名普通民警成长为派出所所长的期间,日复一日地把工作记录在册,写就了百万字的警情日记?儋州市公安局民警王敬芳很难想象,在朱国茂突发心肌梗塞的临危之际,还用颤抖的手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2016年3月5日,星期六,姚伟成、梁保强调查处理符某可、符某拜伤害案件……”

每每读到警情日记里那一次次警务会议、一件件危险案情、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一段段鱼水情深的故事……王敬芳总会热泪盈眶:“朱所长的形象就那样鲜活地出现在我的眼前。他用常人无法理解的漫长书写,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最宝贵的品质——对党忠诚。”

服务人民,他把亲手抓捕的犯罪分子当成帮扶对象

朱国茂去世后,曾有一个年轻人来到朱国茂家里。

“他说要还钱,还朱国茂借给他的钱。”邱少英认识这个人,他曾经因为犯罪进过监狱,出狱后,朱国茂主动借给他5000元钱做创业资本,但从此就再也没向他提起过这笔钱的事儿。“像我这样从牢里放出来的人,没有人会理睬,更别说借钱给我,只有朱所长相信我……”说着,这个年轻人的眼泪流了出来,把钱往邱少英手里一推,跑了。

朱国茂的眼里没有绝对的“坏人”。由他亲手抓捕入狱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满被释放后,都成了他的重点帮扶对象。

2012年,农场青年王某将人砍伤,在婚礼前一天被朱国茂抓捕入狱,与心上人一别就是3年。在狱中,他最想干的就是“赶紧出去打那个一顿”。可当真看到朱国茂时,他却下不了手,“他问我以后有什么打算,那语气是真的关心。好几次,他陪着我,沏上两杯茶一聊就聊到后半夜。”

后来,还是朱国茂给王某搭上了桥,让他做成了第一笔生意,把这个年轻人扶上了正途。即使已对许多人说过朱国茂的好,再次提及,王某仍忍不住流泪,哽咽地说道:“我从小就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是朱所长让我有了想叫一个人‘爸爸’的冲动。”

朱国茂对群众付出了真心,对这一点,山东投资商季建潍毫不怀疑:那一年,他搭乘朱国茂的汽车下乡,前方既无来人也无急弯,车子却悠悠地慢了下来。原来,路中间积着一摊水,朱国茂怕车速快了,积水溅到行人身上,“铁汉柔情,他的心那么细那么软,就是因为里头装着群众!”

“朱所长常教我们:警察的本事要从书本上学,更要向社会学、向实践学,走到百姓中间去。”姚伟成说,朱国茂认定了,警察要打交道的终究是人,要服务的终究是那些生活在他们身边的人民群众……

埋头苦干,他像老黄牛一样默默奉献服务群众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能给“兄弟”扫除烦恼的事,你干吗?

西华十六队派驻组副主任符有卿知道,这样的事,朱国茂不会干。

有一回,符有卿的姐夫因帮助偷胶人运输盗来的胶水,被派出所民警抓获并扣押了摩托车。接到姐姐的求助电话,符有卿很有自信地说:“我跟朱国茂认识十几年了,我这就让‘兄弟’放人放车!”

没想到,找到朱国茂才发现,他的这位“兄弟”像是变了个人,说起话来虽是客客气气却寸步不让:“谁家没有亲戚?如果人人都像你一样来同我说情,那以后的工作还怎么开展?”经过朱国茂的耐心开解,符有卿不仅理解了他的苦衷,还帮着做通了姐姐的思想工作。

讨不到便宜的,还有场部村民何金花。因为丈夫参与盗伐防风林被抓,她曾三番两次到派出所甚至朱国茂的家里闹。闹到最后,她干脆赖上了朱家:人家围桌吃饭,她既不吃也不走,就在桌前直勾勾地盯着。即便如此,朱国茂仍然依法处理了何金花的丈夫。何金花现在想来,对自己的行为有点后悔,“我当时真是犯傻!”

但是对普通百姓,他却特别平易近人。姚伟成说,朱所长常常提醒年轻民警,派出所是为群众服务的最直接的窗口,对待来办事的群众要热情接待、周到服务,决不能给群众留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印象。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西华场部有位年近90岁的老人符彩叫,在2010年和周边邻居闹起了宅基地纠纷。朱国茂不等老人上门来请,就主动去现场调解,耐心寻找让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

农场群众告诉记者,头几年,西华农场待业青年不少,因为文化程度不高、法律意识淡薄,他们经常喝酒、打牌、拌嘴、打架。只要没有出警任务,朱国茂就会来到农场,挨家挨户地找青年谈心,甚至自掏腰包买来种苗,挽着袖口、裤腿带头下地干活。有一回,他甚至专门去广东与企业沟通,先后解决了40名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

这些服务群众的点滴小事,直到朱国茂殉职后才渐渐为人所知。其实,早些年也有人问他:“你一个派出所所长,怎么干起了居委会主任、致富带头人的活?”但就如群众所说,“他像头老黄牛,只会埋头苦干”,朱国茂只是笑笑答上一句:“要想稳,必先富。你不信,过几年再看。”

纪律严明,他不收礼不吃请公正执法骨头硬

“他能公正执法,是因为他的骨头够硬!结婚几十年,我从未见他接受过别人送的礼物,从来没见他接受过请吃请喝。”邱少英说,丈夫反复提醒家里人,吃别人的嘴软,拿别人的手短,嘴软手短了,骨头就硬不起来了。

因为宅基地纠纷顺利化解,符彩叫老人曾抓了两只自家养的鸡,拄着拐杖慢慢走到派出所,想送给朱国茂补补身子,“可他说,解决问题是警察的本分,我拿了你这两只鸡就说不清了。后来啊,是他把我送回了家,路上还一再地嘱咐我,以后不要再给所里送东西了。”

“我爱和他玩笑:你这个清官看来是当定了,请吃你不来、送礼你不收。”季建潍发现,在朱国茂这里,请吃送礼那一套完全行不通。派出所的民警也知道,跟所长下乡,哪怕群众备了酒菜,也一口都不能吃。他会随身带着几个水煮鸡蛋,“那是他家母鸡下的蛋,嫂子攒到一篮就送到所里来。平时我们饿了,也去他办公室里煮两个来吃。”姚伟成说。

非但别人送的礼不收、请的饭不吃,西华农场副场长王华章发现,朱国茂平日里也十分自律:“在西华,人人都知道他是个滴酒不沾的人。但我知道他不是不会喝,而是不准自己喝。他说,警察是拿枪的人、开车的人,头脑必须保持清醒。”

他的清醒,保持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妻子四处奔走联系急救事宜时,朱国茂已经意识到自己的人生走到了尽头。于是,他拉过派出所的司机秦日强说:“把枪……还回所里。”仿佛是一种默契,在探不到丈夫鼻息的第一时间,邱少英便伸手去摸他的枪套,“这枪就是他的命。命没了,枪也不能留……”

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海南基层民警,留给世界的最后一行字,是辖区当天的警情;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是把配枪还给组织。

可他留给世界的,又怎会只是这一行字、一句话?

派出所的民警们说,那28本警情日记,那枚他从不离身的党徽,那些他用血汗换来的奖章、奖杯,还有那份他对这片土地的挚爱、对群众的深情……这一切,都将被永远地珍藏在派出所里,就像所长办公室里那盏长夜不灭的灯,永远为他们引路、导航。 (记者 陈蔚林 特约记者 宋洪涛 通讯员 陈炜森)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