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建好“四支队伍” 助力脱贫攻坚

——竹溪县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探索实践

2017年08月14日16:56    

近年来,竹溪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在村干部、乡镇干部、农村党员、乡土能人等“四支队伍”上下功夫,合力推进扶贫工作,收到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两手抓、两不误”的良好效果,基层党建成为脱贫攻坚的“源动力”和“助推器”。

管好“领头雁”。着眼有能力、有精力、有底气,大力建设脱贫攻坚“领头雁”队伍,为精准扶贫深入推进奠定坚实基础。一是选好能人“挑大梁”。围绕精准扶贫需要,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实施“能人治村”战略和“双回归”工程,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致富能力强、群众工作能力强的“一好双强”标准,先后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乡土能人、复员军人、大学生村官、一村一(名)大学生、本地创业青年中,选拔668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其中77名能人新任村党组织书记,242人担任村主职干部。二是提高待遇聚心力。从满足村干部基本生活需要出发,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全面提高村干部待遇,让村干部全身心、全时段投入脱贫攻坚工作。每年统筹资金2200多万元提高在职村干部报酬和退休村干部生活补贴,使村主职干部可达到每人每年3.5万元,村文书、原主职干部选任副职干部、村副职干部待遇,分别可达到2.5万元、2万元和1.5万元。三是支持创业增底气。探索实施村干部创业支持和村集体经济增收计划,从2015年起,每年统筹100万元资金作为银行贷款贴息支持村干部创业,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村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先后培育村干部创业致富带头人286人,带动近3000名群众增收致富。同时,建立村集体经济情况台账,按每村40万元标准对集体经济“空壳村”给予扶持,在11个乡镇实施村级光伏发电扶贫工程,全面解决贫困户和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问题,让贫困村整村脱贫、稳步出列。四是专题培训促担当。突出惠农政策、产业发展和实用技术等内容,分期分批组织全县300个村(社区)支部书记,开展抓基层党建促进精准脱贫专题轮训,着重解决“村干部在脱贫攻坚中如何担当”的问题,让村支部书记切实增强脱贫本领、树牢担当意识。

选好“主心骨”。着眼安心、顺心、尽心,狠抓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使之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心骨”。一是配强扶贫班子。结合竹溪脱贫攻坚实际需要,抓住乡镇换届机遇,坚持以基层经验丰富、熟悉农村工作、对人民群众有感情、能与群众打成一片为标准,把本乡本土的“老乡镇”选进班子,其中从乡镇站所负责人、村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中择优推选17人,实现了乡镇换届班子、结构“双优”。二是壮大扶贫队伍。针对脱贫攻坚任务繁重、扶贫干部数量不足的问题,以知农村、懂农民、愿奉献、能作为为标准,选派63名曾经在乡镇工作、后调回县直并退居二线的干部,到重点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进行驻点扶贫;突出有理论素养、有管理经验、有过硬技能的“三有”要求,从县发改、经贸和农业等县直系统选派116名科技特派员,为贫困群众提供创业指导和技术支持,开展科技扶贫;立足充实乡镇扶贫力量,探索实施年轻干部墩苗培养工程,通过考核考试,精选20名县直单位40岁以下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推行专岗扶贫。三是常态关心照顾。制定出台《竹溪县县管干部双向约谈工作办法》,定期与乡镇干部开展谈心谈话,以交流思想、沟通工作、增进理解,帮他们解疙瘩、除困惑、化委屈,让他们保持健康心态、昂扬奋进工作;积极落实乡镇干部岗位津贴,将县内除城关镇以外14个乡镇划分为三个类区,其中,对一类区(346国道沿线)五个乡镇的干部按每月200元/人的标准落实,对二类区(中部乡镇)六个乡镇的干部按每月300元/人的标准落实,对三类区(南部乡镇)三个乡镇的干部按每月500元/人的标准落实,让他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由县财政统一为乡镇干部办理人身意外保险,改善乡镇食宿问题,帮助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工作更有热情、更有劲头。

锻造“主力军”。抓住全县1.5万多名党员,重点是占比达60%的9000多农村党员,通过发动他们、激活他们、依靠他们,将他们锤炼成脱贫攻坚的主力军。一是让贫困党员做出样子。实施党员党性教育和技能培育为主要内容的“双育”工程,让贫困党员率先行动起来,自觉摒弃“等、靠、要”思想,带头响应国家扶贫政策,深入挖掘自身发展潜能,依靠种植、养殖、加入合作社等方式,从贫困中逐渐站起来、走出来,以此触动、振奋身边的贫困群众,让他们跟着发奋图强,从自我做起、改变贫困面貌。二是搭建党员脱贫攻坚载体。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支部主题党日”为载体,按照1个支部帮建1个片区、1名党员包联3-5户贫困户的模式,深入宣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帮助群众打消思想顾虑、树立脱贫信心。围绕“四个合格”要求,把帮助群众脱贫作为“十星级党组织”和“十星级党员”争创的关键内容,设置“扶贫星”作为每个支部和每名党员必须争创的“共性星”,促使各支部和党员把承诺事项记在心头、抓在手上,有效激发了党员带富、群众致富动力。三是选树脱贫攻坚党员典型。突出脱贫攻坚主题,扎实开展“寻找身边最美共产党员”活动,通过党员群众民主举荐、党组织筛查推荐、组织部门审核把关,评选出40名担得起责任、经得起考验、干得出业绩的脱贫攻坚“最美共产党员”,着力营造“学榜样精神、强扶贫斗志”的良好氛围。

育好“引路人”。通过引进来、请回来、扶起来,打造一支引路人队伍,为贫困群众探路、引路、铺路。一是把原籍竹溪的企业家引进来。依靠事业激励和乡情纽带,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等方法,在竹溪籍人才较为集中的地区采取组建同乡会以及召开在外务工人员座谈会、竹溪经济发展情况通报会、竹溪人联欢会等形式大力宣传优惠政策,引导竹溪籍在外人才献智家乡、回归创业。近年来,已成功吸引100多位竹溪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兴业,有效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二是把在外创业的竹溪能人请回来。选派21名年轻党员干部分赴北上广深、江浙、武汉等地开展驻点招商,推动竹溪创业能人资金回流、企业回迁,努力为精准脱贫提供产业支撑。把引导和推荐返乡农民工党员实现再就业或自主创业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重要责任,积极鼓励有“双带”能力的党员回乡创业,发展产业、兴办企业,为贫困群众增收创造条件。三是把本地带动脱贫的经营主体扶起来。坚持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以茶叶、核桃、药材、魔芋、养殖为主导产业,探索推行“党组织+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党组织+合作社+基地+电商+贫困户”、“党组织+企业+基地+保险+贫困户”等多种产业扶贫模式,让贫困户在产业链条上实现增收脱贫。

拧紧“责任阀”。坚持把明责、督责、考责贯穿于精准扶贫全过程,在锤炼干部过硬作风中,全面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一是实行干部在线管理。与复旦大学开展技术合作,投资45万元,建设县管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在线管理平台,把干部履职尽责、抓党建促脱贫等作为干部在线管理的重要内容,进行实时跟踪了解,建立工作档案,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促使干部立足岗位干事创业。二是深化“四联四帮”活动。扎实开展以“联支部、帮创建;联农村、帮发展;联党员、帮提高;联农户、帮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四联四帮”活动,全面撬动社会力量,助推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全县42名县级领导干部都建立了扶贫联系点,5个省直单位、20个市直单位和114个县直单位,共组建了122个工作队驻村帮扶122个村,127家企业与117个贫困村建立了共建关系,5000多名干部党员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23000多户。三是推行“三责”工作机制。以问题清单、责任清单、项目清单“三单”明责,以定期访查、观摩比查、专项核查“三查”督责,以督办通报制、周清月结制、序位管理制“三制”问责,全面实行“四挂钩”制度【县领导联系乡镇(单位)的抓党建促脱贫工作与其履职尽责考核挂钩,抓党建促脱贫整体效果与本单位干部职工福利待遇挂钩,联系包保贫困户脱贫情况与公务员年度考核挂钩,抓党建促脱贫考评结果与村干部工资报酬挂钩】,促使各级党组织书记时刻警醒,切实增强抓党建促脱贫意识。四是开展抓党建促脱贫述职述评。全面推行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对基层党建暨抓党建促脱贫“双诺双述双评”,通过“年初承诺、年中初评、年底述职”,力促基层党建暨抓党建促脱贫责任有效落实;坚持痕迹化管理,严格奖惩兑现,对获得年度“基层党建暨抓党建促脱贫先进单位”的乡镇和部门,给予奖励,对述、评、考排名靠后的2个乡镇,由县委书记约谈乡镇党委书记,并倒排10%的基层党组织纳入重点管理,跟踪抓好整改,促进晋位升级。五是治理“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成立由12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制定下发了《竹溪县关于开展“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突出精准扶贫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项治理整顿。去年以来,对照《竹溪县精准脱贫问责暂行办法》,已责令3家单位和8名干部作出书面检查,诫勉谈话8人,工作约谈10人,党纪处分3人,达到了为精准脱贫保驾护航的良好效果。

(中共竹溪县委组织部供稿)

(责编:高巍、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