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从严治党进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国家机关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成果巡礼

张恩玺:坚持讲廉洁 争做干净干事干成事的合格党员

国家信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张恩玺

2017年08月07日16:1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清正廉洁”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新时期好干部必须具备的五项标准之一,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处世之道和为政之要。今天专门就“廉洁”讲一堂党课,一方面,因为我们工作的特殊性,经常与老百姓和各地各部门接触、打交道,同时也存在廉政风险点,需要始终紧绷廉政这根弦;另一方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永远在路上,要积极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需要,必须保持时刻警惕、时刻自省,需要“婆婆嘴”常念“廉政经”。考虑到现实的教育、活生生的案例大家已经耳熟能详,这里,仅着重从历史和现实、本色与底线的角度讲一讲。

一、坚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切实增强廉洁从政的历史认同感

“廉洁”一词最早出现在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对这一句话做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也就是说,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之后,该词一直沿用至今,其内涵也有一个由个人的修养渐变成对执政者的道德要求的过程,现在已经演变成了一种社会价值取向和法律准则。那么,如何培育廉洁从政的历史认同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廉洁为修身齐家的基本道德规范。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廉,棱也。引申之,为清也,俭也,严利也。”“廉”的本义为侧边、棱角,后来引申为正直、清廉、俭朴、收敛、廉耻的意思。儒家思想认为“廉”是君子所具有的基本的道德操守,是个人修身、成就完美品格的必然要求。孔子将“欲而不贪”作为从政的美德之一,孟子则提出“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的清廉观。被明太祖朱元璋赐封为“江南第一家”的浙江浦江县郑义门家族,深明“俭可养廉,奢则生腐”的道理,特别在“家规”中制订了惩治贪赃之徒的“家法”,即“子孙出仕,有以赃墨闻者,生则削谱除族籍,死则牌位不许入祠堂”。郑义门自宋到清出仕为官的达173人,无一人因贪墨而被罢官,一直以道德风貌出色而著称,代代出清官,朝朝皆良民,深受世人敬仰。实际上,古代先贤们都有这样一个逻辑:要做一名好官,先要做一个好人,好人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清廉。所以,为政者只有先修身以德,才能“其身正不令而行”。

(二)以廉洁为为官从政的重要行为准则。《晏子春秋》中指出“廉者,政之本也”。《周礼》中提出了官员任事应具备的“六廉”。明朝官员郭允礼的《官箴》曰:“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廉则吏不敢欺”、“廉生威”。这种重视廉洁的劝解在官箴书中历代都有,对于各级官员,尤其是出入官场的新人,起到了潜移默化的规劝作用。历史上,很多名垂青史的廉吏能臣都将廉洁作为政治行为准则。比如,宋朝的包拯,任职于盛产端砚的端州。他曾羡慕说:“能持端州方砚,可谓死南昌无憾。”可是,直到他离任也未取一件端砚。明朝的于谦,一次朝廷派他巡察返京时,拒绝了人们送给他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赋诗一首以表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当然,还有很多反面案例。晚清外交家薛福成所著的《查抄和珅家产清单》中,指出已经估值的为两亿六千四百万两白银,加上没有估值的,总计约11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大清15年的国库收入。唐代贪官李义府,与母、妻和儿子、女婿共同卖官鬻爵,送礼者门庭若市,最终,被皇帝免去官职,在流放中忧郁而死。可以说,贪腐的疯狂最终将这些人送上一条不归之路,也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曾有人讲过,人家给你送钱,表面上看是诱人的金钱,实际上是送葬的纸钱,多么形象和深刻!

(三)以廉洁为长治久安的核心治国方略。一些历史人物认为:任何强大的政权都不可能不受限制地为所欲为,为了王朝的根本利益和长治久安,必须要对官吏行为实行一定程度的约束。为此,倡导为政清廉、强化自我监督逐渐成为历代王朝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一项核心治国方略。自秦汉到宋朝,监察机构基本是宰相机构的下级机构。元朝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足鼎立,御史台的权位大大提高。明朝设立了都察院,都察院的都御史成为与最高行政长官六部尚书并行的国家最高官员,合称“七卿”,监察权独立于行政之外,有效实现了对整个官僚体系的监督和制约。除了监察系统之外,中国古代还有相应与之配套的官员考核制度和法律法规,起到防范贪污、严惩腐败的作用。比如,唐朝在管理考核方面,有将官员考核和廉洁从政联系在一起的“四善二十七最”考课标准,其中“四善”之一即是“清慎明著”,强调为官者清廉谨慎。在惩治贪污方面,法律典籍《唐律疏议》界定了六种非法获取公私财物的犯罪,即“六赃”,在量刑上,对于官吏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的行为,唐律中均规定了较常人犯财产罪更重的刑罚。明朝皇帝朱元璋颁布了堪称史上最严酷的《大明律》,并在全国掀起轰轰烈烈的“肃贪”运动,规定对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的官员格杀勿论,等等。从实践来看,凡是国家政权能够清醒地强化自我约束、切实地推行廉洁为核心的治理举措,政治就相对清明,社会就相对进步,国家的统治也就相对稳固,历史中的“盛世”也就由此出现。

二、坚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切实增强廉洁从政的高度自觉性

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把清正廉洁作为关乎党的生死存亡的大事来抓。特别是成为执政党之后,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方面更是下了大气力,这也应该是当前我们党的执政地位稳如磐石的原因之一。

(一)清正廉洁是党的基本品质。我们的党一直以来将清正廉洁作为事业发展的基本准则,作为赢得人民群众拥护的重要法宝。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根据地政权就以其廉洁而闻名中外。党领导建立的早期农民政权,做到了“在农民己经起来的县,无论什么人去,都是廉洁政府”。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党和红军严格实行三大民主、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因其民主廉洁,是全国人民都向往的地方。解放战争中,党开始由农村进入城市,解放军秩序井然,不拿取一点东西,不大吃大喝,保持了纯洁和艰苦的作风。在一定意义上说,党以廉洁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吸引和团结亿万群众在自己的周围,打败了国民党。一部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也可以说是共产党廉洁战胜国民党腐败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人民“勤俭办工厂,勤俭办商店,勤俭办一切国营事业和合作事业,勤俭办其他一切事业”,经受了由革命党变为执政党的考验,挡住了“糖衣炮弹”的袭击,涌现出雷锋、焦裕禄和南京路上好八连等诸多英雄模范人物和集体,“拒腐蚀,永不沾”的清廉精神蔚然成风。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针对“文革”腐败风气的污染和改革开放、搞活经济带来的腐败现象,全党制定贯彻《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促进了党风的明显好转和党的优良传统的恢复。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反腐败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为新时期党的反腐倡廉建设注入了新血液,使清正廉洁精神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性,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胡锦涛同志在多次讲话中提到共产党人要始终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赋予清正廉洁新的内涵,并将“清正廉洁”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一面旗帜。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腐败的危害性提高到了“亡党亡国”的高度,强调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腐倡廉道路,建设廉洁政治。十八大后,党中央重拳出击“拍蝇打虎”,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着眼于新的形势任务,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风肃纪,反腐惩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四年多来,我们能够深刻体会到,党中央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修订廉洁自律准则、党纪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重要法规,制定党委(党组)落实从严治党的责任意见,完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加强“裸官”管理等规定,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在党中央带领下,全党咬住“常”“长”二字抓作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抓住重要节点,紧盯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处违规违纪问题。党风持续向好,赢得了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二)清正廉洁是党员从政的基本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在于守住底线。只要能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就能守住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政治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清正廉洁是一种政治价值观,是党员从政的基本底线。面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与新挑战,党员干部必须强化清正廉洁之德,筑牢拒腐防变之基,在政治责任与经济利益、公权与私欲、担当与慵懒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不少人眼里,权力意味着鲜花和掌声,甚至能呼风唤雨。“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最终利欲熏心,忘乎所以。苏荣忏悔:收受别人的陶瓷瓷瓶,被碰的头破血流,收受别人的陶瓷瓷碗,被砸得遍体鳞伤,收受别人的书画字画,将政治生命化为灰烬。刘铁男也忏悔:利令智昏,让自己的智商都低了。做菜讲究“淡出真味”,权力何其不是,公私一念,想升官发财,肯定满身铜臭,只为民干事,自然遍体清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作为党的干部,就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廉洁的表现不单在于不贪不腐,还在于勤作勤为的责任担当。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衡量一个党员干部的好坏,敢不敢担当,有没有作为是一把重要标尺。李克强总理曾指出:“有勤无廉,政失之于公,有廉无勤,政失之于慵。廉和勤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做不到廉是腐败,做不到勤也是变相的腐败。”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担当作为是本分,慵懒无为是失职。所有党的好儿女,焦裕禄、孔繁森、李保国、邹碧华……,是清正廉洁的,也必然是担当实干的。

(三)清正廉洁是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中国共产党与腐败是水火不相容的,腐败问题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党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危险,坚持不懈地消除这种危险,致力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在我们即将夺取全国政权,工作中心由农村转入城市的时候,毛主席告诫全党要保持“两个务必”,警惕“糖衣炮弹”。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形势下,面对世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员干部的主流始终是好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一些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影响恶劣,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人民群众还要许多不满意的地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在思想建设方面,不断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延安整风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让全党从李自成农民起义进入北京后因生活腐化、发生宗派主义斗争终致失败中引出鉴戒。建国之初的整党,要求克服进城后在党员干部中出现的强迫命令、脱离群众、享乐腐化思想以及贪污受赌、堕落颓废、违法乱纪行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的整党,把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纠正各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反对对党对人民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列为它的四项任务之一。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相继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正是这一系列不曾中断的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教育全党,不断纠正党员干部在思想理念上的偏差,提高了为政清廉的自觉性,极大地增强了抵抗腐败病毒感染的能力,对于党的廉政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在制度建设方面,着力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形成廉政法制保障体系。党的革命根据地政权都把“建立廉洁政府,肃清贪污浪费”作为一项施政纲领。五十年代初,党颁布了惩治贪污条例。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的“八大”提出有任何功劳,任何职位的党员,都不许例外地违反党章、违反纪律,违反共产主义道德的规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制定许多廉政法律、法规以及端正党风、严肃党纪和恢复、发展党的优良传统的制度措施,在廉政立法方面所做的工作远远超过以往所有时期。党通过建立和健全廉政立法体系来保证党和国家机关的廉洁,使党的廉政建设走上了一个新台阶。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如何靠制度更有效地防治腐败,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要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们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十八大之后,党一以贯之抓制度,步步深入,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强化党内监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凸显了党内监督制度的力量。

在惩治腐败方面,始终不断地清除毒瘤,保持机体健康。1932年5月9日,红都瑞金九区叶坪村苏维埃主席谢步升被枪决,这是中共反腐历史上枪毙的第一个贪官。“三反”、“五反”运动,处决了刘青山、张子善,打响了新中国反腐倡廉的第一枪。改革开放后,针对腐败现象蔓延的问题,抓典型,抓大案要案,查处了王宝森、成克杰、胡长清、李纪周、慕绥新、黄松有、陈绍基、许宗衡、陈良宇等一大批腐败分子。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四年查处的省部级官员总数超过了之前60年的总和。“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任何人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依纪依法严肃查处,绝不姑息,党内绝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反腐的决心。

从党的历史不难看出,清正廉洁一直是党的建设的基本环节。实践告诉我们,没有清正廉洁就不可能有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党的执政能力提高更无从谈起。现实中,衡量和判断领导干部是否先进和纯洁,关键就看他们是否具备并保持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三、坚持信访干部的情怀担当,切实增强廉洁从政的现实执行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信访干部要永葆清正廉洁本色,就要视清正廉洁为基本追求,注重党性修养,慎用手中权力,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防线,从行动上提高规范履职能力,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品质。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干部要在思想上下功夫,慎思勤学,明辨笃行,注重理论学习,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就要认真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学习国家法律法规,以此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信访局党组书记、局长舒晓琴在全国省级信访局长专题研讨班上的辅导报告中将特色鲜明的信访工作文化提炼为“四个始终坚持”,要求要紧紧抓住思想教育这个根本,进一步加强信访文化建设,以文化自信支撑政治定力、工作本领、道德品质。她要求,一要学好政治文化,二要学好工作文化,三要学好道德文化,正操守、守心性,培养积极健康的情趣,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晓琴同志的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领悟。

我们作为信访干部,要始终把树立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站稳群众立场作为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重中之重。只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考虑问题、开展工作,我们就能够确保不在廉政问题上犯错误、栽跟头。那些出了问题的干部,都是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做个人牟利的工具,从根本上说是理想信念不牢固、政治上不过硬。我们要坚持好“三会一课”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学习,抓好政治理论武装。

(二)加强制度约束,划清廉政红线。孟德斯鸠曾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爱滥用权力,直到有限制的地方为止。”只有把“把权力关进笼子”,才能确保党员干部清正廉洁,不越红线底线。

我在来访接待司多次讲到,以前有问题不等于现在有问题,但现在没有问题不等于以后没有问题。来访接待岗位仍然是国家信访局最突出的廉政风险点,我们必须重视建章立制,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这几年,局机关立足实际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修改完善一些原有的制度。同时,来访接待司也根据自身特点出台了一批规章制度,比如《廉政谈话制度》、《五不准》、《会客制度》等,这些都是同志们纪律意识、制度观念的具体体现,来访接待司简单清爽的制度文化培育越来越好,效果很明显。

(三)加强廉洁从政定力,守住纪律的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深切叮嘱全党同志:“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党员干部清正廉洁不是空喊的口号,我们要不断增强廉洁从政的定力,牢牢守住廉洁的底线,要干实事,求实效,用工作业绩向群众交卷,让群众监督。

一段时间以来,大家自我加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坚持在规范业务、精建队伍上下工夫,战斗力不断提升,工作成效明显,党员干部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人,风清气正、蓬勃向上的氛围日益浓厚,得到了全局上下和系统内同志们的广泛好评。尽管有了好的局面,但这仅仅是开始。我们要深刻认识到面对各种诱惑,谁都没有天然的免疫力,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权力观,自觉抵制各种消极腐败思想侵蚀,牢牢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

今天,我提三个建议:一是管住自己,做到洁身自好,慎独慎初,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防;二是管住队伍,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强化组织纪律和廉洁自律建设,打造一支思想、作风、业务都过硬的驻京信访干部队伍;三是管住行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廉洁自律准则等,确保不出问题。

同志们,任何良好的政治品格和道德素养最终都要外化为社会实践。我们要真诚坦荡,表里如一,在干净中永葆纯洁,在干事中体现作为,在干成事中实现升华,争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一个人民群众的好干部。

(责编:李紫薇(实习生)、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