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把团结引领服务优秀专家工作抓实抓好

——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意见》座谈会发言摘登(下)

2017年08月04日13:34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原标题:把团结引领服务优秀专家工作抓实抓好

精心打造人才之家

推动联系服务专家精准化一体化常态化

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

  近年来,四川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有关要求,切实加强专家团结、引领、服务,立足成都市核心地段建成1700平方米的四川省人才之家,致力于搭建资源信息共享、创新创业支持、学习充电交流和生活服务保障四大平台,实现联系服务专家精准化一体化常态化,激励各类优秀专家人才积极投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一队人马”,联系服务专家精准化

  成立省高端人才服务中心。在全省编制收紧的情况下,省委特批成立直属省委组织部的正处级事业单位——省高端人才服务中心,一次性给予10个编制,负责为各类高层次人才来川在川创新创业提供政策咨询、平台支持、项目申报等全链条、全方位的综合服务。同时,依托组织和人社部门在21个市州全覆盖设立高端人才和专家服务中心,构建了上下联动、高效运作的人才服务队伍体系。

  组建省高端人才服务团。在省人才办牵头抓总和省高端人才服务中心具体协调下,组建由组织、宣传、统战、发改、科技、经信、教育、公安、司法、财政、人社、卫生、知识产权、金融等22家省直部门、37位处室负责同志组成的省高端人才服务团,深耕细作为专家人才提供更加精准、专业的服务。

  成立专家联谊会。成立由近800名国家和省“千人计划”专家组成的联谊会,省人才办每年为其提供基础工作经费,在人才之家设立秘书处,配备6名本科以上专职工作人员,为专家人才提供优质、高效的贴心服务。两年多来,联谊会共举办高峰论坛、市州合作、会长沙龙、会员联谊等各类活动110余场,让专家们在感受到组织关怀与“家”的温暖同时,促成相互交流、合作共赢。

“一个窗口”,联系服务专家一体化

  在人才之家设立综合窗口和分支机构。在人才之家设立政务服务中心人才分中心,开设教育、科技、公安、人社、卫生等部门综合服务窗口,增强代收代办功能;积极鼓励工商、税务、会计、法律、知识产权、人事代理等机构入驻,为专家人才协调落实出入境及居留、落户、医疗、保险、子女选学等方面政策待遇,提供专业化、一站式服务。

  建设高层次专家人才动态信息库。收集在川两院院士、“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专家、长江学者等专家信息1万余条,建立全省高层次专家人才信息库,实行动态调整、数据更新和分析研判,为省委、省政府加强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决策支持。在“人才之家”开辟500平方米宣传窗口、设立多媒体交互系统,与全省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及四川人才工作网等相关联,集中宣传展示专家风采和创新创业成果。

  开展接续支持的创新创业培育活动。推动成立首期规模4亿元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投资基金,拓宽专家人才投融资渠道;人才之家成立半年来,已举办国际创客四川行交流会、科技成果发布对接会、创新创业项目路演等各类活动50余场,直接服务专家3000余人次,形成人才、企业、高校、投资机构多方互动的双创朋友圈,更好支持专家企业做大做优做强。

“一套制度”,联系服务专家常态化

  建立省委直接联系服务高层次专家人才制度。2006年,省委出台《关于建立省委直接掌握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的意见》,变个人联系为省委集体联系136名高层次人才代表;近期,省委将出台《关于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实施意见》,直接掌握联系的高层次人才将拓展更新到200余名,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尊贤重才,亲自出席全省高层次人才迎新春座谈会;省委、省政府领导连续3年元旦春节期间集中走访慰问专家人才共104名,示范带动各地每年集中走访专家2200名以上,使“四个尊重”在全省深入人心、蔚然成风。

  建立政治吸纳制度。鼓励专家参政议政,先后推荐中科院院士翟婉明、国家“万人计划”专家王广金、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边慧敏等高层次人才为党的十九大代表、省委委员;2016年以来,共推荐124名党外人才纳入全省统一战线高端人才进行重点培养使用和项目扶持,不断加强党对人才的团结凝聚。

  建立决策咨询制度。组建“1+5”智库体系,充分发挥专家在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持续开展千名专家下基层行动,每年从省、市州选派1000名左右专家到基层开展智力咨询、技术推广,仅2016年以来,省级层面就组织7期专家服务团、近200位专家到欠发达地区开展智力服务,举办座谈、讲座、义诊等活动681场次,培训各类技术人员和农户2.3万人次,推动21所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签订校地院地合作协议。

  建立日常服务制度。定期组织专家开展健康体检、体育健身、联欢、观看文艺汇演、参观艺术展览等活动,将首批150余名特殊一线岗位人才纳入享受特约医疗待遇范围,并建立健康体检、优先就诊、重大疾病报告等制度;为省部级专家发放“天府英才卡”,以人才之家服务功能为基础,逐步实现人才持卡出行、就医、学习、参观等“一卡通”服务。今年3月,启动专家人才大走访活动,每周集中走访2-3个专家,主动把服务、咨询和政策送上门。目前,已走访专家及其企业126个,协调解决具体困难130余件,在全省专家人才中引起较好反响。

建立“鸿雁联盟”咨询服务机制

打造党委联系服务专家新模式

中共大连市委组织部

  今年以来,大连市委、市政府结合大连人才工作实际,逐条对标《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意见》中的各项工作任务要求,研究提出了20条具体落实措施,出台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实施办法。为强化人才工作常态灵动的跟踪问效和沟通联动工作,探索建立完善了人才咨询服务机制,定名为“鸿雁联盟”。

加强顶层设计,打造联系专家人才新平台

  为推动人才工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找准人才发展难题,大连先后到45家单位和地区开展调研,梳理问题不足,摸清人才实际需求。组织召开专家人才及用人主体单位负责人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以调研推动实际工作,坚持对症下药、精准施策,提出联系服务专家人才新构想,建立人才咨询服务机制,打造“鸿雁联盟”联动服务平台。

  “鸿雁联盟”以集聚和用好各类人才为核心,提高人才服务质量为重点,整合全市人才资源、行业资源和信息资源,采取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人才服务平台等广泛参与的方式,建立人才咨询服务常态化机构。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聘请重点行业领域专家人才,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以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负责人等70余人,作为“鸿雁联盟”成员。同时,邀请国家部委、发达地区组织部门负责同志及国内知名专家等,作为“鸿雁联盟”特邀顾问。

  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形成网格化服务体系。在市、区市县(先导区)两级层面同步推动“鸿雁联盟”运行,采取以点带面、从线到片的方式,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衔接的网格化服务体系。建立专家人才服务阵地。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大连市“鸿雁联盟”工作站。各区市县(先导区)采取单独设立或依托基层党建工作指导站、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人才服务中心等场所,建立“鸿雁联盟”工作分站,为“鸿雁联盟”成员以及各地区基层人才沟通联系、开展活动、反馈需求和建议等,提供服务保障。

  形成专家人才服务链条。按照编制不增、配强力量的原则,14个区市县(先导区)组织部门和人社部门,以及25家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别确定1名业务精、能力强的工作人员担任“鸿雁联盟”联络员。建立“鸿雁联盟”成员微信群和联络员微信群,促进沟通交流、信息共享、意见反馈、跟踪落实。

  创新专家人才服务载体。集中活动与常态化工作相结合,一方面,定期组织“鸿雁联盟”成员开展集中活动,通过座谈交流,征集人才诉求和意见建议,了解人才政策落实情况和实际效果。另一方面,通过人才大篷车、人才咖啡、创业工坊等载体平台,实时收集人才及用人单位有关信息。

突出需求导向,确保取得工作实效

  畅通专家人才诉求渠道。充分发挥“鸿雁联盟”成员的桥梁纽带作用,采取谈心谈话、走访调研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听取各行业各领域专家人才诉求和意见建议,并通过他们收集反馈所在地区、行业、领域人才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同时,适时组织开展座谈交流活动,促进专家人才与政府、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传达宣传党和国家人才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进一步密切党委与专家人才的联系。

  促进专家人才项目交流合作。坚持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鸿雁联盟”成员的智力优势,调动专家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才项目合作交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目前,已有6个地区和单位的17个产业项目,与大连理工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国农科院等专家达成对接合作意向。

  提供决策咨询。把“鸿雁联盟”打造成“智囊团”和“参谋部”,对大连人才发展规划、重点人才工程项目等进行论证咨询,提出合理化建议,利用自身的智力优势,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比如,大连拟出台的人才政策《补充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实施办法》等,广泛听取了“鸿雁联盟”成员的意见建议。

  营造关心关爱专家人才良好氛围。以关心专家人才成长、解决实际困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鸿雁联盟”工作站及分站,打造“人才之家”。通过组织优秀专家人才开展国情研修、院士专家健康体检等载体活动,加强对专家人才的团结引领服务工作。今年以来,研究解决涉及人才切身利益的相关事宜50多项。

  下一步,在前期工作运行的基础上,大连市委将组织召开专门会议,全面推进“鸿雁联盟”工作,并健全对“鸿雁联盟”成员的评估奖励制度,实行动态化管理,逐步形成人才咨询服务良性运行机制,推进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为大连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传承红色基因

构筑专家人才精神高地

中共青海省委组织部

  近年来,青海省把组织开展专家人才国情研修作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人才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在“两弹一星”精神的诞生地——原子城建设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基地,教育引领专家人才发扬“两弹一星”精神,真情奉献高原,倾心服务青海。

  打造精神课堂。按照高标准定位、创出特色和亮出品牌的思路,指导和帮助海北州在原子城建成了以“两弹一星”精神宣传团、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和221基地地下指挥中心、爆轰试验场、上星站三个现场教学点“一团一馆三现场”为基本教学体系的党性教育基地,青海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在此挂牌成立青海省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基地。为了在专家人才中传承好“两弹一星”这一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科学精神的宝贵精神财富,教育基地注重在改进和完善教学体系上下功夫,力求建设特色课程,设置了《“两弹一星”精神与当代共产党人价值观》等9个专题的特色课程,围绕“两弹一星”研制过程,深层次挖掘“两弹一星”背后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精心编排一些生动鲜活的现场情节,宣传老一辈科学家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胸怀强国梦想,甘当无名英雄的伟大品格,得到了受训专家人才的普遍好评。

  力求增强培训效果,采用展示史料照片、播放视频歌曲、现场讲解故事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两弹一星”研制的光辉历史和“两弹一星”精神培育和形成历程,增强专家人才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力求丰富教学形式,建立现场教学点62个,培育形成了以原子城纪念馆为轴心,辐射原221厂旧址、祁连西路红军纪念苑,连接基层党建品牌示范点和尕布龙精神教学点的“优势资源+示范群体+榜样人物”网格式现场教学模式,使学习“两弹一星”精神与感受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生动诠释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重大现实意义。力求提升影响力,在主流媒体广泛宣传“两弹一星”精神的同时,利用新媒体如微信、微博和移动FM音频分享平台等,传播“两弹一星”精神宣讲报告会音视频,形成了在专家人才中传播学习“两弹一星”精神的良好氛围。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形式、系统的课程设置,为专家人才搭建起了学习和领悟“两弹一星”伟大精神的精品课堂。

  继承精神财富。把党内集中教育活动与分散组织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对专家人才进行国情教育的针对性、持续性和实效性。一方面,把握形势开展集中教育。以党内集中教育活动为契机,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组织专家人才赴研修基地接受红色教育,厚植红色种子,培育红色沃土,传承红色基因。期间,组织专家人才结合自身思想、工作、生活实际,寻找差距、分析对照、改进提高,进一步激发专家人才爱国奉献的情怀和奋进创新的热情。另一方面,突出主题组织日常培训。每年在基地举办国情研修班,采取“两弹一星”精神宣读、现场教学、交流研讨等形式,引导专家人才深刻领会由“两弹一星”精神凝结和升华而成的新青海精神的时代特质和丰富内涵,激励专家人才在新青海建设实践中不断砥砺前行、奋发有为、勇攀高峰。截至目前,连续举办青海省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班2期,培训各类高层次人才80人,举办“两弹一星”精神党性教育培训班4期,培训人数300余人。

  省委组织部还组织“两弹一星”精神宣讲教育报告团,先后赴国家有关部委、央企及援青六省市开展巡回宣讲58场,接受教育专家人才等达3万余人。去年以来,宣讲教育报告团先后两度走进中央党校为国家“千人计划”高层次专家国情研修班学员、新当选院士理论研修班学员讲解“两弹一星”精神。同时,积极协助兄弟省市在青举办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班。今年7月,青海还将在研修基地举办“海外归国人员国情教育”高级研修班。

  做好精神引领。“两弹一星”精神,凝结着科技工作者报效祖国的满腔热血和赤胆忠心,反映出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结合新青海建设实践,青海重点选树像吴天一、格日力、苏建平等一批优秀专家典型,积极宣传他们践行“两弹一星”精神、勇攀事业高峰的心路历程和人生轨迹,广泛宣传他们扎根青藏高原、服务青海建设的赤子情怀,用他们的事迹感染和引导各方面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目前,青海正在组织有关媒体采访部分省内知名专家,进一步深度挖掘他们攻坚克难、刻苦钻研的感人事迹,编写《青海优秀专家风采录》,讲好青海人才故事,在各领域人才中进一步营造崇尚“两弹一星”精神、服务青海发展的深厚氛围。

加强专家人才政治引领

画好同心圆 增强向心力

中共深圳市委组织部

  近年来,深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意见》,把加强政治引领作为人才工作的一条红线贯穿始终,不断提高专家人才对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把握政治站位,树立导向保同心

  鲜明的政治取向。既要业务上的“高精尖”、又要政治上的“明白人”,既不求全责备、又要德才兼备,关注人才的政治取向、政治观点、政治行为并作为必须坚守的“硬杠杠”。有系统的制度安排。先后研究出台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各级组织部门常态化联系服务专家实施意见等文件,研究起草推荐专家人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邀请专家人才代表列席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有关会议制度等。

  全链条的政治把关。人才引进考察政治态度,多渠道、多维度了解识别人才“全息图像”;人才培养强调政治素质,把政治认同、思想共识摆在重要位置;人才使用突出政治标准,特别是引进党政机关、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首先进行“政治体检”,确保同心同向、同心同德。日前,一位拟引进市内某高校的海外人才因微信朋友圈里的不当言论被“一票否决”。

重视思想引领,春风化雨促共识

  强化正面引导。市领导通过讲党课,上门走访等方式,各职能部门及科协、工商联、各行业协会等通过举办培训班、宣讲会等向专家人才宣讲方针政策、解疑释惑。市委组织部去年底创建市人才研修院,把政治引领作为第一职能,深入开展世情国情党情以及历史文化、革命传统教育,短短半年已举办研修班13期,1800多名高层次专家人才参加。一些专家人才在参加完赴井冈山研修班后,深受触动,意犹未尽,自发组队去延安再度寻访红色足迹。

  注重因“才”施教。针对留学回国人才多的实际,突出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育,中科院院士、南科大校长陈十一作的题为《归国十一年——漫谈我的教育梦与实践之路》演讲吸引了近900名高校老师和海归人才听讲,截至目前市委组织部已举办5次“院士开讲”活动。针对人才队伍年轻、大部分在体制外、思想活跃等特点,摒弃机械僵化的说教,建立“人才深圳”微信订阅号,以充满时代感、“接地气”的表达方式,把党的声音传播到人才的“朋友圈”“手指尖”。注重以文学艺术等专家人才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党的声音。策划编撰10册“讲人才故事”连环画,在宣传优秀专家人才先进事迹中感化人才。为延伸人才工作手臂,市委组织部精心培育各大科研机构和企业人才专员队伍,目前已举办培训班4期,780人参训。

注重政治吸纳,充分信任做主人

  打造专家人才“红色方阵”。对高层次专家人才中发展党员做出制度安排,特别为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互联网企业领军人才确定了“一对一”的培养人,做到联系一批、培养一批、发展一批。全市8972名高层次人才中党员3223名,占比超过35%。华为、腾讯、光启、柔宇、华大基因等龙头企业全部建立党组织,带动全市8.4万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建党。“千人计划”专家徐希平教授是1982年入党的老党员,旅日旅美求学执教近30年后回到祖国、来到深圳,但党组织关系遗失。市委组织部积极协调北京大学认定其党员身份,帮助他重回党组织怀抱。

  开启专家人才使用“旋转门”。推荐62名优秀高层次专家人才担任各级“两代表一委员”,市级班子换届时把高层次专家人才作为一个届别专门作出安排。日前,华大基因副总裁杜玉涛全票当选为全省唯一一名非公领域省委委员,并被推选为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提高专家人才“政治礼遇”。推荐党员专家参加反法西斯战争阅兵仪式、新春茶话会等国家重大庆典活动,高规格表彰高层次专家人才中的优秀党员,2016年“七一”共有46名党员专家受到省市委表彰。发挥党员专家主体作用。邀请党员专家列席有关会议,参与党委政府重大决策,发挥“咨政智囊”优势。推荐党员专家参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讲习团”,马化腾作为“讲习团”成员还在市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上发言。

关心工作生活,凝心聚力跟党走

  关心事业发展。设立“千人计划”“孔雀计划”产业园以及深港青年梦工场、“国际创新驿站”等,为人才创新创业打造平台载体。以市场化运作方式设立80亿规模的人才创新创业基金,为初创期、种子期人才项目提供金融支持。建设院士村、院士驿站、国际人才社区等高层次人才宜居宜业社区,并设立创新创业服务站,为高层次人才提供近距离、一站式贴心服务。关爱身心健康。组织高层次专家人才免费进行体检、疗养、保健等,仅今年上半年就安排2500人。常态化开展人才沙龙、户外拓展、登山踏青、插花培训等文体活动,帮助人才放松身心、舒缓压力。

  关注精神需求。建设人才主题公园、人才星光大道等永久性人才激励阵地,打造人才雕塑园、人才功勋墙、人才博物馆等宣传人才事迹,有重大贡献的杰出人士授予深圳经济特区勋章或荣誉称号,努力营造尊才爱才用才的浓厚氛围。关怀配偶子女。对高层次专家人才家庭实行“三必访”,即重要节日必访、罹患重病必访、取得重大成就必访。解决专家人才困难“四必帮”,即配偶就业必帮、子女入学必帮、合理需求必帮、权益受损必帮。每逢妇女节、儿童节等均组织开展人才家庭亲子活动,上半年组织5次共230多名家属参加。

(责编:黄瑾、秦华)
相关专题
· 党的建设数据库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