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04日10:16
广东省新兴县委高度重视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建立基层党员干部“五化”教育培训工作机制,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一、教育主体整合化。县委组织部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建立组织、纪检、党校、农业、司法、人社、科技等部门整体合作、共同参与的大教育工作机制,制定年度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分部门、分课题,从各单位抽选骨干领导组成教师库。开展需求调研、专题讲座、集体备课、学习研讨等活动,组织入库教师每年重点开发一批专题课程,切实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业务水平。对入库教师实行动态管理和跟踪考核,对违反培训教学纪律、评估达不到规定标准及参训学员和培训机构不认可的,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出教师库。
二、教育对象全员化。今年村级换届工作结束后,新兴县迅速举办村干部培训班,分级对全部村干部集中轮训,使他们迅速进入角色,有效开展工作。其中村(社区)支书、主任培训班由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主办,采取书记讲党课、部长谈党建、专家作辅导、模范述事迹、村官互交流等形式,提升村干部工作能力。村(社区)“两委”干部培训班由各镇党委党校承办,由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及县直有关单位派出教师到各县12个镇巡回授课。全县1300多名(次)村干部参加了培训班,实现全覆盖。
三、教育内容实用化。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党校制定了贴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特色菜单,教育内容涵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批示精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基层综合治理、基层党建工作、农业农村工作、农村党风廉洁建设等方面内容,课程贴近基层工作实践、有利于提升基层干部能力。每位授课教师以课题为支撑,深入调研,在紧扣政策、贴近县情上下功夫,认真撰写课题讲稿,制作课件,反复演练,着力打造精品。学员们纷纷表示,每次培训班授课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使他们明确了工作职责,清晰了工作思路,有助于创造性地开展农村工作,为建设美好幸福新农村贡献力量。
四、教育形式多样化。新兴县注重建立健全基层干部定期教育培训机制,探索实行“轮训强化学”、“专家解读学”、“‘送课’帮带学”、“观听反思学”等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模式,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特点,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教育方式,以满足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打通对接基层学习需求的“最后一公里”。一年来,全县县处级党员领导和各镇、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深入基层联系点开展“领导带学”,为基层党员群众上党课辅导358场次,指导帮学829期次。
五、教育保障制度化。新兴县制定实施《新兴县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建立村(社区)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的实施办法》等办法,硬性规定基层党员干部每年至少集中轮训一次。新兴县委、县政府加大对村干部培训教育的经费投入,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建立了稳定的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县财政对村干部参加大专班学习提升学历给予学费和教材费支持,为支书主任级支持解决9成学费和教材费,对其他村干部解决8成学费和教材费。村干部取得本科、大专学历的,每月工资分别增加100元和50元。至今已支持200多名村干部提升学历层次,有效提高了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
(中共新兴县委组织部供稿)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