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格中有我亮身份 党员帮办暖民心

2017年07月27日15:54    

青岛市市北区辽宁路街道位于西部老城区,辖区1.19平方公里,居民2.2万户、5.29万人,党员3665人,高龄、残疾、优抚对象等群体1.7万人,占人口总数33.5%。人口密、老龄化、困难群体多、历史遗留情况复杂等是长期面临的现实问题。

自2016年3月开始,按照全区城市治理网格化试点要求,辽宁路街道坚持问题导向,从细化社区网格、配强网格力量、整合街道资源、理顺工作流程入手,扎实推进试点工作。随着网格化治理不断推进,网格员深入社区、楼院和住户,收集了大量居民诉求,却由于人手不足,难以在第一时间妥善解决,固有工作模式已严重制约着城市治理水平的提升。因此,街道在试点基础上,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着力探索治理方式的突破,创新实施“格中有我 党员帮办”民生服务项目,在6个社区、29个网格全部开展帮办活动,有效动员了辖区党员群众“大部队”力量参与,及时有效回应居民需求,初步实现了帮办服务在楼院、单元层面的全覆盖,居民满意度不断提升。

一、统筹配置网格力量,夯实党员帮办基础

一是划好格、建好站,明确责任区域。按集中就近、便于服务原则,将每个社区细分为4-6个“小网格”,利用网格内闲置资源打造“党员帮办站”,悬挂醒目标识和服务制度,配齐热线电话、电脑桌椅和共享工具等。目前已建成帮办站29处、580平方米,成为网格内收集居民需求、开展党员帮办的重要阵地。

二是选好人、带好队,打造组团服务。在每个网格中选聘1名群众威信高、能力素质高、责任意识强、有爱心和奉献精神的网格员,负责收集和发现网格内问题;精选1名支部书记或优秀骨干党员担任网格帮办站长,负责日常坐班,汇总问题需求,协调解决网格各类问题并负责满意度回访;下沉1名机关党员担任网格指导员,每周2次以上到帮办站指导、协助解决疑难事项;招募帮办员若干,随时接受派单,上门为居民完成帮办事项,形成人员统筹调度的“3+N”网格力量和问题“即发即处”的组团式服务格局,目前已组建“老兵服务社”“益起爱家环保酵素”“速修服务队”等特色服务团队24支、队员719人。

三是建制度、定标准,完善运行机制。印发青岛市市北区辽宁路街道城市治理网格化工作机制意见和“格中有我 党员帮办”实施方案,逐级建立健全了管理、走访、奖励、工作流程等10项规范制度,建立完善帮办员、帮办对象结队帮办台账,对行动不便的高龄、残疾居民实行一对一长期结队帮办,使帮办员行动、帮办项目实施有章可循,有标准可依,已整合长期帮办事项15大项、100多个小项,开展走访1.5万户,约占总户数70%。

二、整合优化服务环节,规范党员帮办流程

实行“信息收集——建立台账——任务派遣——帮办受理——反馈监督——评价激励”六步标准化闭环工作流程,解决了“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和常态化”的问题。

一是收集群众需求,解决“干什么”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网格员信息收集第一责任人作用,在日常街面、楼院和入户巡查走访基础上,开拓了网格服务热线、网格微信群、居民需求卡、社情民意箱、互联社区网等全方位、多角度问题收集渠道,已发放需求卡1.2万张,走访1.5万户,汇总需求1万余项。

二是统筹各方力量,解决“谁来干”的问题。收集到的任务将从三个层面分配解决:政务类问题上平台,通过协调区政府职能部门、街道各科室、各社区做好相关问题解决,并坚持每日督查,切实提升问题办结率、及时率;自助类问题下网格,对简单问题,由网格员、帮办员随时发现、随时处理,该类问题约占网格化系统问题的80%;专业类问题请外援,对楼院整修、拆违等问题,采取购买服务和吸收社会组织、企业共建的方式,由帮办员牵头协调、跟踪督促,开展专业服务,已发展鑫义社会工作协会、乐宁居老年公寓、大德生公益食堂等共建单位30多家。

三是明确帮办标准,解决“怎么干”的问题。帮办方式按照“标准化+”要求,聘请由ISO标准认证的社会组织及专业社工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帮办,同时指导网格健全帮办档案,并作为投入和审计的重要依据,确保每笔经费用得有效果、经得起推敲;强化监督,按期公示帮办进度,确保帮办及时到位不拖延;定期回访了解帮办效果,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确保居民满意。

四是完善激励机制,确保帮办常态化。设立星级帮办台和帮办风采展,定期对帮办员进行星级评比和公示,增强帮办员荣誉感和获得感;实行爱心积分制度,根据帮办时长、效果,对帮办员、共建单位的贡献累加积分,并由社区爱心超市兑换适当物品奖励,激发帮办热情;加大宣传力度,采集典型帮办人物、帮办事迹,通过媒体报道、百姓宣讲等形式进行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全民参与、共建共享。

三、聚焦问题矛盾焦点,实现城市治理突破

一是居民需求解决的突破。“党员帮办”壮大了社区服务队伍,社区“有人干事”了,近千名帮办员有效解决了以往“事多人少”造成的居民需求解决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各网格帮办队伍既服务于本网格,还可以在社区帮办中心调配下到其他网格机动服务,最大限度满足了各类需求的及时解决,已协调解决各类问题3600余项。

二是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突破。依托居住在网格楼院单元中网格员、帮办员,第一时间发现、介入、解决问题隐患,实现抓小、抓早、抓调处,避免了矛盾隐患的积累放大;对显性矛盾或信访问题,则发挥邻里帮办员与当事人熟悉、信任的优势,有效消除了矛盾化解中的隔阂戒备,实现了信访诉求人性化、高效率解决,已发现调处苗头性矛盾问题94起。

三是旧城面貌提升的突破。网格员、帮办员住在网格、帮办在网格,都已将网格当成自己的大家园,每个人都以一种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网格化治理、帮办中,容不得自己家园有脏乱差及各类隐患的存在,发现问题不等不靠,眼中有活、手里有活,养成了自觉主动地随手清理卫生、及时解决隐患的好习惯;对解决不了的卫生死角、建筑垃圾等较大较难问题,及时上报并跟踪问效,目前集中反映解决环境问题140个,涌现出“菜地变花园”等一系列优秀案例,老城区网格环境面貌大幅提升。

四、几点启示:

青岛市市北区辽宁路街道实施“格中有我 党员帮办”民生服务项目以来,紧紧围绕“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要求,坚持“以支部为核心,以党员为骨干”,充分发挥网格支部和党员的核心引领作用,切实增强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四个力”。

一是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街道在治理和帮办中始终突出“以支部为核心”,号召网格内每名党员亮出身份、主动服务、发挥作用,逐步使党支部成为居民的“主心骨”,支部书记和骨干党员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和人格魅力赢得了居民信任,充分发挥了党支部在网格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是增强了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党员帮办”使机关干部下沉网格,深入了解居民的实际困难、问题起因,在帮办中不断对岗位工作、服务方式进行反思和创新,唤起了党员发挥才能、干事创业的激情,锻炼了党员干部在一线出实招、干实事、见实效、解难题的真本领,目前街道已有30名机关干部常驻网格,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城管、食药、市场监管等监督执法力量全部下沉到网格。

三是增强了居民群众的向心力。通过开展面对面、点对点、一对一的帮办服务,使有限的人财物切实用到居民最需要的地方,有效避免了服务不到位、居民不满意等情况,把好事做到居民心坎上,赢得了群众支持,“打电话找帮办员、到帮办站填需求卡”日渐成为居民解决问题的首选,进一步激发了更多居民参与网格治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广大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热情不断高涨。

四是增强了“两学一做”的生命力。“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让广大党员亮明身份,积极参与到帮办实践中,把合格党员标准落到了实处,让党员“发挥作用”常态化制度化,使党员在网格中的模范形象更深入、更广泛、更持久,不断引导更多社会资源向服务居民聚集,实现了以党心凝聚民心、党群参与共同治理、共享治理成果。

(青岛市市北区辽宁路街道办供稿)

(责编:高巍、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