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简称宁海县审管办),前身是成立于2001年10月8日的宁海县人民政府办证中心(2003年12月更名为宁海县行政服务中心),2008年4月正式挂牌建立。自成立之日起,宁海县审管办就坚持“让人民满意是我们的追求”的工作理念,秉承“便民、规范、高效、廉洁”的服务宗旨,立足“心手相连、服务无限”的服务品牌,把方便投资者和服务企业群众作为价值取向,实行集中式管理、窗口式办公的运行方式。目前,行政服务大厅建筑面积达22050平方米,工作人员246名,年均办件量达50余万件。先后荣获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浙江省杰出青年文明号、浙江省文明单位、全国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并被人们称之为宁海的“政务超市”。
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宁海县审管办按照中央“放管服”改革和浙江省“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要求,革故鼎新,勇于探索,通过流程再造、模拟审批、动态管理、容缺后补、联合审批等举措,有力提升了审批服务效能。2017年1月16日,浙江省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来,宁海县审管办紧扣时代脉搏,以钉钉子精神,快速完成“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公布“最多跑一次”行政审批类权力事项,积极打造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宁海升级版,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地见效,让企业群众尽快获取改革红利。2017年3月13日,宁海县审管办先进经验《宁海县创建“工作十跑法”加速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获得宁波市市长裘东耀市长批示肯定,之后,在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专刊刊出,并专报至国办。《宁波日报》、《宁波新闻》、《浙江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先进做法。
一、革故鼎新,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推进行政审批职能归并改革。2008年以来,宁海县审管办开展了以“两集中、两到位”为主要目标的行政审批职能归并改革,即:实现职能部门的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行政审批科向审批服务大厅集中,将职能部门的审批项目集中到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的工作落实到位,职能部门对窗口负责人的审批授权落实到位。所有部门均设立或挂牌设立了行政审批科,并成建制进驻行政服务大厅窗口,科长、副科长全部到岗,并授权到位,实现了一个领导分管、一支笔签批、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的目的,彻底解决了两头受理、群众办事两头跑等问题。目前,进驻宁海县行政服务中心部门窗口达34个,独立设置窗口20个,综合设置窗口11个,设立分中心3个。
2.推进政务服务网宁海平台建设。2014年3月,按照浙江省政府统一部署,全面启动“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政府权力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政府责任清单,浙江政务服务网宁海平台),宁海县审管办负责梳理审核权力清单“三项半”(行政许可、行政确认、审核转报以及其他行政权力中的年检、备案、其他审批权)审批类权力事项。目前,共确定全县“三项半”审批类权力事项1016项,除16项符合条件允许不进驻行政服务大厅外,1000项事项全部进驻窗口,进驻率达100%。进驻的1000项“三项半”审批类权力事项,除13项授权未到位外,987项授权到位,现场办理率达98.7%。动态管理各窗口行政审批提速情况,“倒逼”各窗口提高服务效能,加快审批提速,目前,行政服务大厅各进驻事项总承诺办理提前率达87.47%,实际办理提前率保持在98%以上。
3.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2017年以来,宁海县审管办积极发挥行政服务中心主渠道作用,积极推进“最多跑一次”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工作,按照“一个窗口办成一件事”和“受理权、审核决定权相对分离”原则,重新布局行政服务中心现有窗口,落实综合受理工作人员,推行“一人多岗、一岗多能”全能型受理模式。将原有以单个部门为窗口的布局整合为基本建设项目、商事登记、不动产登记、公安服务、公安出入境管理、社会民生事务等六大类综合服务办理区,企业群众办理多部门事项,无需到多个部门窗口来回跑腿即可完成所有审批手续。如不动产登记,原来需要到房管、财税、不动产三个部门来回跑腿,现在只需跑权属登记一个窗口即可一次性完成审批,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目标。
4.推进邮政快递进驻窗口服务。引进邮政速递公司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对无法实现网上申报的事项,在遵循自愿原则基础上,委托邮政速递公司开展证照快递寄送服务,申请人只需签订寄送协议、填写寄送申请,即可由邮政速递公司将证照送上门,“变群众跑为快递跑”。同时,鼓励有条件的部门以“政府买单”的形式对证照快递送达费用的减免或优惠进行补贴。截至目前,已通过邮政速递公司寄送会计从业资格证、出入境证件等15157件。同时,积极打造“无假日”服务、“保姆式”代办、“零距离”现场、“直通式”快捷、“无午休”工作等五个特色服务。
二、自我革命,严格规范行政审批服务流程
1.规范行业联合审批标准。全面实施洗浴、一类机动车维修经营、交通运输、旅馆、中小餐饮、文化娱乐、境外卫星电视、大型超市、电影放映、游泳馆、汽车美容、农(渔)家乐、民宿、理发、咖啡馆、足浴业等16个行业联合审批标准,按照“一窗受理、内部流转、一窗出件”的方式,由牵头窗口牵头、受理审批事项,避免企业群众多头跑,多次重复、反复提供材料。如民宿行业,原来需要跑消防、公安、环保、卫生计生、市场监管等五个部门窗口,现在只需跑公安一个部门窗口,就可以拿到所有证件,有力实现了“最多跑一次”改革目的。
2.规范区域联合审批标准。创新推行跨项目、跨部门、跨地块联动审批模式,出台《宁海县投资项目区域联合审批实施办法(试行)》,在全省率先试点投资项目区域联合审批。将“二区八园”产业基地所有投资项目,化零为整视作一个项目,事先“打包式”统一编制整个区域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估、水土保持方案、产业规划等前置性审批手续,在区域内落户的指定项目,实行先落户后备案手续,简化单个项目的审批手续。并以产业园为单位,统筹规划绿化率、容积率、建筑密度、停车位、人防设施等规划指标,变“单体把关”为“区域总体把关”,突破用地局限,提高亩产效益,达到总体协调平衡。有力减少审批环节,减少跑脚次数。
3.规范行政审批前置条件。为解决“办事难、办事烦”问题,2015年,宁海县审管办开展了民生领域证明材料专题清理工作,共排查出所需提供各类证明86个,督促各部门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证明23个,暂保留63项,在开展查找“基层群众办事审批难事项”专题监督活动中,获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茅临生批示肯定。2016年,宁海县审管办对全县1016项审批类权力事项前置条件材料予以清理,158项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取消29项,占18.35%;159项证明、盖章等前置条件材料,取消77项,占48.43%;55前置条件材料兜底条款,取消32项,占58.18%。减少重复提供、反复提供材料现象,有力解决“为审批而审批”怪象,减轻了企业群众负担,减少跑腿次数。
4.规范行政审批运作机制。充分发挥行政服务中心的集聚功能,创新审批运作机制,实行“一门受理、抄告相关、联合审批、限时办结”的审批方式,建立健全投资项目联合审批机制,建立“6+1”会商、“8+X”会审和分级协调机制。在投资项目审批服务过程中,理顺业务流转关系,通过联席会议、联合踏勘、联合审图和部门联动的方式,“一次性”、“一站式”完成项目审批工作,提高审批效率。
三、紧追潮流,大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
1.推动统一行政权力运行系统建设。2014年3月,启动浙江政务服务网宁海平台建设,同年6月25日,平台对外展示,成为承载四张清单和公共服务清单的归集平台。2015年6月,宁海平台统一行政权力运行系统正式在线运作,“三项半”行政审批类权力事项全部实现线上受理操作。2016年,完成宁海平台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工作,推送各个乡镇(街道)权力事项118项,村(社区)49项。建成联接18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363个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和28个社区服务中心的三级联动网络审批平台,建立跨层级的后台审批流转机制,使企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最多跑一次”。
2.推动“互联网+”审批叠加效应。2017年以来,梳理公布全县33个行政审批职能部门“最多跑一次” 审批类权力事项864项,占总数的85.04%,提前完成省政府提出的年底前达到80%目标。有五种方式可以实现“最多跑一次”,即:即办事项151项,占17.48%;窗口申报,快递送达事项346项,占40.05%;网上申报、预审,窗口核验、取件事项354项,占40.97%;全程网上申办,快递送达事项6项,占0.69%;全程网上申办,在线取件事项7项,占0.81%。因地制宜、试点先行,选取中心村、海岛村、高山村、卫星城等12个镇村打造示范点,添置终端机,打造网上网下结合的“全老覆盖”政务服务体系。结合“网上中介超市”、施工图网上联审、手机移动审批等,充分发挥行政审批倍数效应。尽最大努力让群众少奔波、信息多奔跑。
3.推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宁海平台,开发完成统一框架、规范标准、纵横联动的投资项目审批监管平台,2016年8月22日正式启用,投资项目从登记赋码到竣工验收全过程中所有需要政府部门签字盖印的事项均纳入平台操作,实现平台全网顺畅运行。投资项目办理立项时,由发改部门窗口统一赋码,作为整个项目建设周期唯一身份标识,所有投资项目统一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完成审批,后续审批部门以项目编码来识别相关审批信息,有效打破部门信息壁垒,避免项目业主重复提供、反复提供前置审批结果现象。
4.推动虚拟大厅视频工作站建设。升级微信公众号,购置视频终端,全省首创虚拟大厅会商会审视频工作站,对投资项目、工商注册等企业群众热门办理事项,通过点击虚拟大厅所需办理事项,视频自动连接审批窗口,窗口工作人员远程指导解答难题,构建项目业主与审批人员无缝对接的服务体系,减少投资项目跑腿次数。同时,实行微信预审批服务,企业群众在微信公众号上下载表格,并通过微信上传审批资料,窗口工作人员对申请人提供的资料进行预审,在资料符合的情况下,完成审批,企业群众只要跑一次窗口复核原件后,当场就可以领导相关证照。
四、勇于拼博,探索行政审批服务发展路径
1.再造投资项目审批流程。为解决投资项目审批前置条件多、审批环节多、审批部门多、审批时间长“三多一长”和“审批难、审批烦”问题。出台《宁海县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实施办法》,投资项目县属权限内审批服务从42个审批环节减少到24个,审批累计时间压缩到40天。针对农村小微项目投入资金少但审批环节一样不少等现象,决定将不涉及政府资金投入的村级项目,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即由原来的建议书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和初步设计审批三个环节,改为备案一个环节进行审批。
2.创新投资项目模拟审批。出台《宁海县投资项目模拟审批实施意见》,在投资项目可行性建设会商、论证的基础上,对前期条件比较成熟的投资项目实行模拟审批,视作土地已经取得,待规划方案确定后,实行预审预查、超前审批、提前介入等审批方式,加快审批速度。同一审批环节,实行预审预查,将技术要件和程序要件分离,如技术要件基本符合审批规定,即予出具模拟审批意见;不同审批环节,实行超前审批,打乱固有审批程序中互为前置的审批方式,部分前置审批不作为后置审批的必备条件;整个审批流程,实行提前介入,在完成用地预审、概算审核意见、规划审查等相关环节后,实行招投标提前介入,实现一个或几个单体先期实施。
3.实施工业项目高效审批。从土地挂牌前出具规划条件、土地出让方案编制到施工许可证办理,采取企业投资意向项目“提前介入”、“并联审批”等方式,项目相关模拟审批和土地招拍挂同步进行,在94个工作日完成全部审批流程,其中行政审批29个工作日,中介服务65个工作日,打造工业类社会投资项目100天高效审批全流程图。
4.推进工业投资项目联合测量和联合竣工验收。出台《关于推行建设工程竣工联合测绘工作的通知》,对投资项目实行“三测合一”制度。出台《宁海县工业类社会投资项目竣工联合验收实施方案(试行)》,实行先测先验和联合验收相结合的操作办法
5.创新中介服务联动机制。建立“涉及投资项目审批前置中介机构服务区”和“涉及审批前置中介机构网上服务超市”,公布中介机构服务目录。研发中介机构服务监察系统,将中介机构服务全程纳入电子监察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加强审批部门、中介机构与项目业主的沟通和联系,形成审批部门、中介机构、业主单位的无缝衔接,形成三方联动机制,先进做法获副省长朱从玖批示肯定。
6.推行投资项目全程代办服务。成立县投资项目全程代办服务中心,设立代办工作室,落实专职代办员,建立县、乡镇(街道)两级代办服务体系,制订《宁海县投资项目审批全程代办服务工作实施细则》,细化代办帮办机制,确定专人负责项目审批进度跟踪,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每月实行审批进度督查,采用部门联动、上门集中服务等方式,无缝对接服务投资项目,确保“资料及时报、审批及时批、报批不脱节”,为投资项目提供行政审批“店小二”式服务,加快投资项目落地开工速度。
五、同舟共济,打通服务企业群众“最后一公里”
1.引入OSM现场管理标准化。导入香港现场管理学会的OSM现场管理系统,制订人员、空间、物品、设备、信息、废物等管理标准,实行标准化管理,窗口整体形象得到明显提升,群众办事环境明显改善。
2.推行第三方电话回访制度。委托电信第三方对审批服务结果进行回访,及时在每个月的督查通报上予以公布,并反馈意见建议。同时,加大对群众满意度方面的考核力度,将群众满意度考核列入对窗口的月度、年度考核范围之内,目前,电话回访满意率达99.6%以上。
3.强化窗口管理检查督察。通过日常督查、值周检查、月度考核和年度考评,科学设置实施对工作人员、部门窗口的管理考核。通过发放服务对象评议表、深入企业和基层调研等形式,主动听取各方意见建议。通过聘请行风监督员,定期征询意见,广泛接受社会监督。通过电子监察系统全程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从各个渠道、全方位、立体式地强化行政服务中心的管理工作。
4.加强窗口部门考核考评。印发《宁海县行政服务中心服务考核实施办法》、《窗口工作人员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服务之星评比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办法,对窗口部门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纳入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考核分值达3分,有效加强了窗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