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第二届全国行政服务大厅典型案例展示活动

悄然嬗变中的兰州政务服务

——甘肃省兰州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案例

2017年07月19日13:4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兰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源于2005年2月成立的市人民政府政务大厅,2012年12月更名为政务服务中心,2015年9月加挂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牌子,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运行模式。目前,共进驻33个部门、213名窗口工作人员,办理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242项。成立12年来,累计办结各类事项80多万件,平均每年办件7万多件,按期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连年保持在99.5%以上。

近年来,兰州市政务服务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战略部署,渐进式整合职能,融合式破除壁垒,集权式提速审批,通过积极探索推行“六个一”模式,消除了群众感受的“痛点”、企业办事的“难点”和项目审批的“堵点”。

一、整合职能“一门办”,优化审批“总开关”。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加挂行政审批服务局牌子,负责全市重大建设项目审批的牵头、组织、协调和督办,构建起集成服务、模块审批、标准管理、统一对外的“一颗印章管审批”项目审批模式。具体做法是,针对以往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的部门窗口工作人员“当家不做主”的“体外循环”现象,全面推行“三梳理三集中三到位”,即:梳理审批权限、审批职能、审批关联点,实行部门单位审批职能向一个内设机构集中、内设机构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审批服务事项向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集中,做到部门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到位、部门对窗口工作人员授权到位、实时电子监察到位。目前,全市33个部门、242项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发改、规划、国土、建设等16个重点部门成立行政审批处室整建制进驻。同时,明确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审批第一责任人,积极探索“主要领导向分管领导授权、分管领导向处室负责人授权、处室负责人向一般工作人员授权,后台向前台授权”的逐级授权模式,形成了“大厅之外无审批”的局面,奠定了联审联批基本组织构架。

同时,按照“作风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效能一流、形象一流”的要求,持续完善责权相当、运行标准的服务体系。继续采取第三方评估的方式,对全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工作进行标准化认证成果进行巩固完善。严格对照国家标准委发布的《政务服务中心运行规范》等7项国家标准,从审批岗位职责、审批服务流程、审批权责清单等方面持续进行细化完善和标准化管理,实行审批时限精确到小时、审批责任明确到具体工作人员。按照“全员首接,厘清责任;无缝转接,限时办结;全程跟踪,严肃问责”的原则,研究制定《关于贯彻<兰州市为民服务首接责任制办法(试行)>的实施细则》,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全面实行首接责任制。同时,围绕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提高工作质量、严肃工作纪律,进一步完善了《兰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单位考核评议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日常考勤考核台账,对入驻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各单位及各部门设立的分中心开展考核及民主评议满意度测评工作,接受服务对象评价和监督。

二、厘清底数“一本账”,推行审批“清单制”。按照“项目掌握全面、责任分工明确、问题反映精准”的要求,由市政务服务中心对各项目的行政审批情况逐一进行了摸排了解,建立了全市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清单,并按不同审批类型分类梳理,分类细化制定详细审批流程。如对城市停车设施、锅炉房以及简单类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均制定了专项审批流程,极大的简化了手续,有效解决了以往“小项目、大审批”的问题。

近期,进一步建立服务承诺“四办四清单”管理制度,明确市级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办理事项清单,包括即收即办类102项,当日办结类60项,限时办结类434项,代办服务类51项,在新闻媒体上全面向社会公开,接受服务对象监督。同时,持续优化减程序、减环节、减要件、压缩时限的“三减一压缩”,全市审批事项的申报要件从2465个减少到2187个,减少278个,减幅11.28%;平均审批时限从16.5个工作日压减到9.5个工作日,减幅42.4%。

近年来,兰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结合实际,先后起草并报请市政府出台了《兰州市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实施方案》、《兰州市建设项目模块化审批实施办法》、《兰州市行政审批车间式管理流水线作业实施办法》、《兰州市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方案》、《兰州市推进市场主体设立“三证合一”及“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关于优化兰州市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许可证办理的实施方案》、《兰州市城市停车设施建设项目审批工作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为深化全市“放管服”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同时,对锅炉房“煤改气”、市政道路改造等简单类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分类制定了专项审批流程,极大地简化了手续,有效解决了以往“小项目、大审批”的问题。

三、超前服务“一公里”,增强审批“精准性”。针对“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复杂,涉及部门多,项目单位不知如何下手”的问题,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创新建立“3+X”服务体系,即以窗口服务一线、后台审批一线、上门对接一线贴心服务群众需求(X),将市政务服务中心打造成“标准化服务工厂”,采取“上门对接建库、集中培训查堵、对症下药开方”的办法,最大限度减少审批成本和备件时限,将服务触角延伸到“超前一公里”,全力打通审批“最后一公里”。

“上门对接建库”是指市政务服务中心与发改、经合等相关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动态更新建设项目审批库,并组织人员上门对接、超前介入,掌握基本情况、提出合理建议、制定审批方案,以服务关口前移排解业主报批“到处乱撞”的困惑。今年上半年,已从明后两年投资项目中筛选出1701个项目,进行前期辅导。

“集中培训查堵”是由市政务服务中心组织进驻部门提前介入,通过专题讲座、互动研讨、现场指导、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进行“面对面”、“手把手”辅导,指导建设方案制定,为项目单位送上“审批政策包”,为审批设路标、拆路障,防止“带病项目”进入审批程序,有效减少了备件时限和审批卡点,提高了一次性报件合格率和审批通过率。目前,已累计举办集中培训班48期,组织培训人员1400多人次,召开前期辅导和联审联批会议188次,协调审批建设项目314个,协调解决“肠梗阻”问题1500多个。

“对症下药开方”是指对特别复杂的重大项目,组织各部门进行“会商”,厘清项目审批难点,依法依规开出“靶向治疗”方案。对违法违规的“硬伤”项目,经会商后向投资方说明原因,退出审批程序,建议另行选址或调整方案,避免了建设单位时间、成本上的浪费。对方案欠优的“疑难杂症”项目,通过各部门综合施策,开出清单,优化方案,为下一步联审联批创造了条件。

四、协同作战“一盘棋”,破解审批“碎片化”。本着“法定环节不少,办事流程加快”的原则,兰州市政务服务中心采取“能并则并、串并结合,车间式管理、流水线作业”的方式,依法依规制定了《兰州市建设项目模块化审批实施办法》,将投资项目分为项目立项、土地利用、规划报建、施工许可、竣工验收五个模块,每个模块又分为前期辅导、方案审查、行政审批和同步办理四个版块,明确各环节、各事项前后次序、办理时限、牵头部门、责任单位,最大限度减少了互为前置、重复审批、过度审批和要件重复提交等问题。审批环节由以前的111个减少为48个,压减57%;审批时限由以前的232个工作日压减到最少72个工作日,减幅达69%。同时,还采取集中报批、打捆报批、分块报批、随报随批等办法,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棚户区改造等重大重点项目,在行政审批大厅开通审批“绿色通道”,变不同部门之间“接力跑”为审批部门内部“齐步跑”,切实为项目建设单位解难题、办实事。

按照模块化审批模式,自今年5月开始,兰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分县区地域和功能板块组织联审联批会议8场,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现场督导,各审批窗口首席代表参加,各项目单位到场,共对212个新开工建设项目实行了联合审批。其中13个违法违规项目退出了审批,44个因历史原因未批先建、用地指标不足、资金不到位的项目制定了“路线图”,其余155个项目的“卡点”和“堵点”全部得以疏通,进入模块化审批流程加速办理。这些项目计划总投资1492.9亿元,当年投资260.2亿元,为促投资、稳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堵点卡点“一次清”,扫除审批“拦路虎”。在联审联批中,坚持把企业和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审改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集中力量查摆项目审批的“难点”,疏通企业办事的“堵点”、消除群众感受的“痛点”。联审联批致力解决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件不全。约占70%。主要是部分项目单位对审批所需个别要件未按法律规定进行提供和完善。二是方案不优。约占4%。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部分项目建设单位在制定方案时,未能考虑周全,顾此失彼,出现方案明显不符规划、法规等情况。通过方案优化,可解决类似问题。三是用地指标不足、资金不到位。约占21%。四是违法违规。约占5%。主要是部分项目不符合建设项目相关规定要求,根本无法进入行政审批程序。以上四类,在联审联批中,对要件不全的,要求项目单位尽快提供;对方案不优的,由各相关单位开出“药方”,指导尽快优化;对用地指标不足、资金不到位的,督促项目单位积极争取协调;对违法违规的劝其退出审批。

六、优化服务“一网通”,建立审批“大数据”。采取以系统集成驱动力促“网上行权”、以数据共享驱动贯通“信息孤岛”、以用户需求驱动打造“指尖政务”的办法,构建“2333”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兰州市政务服务中心门户网站和兰州市政务服务网2个网站;兰州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兰州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和触摸屏系统3个系统;微信公众平台、短信告知平台、移动APP客户端平台3个平台;省、市、县三级网络互联互通),全面推行权力事项集中进驻、网上审批集中提供、政务信息集中公开,初步构建以“行政审批数据库、电子监察数据库、智能服务数据库”为基础的“一号一网一窗”审批服务,促进实体政务大厅和网上政务大厅深度融合,加快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在全省率先完成了政务服务网的建设工作,面向社会公布市级各部门权责清单4604条、职责清单1527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62条、便民服务事项1113项。目前,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的所有事项均已纳入智能服务体系,正在向全流程智能办理和全过程智能监管推进。

改革无止境,便民无止境。正如“树欲静而风不止”,兰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将一如既往的以“绣花”功夫和“工匠”精神,聚焦“简政”,提速审批“瘦身”;聚焦“放权”,降低审批“门槛”;聚焦“监管”,堵塞审批“漏洞”;聚焦“联办”,破解审批“长征”;聚焦“升级”,治理审批“梗阻”;聚焦“网络”,联通审批“孤岛”,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切实为企业投资“松绑”、为群众办事“解绊”、为市场主体“腾位”,吹出新风、吹出暖风、吹出改革之风、吹出便民之风,吹出兰州发展一片绿、一片生机盎然。

分享到:
(责编:沈王一、王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