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第二届全国行政服务大厅典型案例展示活动

简化审批 优化服务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行政审批改革案例

2017年07月19日11:0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中央、省、市多次作出部署。沈北新区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和职能转变,主动适应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2014年以来,沈北新区经多次调研、筹划,率先迈入审批改革深水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设立专责审批机构,成立辽宁省首个行政审批服务局,推动审批服务从空间集中向实体集中,推进审批和监管的合理分离,形成职责分工明确、事权相对独立、协调联动的新型政府管理模式。进而充分利用集中审批的体制优势,建立起规范高效的行政审批运行和监督机制,全面提高行政效能、提升服务水平,增强各方面对改革的感受度和满意度,全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

2015年2月11日,经过近5个月的筹备,沈北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正式成立,同年4月1日,沈北新区政务服务大厅改造后正式对外服务,运行两年多来,总体情况良好。辽宁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陈求发、副书记曾维等省市领导莅临视察调研;先后有来自辽阳、朝阳、石家庄、沈阳各区等地的20余家单位、210人次前来考察学习。人民日报、辽宁日报、沈阳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先后进行报道。

多规办理辅助区

一、大胆改革,先行先试,审批体制“三个集中”

传统的行政审批大厅只是物理整合的“收发室”,存在“前店后厂”、“多头跑路”等现象,审管不分易出现“重审批、轻监管”和“以批代管”等问题。沈北新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创新改革的总体部署,充分利用沈阳市赋予的全面创新改革先行先试的体制优势,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革就是一场革命,面对着机构重组、部门削权、人员选调等压力,还有缺乏改革经验、没有明确法律法规支撑等问题,区委区政府突破重重阻力,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气魄,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前进。

经借鉴天津滨海新区等地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沈北新区优化行政审批机构设置,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限,推进“审管分离”,实施“三个集中”。首先,将区本级的审批职权集中到一个政府部门行使,成立沈北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作为全区行政审批主管部门,将沈北新区发改局等23个区直部门的190余项审批事项全部划转,同时,厘清了责任边界,行政审批服务局负责已划转事项的办理,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各区直部门不再拥有行政审批权,集中精力行使事中事后监管和服务职责,真正实现了审批和监管分离。其次,实现审批人员集中,按照“人随事走、编随人走”和“一岗多能、一人多专”的原则,在全区总编制不增加的前提下,科学拟定审批人员需求,整合现场踏勘力量,将各区直部门40余个审批业务科室200余人参与的审批队伍,缩减至6个审批业务科室69人,相对改革前,科室减少了83%,人员减少66%,节约的审批人力资源又充实了监管力量,为做好后续监管服务提供了保障,实现了行政效能集约和行政成本节约的最大化。此外,根据职能划转,将全区75枚印章集中到行政审批服务局统一管理、集中签批。

沈北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成立后,对审批职能进行了归口分类,按经贸商务、项目投资、城建交管、社会事业、涉农事务和公共资源交易对口设置6个审批科室,全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实行“关联事项一口办理”,原来由几个部门分别负责的事项现在1个科室就可以完成,审批过程由外部循环转为内部循环,解决了审批职能“碎片化”等问题,各审批部门互为前置、互相制约等问题也迎刃而解,实现了审批环节“全封闭”,同时,环保、消防等垂管部门的面向企业服务事项也统一进驻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办理,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成立以来,共受理各类审批事项7万余件。

二、强化学习,提升能力,打造“依法、创新、担当、廉洁”的审批队伍

成立初期,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沈北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领导和员工服从组织安排,全力履行职责。面对生疏业务,窗口业务人员通过集体学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组织演讲与分组讨论相结合、轮流讲座与座谈交流相结合等形式,有针对性的学习业务知识,确保短时间熟练掌握岗位技能,形成了人人争创岗位能手的良好氛围。面对疑难事项,局长们多方请教,查找资料,全力替那些愁容满面的办事人员想办法,解难题。面对业务量陡增,科长们以极大的热情带领科里同志延时服务,任劳任怨,周末还要把审批件带到家里去审,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支撑了缩短审批时限承诺。

沈北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通过开展“两学一做”常态化、“学习毛丰美”、营商环境“大讨论”等活动,教育全局机关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履行职责,坚持换位思考,站在企业和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同时,深入挖掘日常工作中的“雷锋式”优秀典型,通过局内通报表彰、学雷锋演讲等方式,号召全局人员向先进学习,从身边事做起,从具体事做起,热情贴心为企业和百姓服务。

依托全区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项目,沈北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在政务服务大厅积极创建模范审批窗口,设立“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营造创先争优的工作环境和氛围。通过定期开展党课、培训、企业走访等活动,以点带面,强化审批人员的窗口意识,提升审批服务水平。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提升审批服务水平,实现审批服务再上新台阶。

三、建章立制,阳光审批,坚持“四个标准化”

沈北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完善制度和规范建设,从审批要素标准、审批流程标准、裁量准则、服务方式标准等环节入手,抓好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为优化审批流程奠定坚实基础。在审批要素标准化方面,制定审批事项清单,清单之外无审批;规范了审批事项的名称、依据、要件、流程、时限、收费,实现“六统一”的审批要素标准化,通过办事指南、网上办事大厅、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在审批流程标准化方面,按照时间顺序和工作逻辑关系,明确申请、受理、审批、送达等流程,编制了格式统一的《一次性告知单》,内容更加详细、丰富,并增加了每个事项流程图,对下步审批行为给予温馨提示,让办事人员一看就懂。同时,落实岗位职责,明确审批环节中受理、复核、签发等各岗位的责任主体,量化到人,确保各个环节在审批过程中“不增、不减、不拖”,限时办结,实现审批流程的标准化。在裁量准则标准化方面,认真清理前置审批条件,对于无法定依据的要件一律取消;对必须具备的前置审批条件,明确具体衡量标准,减少自由裁量权;建立网上审批平台,实行审批全程“经手有痕、遇事可追”,实现裁量准则的标准化。在服务方式标准化方面,从服务用语、仪表形象、工作态度、工作态度等方面明确政务服务窗口服务标准,建立《一次告知》、《首问负责》、《服务人员工作规范》、《政务服务窗口服务标准》、《“十不准、十必须”》等10余项工作制度,组织学习、培训,并通过印发员工守则、制度上墙等方式予以固化。

根据全市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沈北新区创新开展优化营商环境7+1专项整治行动,并将政务服务窗口质量专项整治行动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沈北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通过自查自纠、问卷调查、电话回访等多种形式查摆问题,形成问题和措施清单,实行“销号”制度;通过“背对背”问卷调查、“点对点”电话回访等形式,广泛征询企业和群众意见,满意率98%。强化线上线下监管,通过审批系统监控审批数据,结合日常表现,实现了对审批人员量化考核,优胜劣汰。对照制度和标准,明确各科室科长对科内员工和协管驻厅窗口的管理责任,明确综合管理科巡查人员纪律监管责任,各司其职,对窗口服务行为实行双重监督、双重管理,通过纪检驻厅、电子监控、日常巡查等手段,“死看死守”,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做好简政放权承接落实工作,认真研究落实市政府简政放权各项文件,结合我局实际,对照梳理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名称、内容及相关程序要求,制定承接方案并组织实施,积极与上级部门和相关区直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解决在承接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下放的事项接得住、管得好。通过请进来、走出去,集中培训、外出学习等方式,强化培训,确保满足审批工作需要。

多规办理自助区

四、机制创新,提高效能,在优化审批服务上做“乘法”

结合“多规合一”改革,在统一空间规划体系的框架下,沈北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精准对标先进,深化“多规合一”联合审批改革,优化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大幅削减审批前置要件,共取消、简化项目开工审批要件68个,减少39%;推行“一窗受理”模式,整合办公区域,根据办理事项属性,合理划分功能区域,科学设置窗口布局,设立“多规合一”综合窗口,成立业务受理科室负责综合窗口管理,实行统一管理,相关业务全部后台流转,严控审批时限,并提供相关配套服务和自助办理设施;广泛调研,绘制形成沈北新区三大类“多规合一”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编制完成各阶段申报表格和服务指南的样表。

积极破解行政审批环节多、时间长的问题。沈北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通过向窗口充分授权,精简签批环节,形成并不断完善“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对于许可事项,减少领导审核环节,由科长签批即可完成审批,总计减少签批人员60余人次;对于事由清晰、办理手续简单、能即时完成的事项,取消不必要的层层把关和逐级审批的冗长环节,直接由窗口人员当场办结,30余个事项实现了“即审即办”。对于重大事项和疑难事项,分别由区领导、部门领导组织召开不同层级的联席会议,一事一议,帮助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同时,为确保审批质量,定期开展审批案卷“回头看”,抓好后续监管。

2016年,沈北新区在全市率先开展营商环境评估,聘请厦门大学开展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对症下药、精准发力,边评边改、以评促改,行政审批服务局针对评估报告中开办企业和办理施工许可等涉及行政审批的问题,逐项分析,精准对标厦门进行整改。在开办企业方面,大力推进登记注册“七证合一”改革,将名称预先核准、公司设立登记和刻章备案合并为一个手续,实行一窗受理,同步审批,统一发证;开办企业办理时限由原来的18天,缩减至12天,时限缩短33%;增设银行开户咨询窗口。在办理施工许可方面,推行全流程网上审批,进一步削减审批事项,压缩审批时限,出台中介机构管理办法,搭建中介服务“网上超市”。同时,在政务服务大厅推出免费复印、免费手机充电站、免费WiFi等便民服务新举措,获得了广泛好评。2017年底,沈北新区还将继续开展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工作,确保各项整改工作落实到位,营商环境排名显著提升。

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实现智能审批全覆盖,开通了沈北新区行政审批服务“网上办事大厅”和“微信公众号”,进一步满足企业和群众网上咨询、在线申报、进度查询等服务需求,并及时准确发布动态信息,让数据和信息多跑路,企业和群众少跑腿,推动简易事项不到现场就可全程网上办结,不断扩大全流程网上审批范围,提高网上办事比例,形成“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行政审批新格局。

沈北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把群众和投资者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强化审批服务上下功夫,实行“三服务”工作举措。一是实行靠前服务,针对投资企业和创业人员,采取集中培训、一对一培训等不同方式的手续指导,避免因手续不熟悉、走弯路影响审批效率问题。二是实行跟踪服务,动态跟踪手续办理情况,通过手续推进会、专题协调会等方式及时解决问题。三是实行上门服务,对重点项目和急办事项,打破审批服务的空间限制,变坐等审批为主动上门服务、现场办公。2017年初以来,培训总计约200人次,专题协调解决各类审批疑难问题60余项。此外,沈北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积极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放宽出资和经营范围登记条件,激发市场活力;对于个体户登记,实行“口头申报、当场取照”简易登记模式;指派工商窗口工作人员深入大专院校,指导大学生创业,同时,还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大学生创业“绿色通道”,对前来开办公司创业的大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跟踪帮扶,成立以来,共帮扶大学生创办企业150余家。

经统计,2017年1-5月,沈北新区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2860户,同比增长57.7%;63个市重点项目中已有62个进入审批程序,44个项目已办结施工许可,办结率69.8%,同比增长30%。充分说明了沈北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在简化审批、优化服务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成效初显。

(责编:李紫薇(实习生)、王金雪)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