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第二届全国行政服务大厅典型案例展示活动

贵安新区突出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审批服务新模式

2017年07月18日16:4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贵安新区政务服务大厅于2013年4月1日建成运行,为向企业群众提高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新区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在体制机制上大胆改革探索,先后推出一系列行政审批制度及政务服务改革创新举措,不断提高审批服务效率,为新区开发建设营造一流的投资发展环境。

一、事项全域化,服务更全面

2013年3月26日,贵州省编办正式批复设立贵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2013年4月1日,新区政务服务大厅正式对外提供服务。新区严格按照审批事项“三集中、三到位”工作要求,推进审批服务事项全进驻。目前,政务大厅共设置服务窗口70个,除设置了51个业务窗口外,还设置了统一收费、咨询服务、便民服务、帮办服务、电子扫描等服务窗口。政务大厅现有进驻单位23家,其中行政审批服务部门14家,公共服务企业9家,新区本级行政许可事项92项(小项182项)、其他权力事项83项、公共服务事项79项全部纳入政务服务大厅办理,实现了“进一扇门、办全部事”的目标。

二、管理规范化,办事更省心

(一)精编办事指南精准服务。为方便企业群众办事,新区逐项细化审批服务事项办理流程和服务标准,明确事项名称、设定依据、受理部门、申请条件、申请材料、审批流程、审查标准、办理时限、收费标准及依据等内容,将所有事项办事指南通过网上办事大厅向社会公布,做到“同一事项、同一标准”,为申请人提供精确指引。同时,根据企业群众办事需求,设立帮办、代办服务窗口,制定《审批服务申请表格填写示范文本》,印制纸质办事指南、事项告知单放置在政务大厅公共区域供群众免费取阅,让群众办事更加省心。

(二)规范窗口管理高效服务。打破按部门设置窗口的传统方式,在政务大厅推行综合受理,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证”的审批新模式。通过加强窗口人员业务培训,编制《申请材料受理审查重点》,实现了事项办理“照单收件”,杜绝受理自由裁量标准不一的情况。新区制定了审批标准清单,强化部门执行,审批过程中规范使用《事项受理通知书》、《不予受理通知书》、《准予许可通知书》等规范文书,确保审批服务工作规范高效开展。

(三)强化礼仪培训贴心服务。定期邀请公务礼仪专家开展窗口礼仪培训,统一窗口人员着装、服务用语及服务规范,制定了窗口工作人员“十必须”、“十不准”工作要求,全面推行窗口“无否决权”制度,要求窗口人员在审批服务工作中做到:对不属于受理范围的,不说“不知道”,主动帮指引;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不说“不能办”,及时打清单;对法律法规不明确的,不说“不清楚”,帮忙找路径,切实帮忙申请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更加及时周到的服务。

三、监督常态化,审批更高效

(一)强化窗口管理作风大转变。定期组织召开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作风整顿会议和企业征求意见会,根据企业群众意见制定整改措施并督促相关部门限期整改。建立政务大厅巡查制度,将审批服务工作“五严禁、五一律”设置为电脑屏保,提高窗口人员警觉性。加强党风廉洁教育,组织政务服务大厅窗口人员到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提高廉洁服务意识。制定《政务大厅窗口人员行为规范》,定期组织开展窗口服务知识考试,将考试成绩作为月度考核和年终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推进窗口服务规范化、标准化。

(二)强化日常督查效率大提升。严格督查巡查,在元旦、春节、五一等节假日,严格按纪委要求抓好“四风”督查和节后上班情况督查。加强考勤管理,每月定期公示考勤情况,强化考勤考核结果运用,杜绝上班迟到、早退和空岗的现象。严格执行《政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和《政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每月对窗口人员服务态度及工作业务开展情况进行考核排名,评定星级服务窗口和岗位标兵,严格兑现奖惩,对表现突出的人员发放绩效考核奖金,对违纪违规现象加大处罚力度,促进审批服务效率不断提升。

(三)强化系统建设管理更智慧。建立“新区政务大厅智慧管理系统”,将审批人员业务办理、审批效率、服务评价、信息报送、延时服务等进行系统功能定制,制定加分、扣分规则,实现政务大厅管理自动化、智能化考核排名,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同时,对各项业务数据定制数据分析模块,将窗口人员服务满意率、投诉情况、异常办件等进行数据分析展示,为改进服务方式提供参考依据。

四、服务网络化,申报更便捷

(一)“一号申请”信息共享。长期以来,身份信息、证照证明等各类办事材料的重复提交,增加了企业和群众办证办事的繁杂性和办事成本。新区依托电子证照库的建设,推进电子证照库与业务系统对接联通,在全省率先出台《贵安新区电子证照批文共享互认办法》,构建起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的证照共享体系。群众办事通过“刷卡取号”将“一号”与自然人、法人证照库自动关联,推进办事资料和证照信息一次生成、多方复用、一库管理、互认共享,打破部门限制,为办事群众“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实施改革以来,通过“一号”标识调取申请人办事历史数据,从源头上避免重复提交办事材料、证明和证照,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截止目前,通过“一号”申请成功受理办理事项460595件,生成并入库43种9168份电子证照,极大的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群众满意率从之前的95.8%提升至99.69%。

(二)“一窗受理”便捷高效。传统政务服务模式以部门和事项为单位,群众办事需在多部门间往返,部门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跨部门业务协同少,审批效率低下。新区通过在政务大厅整合构建综合受理窗口,开发综合受理平台,构建统一的政务服务信息平台,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模式,推行受理、审批、出证三分离,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一窗式”改革将原本分散在新区14家部门的358项审批服务事项整合到项目建设类、企业设立类、经营管理类、综合税务类等4类综合窗口,让申请人与办事窗口形成“一对一”的单点对应关系,通过整合审批业务流程、建立协同办理机制,变“群众往返”为“部门协同”,避免群众企业办事多头跑、往返跑的现象。通过改革,综合受理模式的效果充分显现,体外循环现象得以有效遏制,受理标准更加规范统一,权力运行更加阳光透明,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形成“车间式流水线”的审批服务新模式。实施改革以来,群众办事的平均等候时间从过去的30分钟缩短至5分钟。目前,新区16个部门、4个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大学城、综保区分厅)全面推行“一窗受理”模式,服务模式的创新升级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和市场活力。

(三)“一网通办”精准服务。随着公众日趋多样化的政务服务需求,政务服务在线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亟待拓展和提升,仍然存在“提供的服务不需要、需要的服务找不到”的情况。新区依托全省统一建设的网上办事大厅和身份认证体系,按照“应上尽上、数据共享、全程在线”的要求,推进新区、乡镇(大学城、综保区)、村(社区)网上事项全覆盖,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网打尽”。一是推进服务“下沉”,就近办理。将政务服务重心向基层延伸,结合群众需求,将高龄老人生活补贴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下放到村(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站受理,依托互联网实行乡镇、村上下级联动办理,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得成事。对于服务企业的事项全部授权综保区分局、大学城分局,实现企业群众网上直办、就近能办、同城通办。二是实现服务“多样”,便捷办理。率先实施“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全流程网办试点,积极构建“互联网+”时代下集PC端、手机端、自助设备等多渠道网上服务体系,辅以村级代办、全程帮办、证照寄送等服务手段,为企业群众提供“触手可及”的政务服务。三是提倡服务“个性”,精准办理。充分应用统一建设的审批服务系统,推进政务数据汇集,开展政务数据深度分析应用,向招商引资企业、办事群众精准提供个性化推送服务,从政府“端菜”到群众“点菜”,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截止目前,新区已下放乡镇审批事项14项,乡镇下放村(社区)服务事项14项,综保区、大学城承接审批事项36项,新区上网事项总数达381项。2016年,已通过互联网申请办理业务12343件,累计向招商引资企业推送服务信息238条,向企业和群众推送服务信息714498条。

五、改革创新多,群众满意高

(一)“一章审批”,办理时限大幅缩短。为破解重审批轻监管、以审批代监管等问题,贵安新区打破原职能部门职责壁垒,推行“审批局外无审批、行政审批一枚章”,构建职责分工合理、相互制约协调的行政运行新体制。一是一枚印章优审批。2015年8月,贵安新区成立行政审批局,把新区内设机构涉及项目、建设、商务、交通等领域95%的行政许可集中划转至行政审批局,取消30项、备案37项、下放乡镇11项,并将保留的191项行政审批事项精简为92项。实行相对集中审批,审批提速80%。探索投资项目40天全流程审批,对投资项目采取“单一接口”受理、两个阶段发证、“先建后验”试点、代办用地手续、园区项目直落地等措施,将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压缩85%以上,最快可在25个工作日办结。二是审管分离强监管。为破解轻监管等问题,新区大力推行“审管分离”,从制度层面加强规范,出台“审管分离”实施办法等10余项制度,从权责界定、衔接机制、监督管理等方面对审管分离细化明确。推动职能部门移交审批职能后,将主要精力集中到事中事后监管和相关行业规划、政策、标准制定等方面,实现行政审批和行业监管既相对分离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政府职能从“严进宽管轻服务”向“宽进严管重服务”转变。如,原住建部门颁发“建设施工许可证”,现统一由行政审批局发证,住建部门集中强化行业监管,推动施工质量不断提高。三是探索“证照分离”改革新模式。在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一址多照”、电子营业执照等商事制度改革新举措的同时,探索实施取消办证、改为备案、自主办证、承诺办证、证照合发、严格准入等“证照分离”改革新模式,目前,共办理“证照分离”事项424件,其中受理“改为备案”类业务10户、“自主办证”类业务47户、“承诺办证”类业务15户、“证照合发”类业务26户、“严格准入”类业务326户,减轻群众、企业办事负担。

(二)“一网审管”,审核过程全程透明。“审管分离”后,为推动审批局和职能部门无缝衔接、流程再造,新区构建审批云、监管云、监督云、招商云、证照云、分析云“六朵云”平台,集审批、服务、监督、综合应用、信息共享、分析于一体,探索审管同步、公开透明、全程留痕新路,实现对事前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实时监控管理。一是审批云整合网上办事大厅、综合受理平台、审批服务系统和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现一网流转、流程全面再造。二是监管云将监管工作统一纳入云平台管理,实现审批与监管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对接,为部门开展协同监管、大数据监管等提供平台支撑。三是监督云对行政许可事前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服务工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打造具有分级预警纠错等功能的“数据铁笼”,对审批业务和审批人员行为进行双重监督,实现以数据管事管人。四是招商云为客商提供新区投资环境的三维展示平台,并向投资者主动推送审批手续办理信息,实现精准服务和数据分析。五是证照云实现与贵州省证照数据库的互联共享,凡已入库的信息,申请人在以后的办事中不再重复提交相关材料。六是分析云把审批服务云平台内产生的工作数据实时记录,并嵌入预警、督办、反馈等监督功能,对行政许可事前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进行数据化实时监控管理,实现了数据统计、融合分析、风险预警、监督制约等功能大数据化,实现人工监督向数据监督转变、事后监督向过程监督转变、被动监督向主动监督转变,推进审批服务效率不断提升。

(三)“一单规范”,解决群众、部门间信息不对称。针对审批和监管工作缺乏规范标准和随意裁量等问题,贵安新区在完善实施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的基础上,率先探索编制审批标准清单和监管标准清单,实行“一单规范”管理,理顺了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的职能职责,在操作层面上为群众办事和政府部门干事提供参照标准。一是审批标准清单,让权力不任性。把精简后的92项行政许可事项制定“标准清单”,明确事项名称、权力来源、设定依据、受理部门、申请条件、申请材料、审批流程、审查标准、办理时限、特殊环节、收费标准及依据等内容,并对申请材料、审批流程、审查标准、特殊环节作了精准细化规范,对内规范管理让“政府有权不任性”,对外精确指引模块化流水作业让群众明白办事。二是监管标准清单,让机制更透明。将保留、备案、取消及下放乡镇的四类170项行政许可事项,分别制定事中事后监管“标准清单”,明确监管主体、监管对象、监管内容、监管措施、监管程序、年度监管计划及监管处理等7项内容,对内推动部门强化监管责任,对外引导市场主体守法经营,打通行政审批和监管执法“最后一公里”。

(四)审批服务“三办”让服务触手可及。创新开展多上直办、就近可办、同城通办改革试点,依托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实施网上申报、在线审批、网上反馈和证照寄送模式,推出一批“零跑动”事项网上直办;梳理与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通过网上办事大厅、手机App、微信、自助申报终端等多渠道,实现乡村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可办;推进审批服务窗口向乡镇(园区)延伸,推行乡镇(园区)受理、网上流转审批、证照授权打印的方式,突破区域管理限制,实现部分行政许可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在乡镇(园区)同城通办。目前,已有24个事项实现网上直办,59个事项实现就近可办,57个事项实现同城通办。

(五)“双I审批”让审批服务更加智能。为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新区创新探索实施“双i审批”,即“诚信审批(Integrity Approval)”和“智慧审批(Intelligent Approval),诚信审批是基于诚信申报、诚信经营为核心的审批制度,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建立激励惩戒制度进行管控,实现试点事项网上申报、简易审批、在线反馈。智慧审批是推行基于系统智能审核的审批制度,通过系统对基础数据与量化的审查标准进行对比,数据库自动甄别判定,审批系统自动受理、自动审批、自动出证,实现“申办零上门、审批零人工”,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

贵安新区通过改革探索,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目前已走出行政审批“一章审批、一网审管、一单规范”和政务服务“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的典型经验模式,工作得到克强总理、杨晶国务委员等有关领导肯定。2016年,贵安新区在贵州省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考核中荣获全省第二名,在国家行政学院组织开展的2016年贵州省“互联网+政务服务”第三方调查评估中,贵安新区位列全省第三名。

分享到:
(责编:沈王一、王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