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0日,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发布《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2017)》,报告显示,2016年贵州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总体得分为91.18分,列全国第二位。
少跑路就能办好事,不求人就能办成事,是企业和群众办事的最大心愿。近年来,贵州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对内统一全省审批服务系统,实行集中审批、专职审批、窗口审批、标准审批,实现政府服务“大厅之外无审批、清单之外无权力”,对外办好“实体店”和“淘宝店”,做活政务服务,实现企业和群众“进一扇门、办全部事、进一张网、办全省事”,打造了全省一体化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进实体政务大厅一扇门、网上办事大厅一张网后,不仅申请人可一站办事,审批人也能一站办结。
一、从“0”到“1584”:以审批模式创新规范权力运行全过程,所有办件不出大厅
以往的行政审批,部门和层级分割,环节多、材料繁,办理时间长、过程不透明。许多企业和群众都说:“现在门好进了、脸好看了、话好听了,但要想方便快捷地办成一件事情还不是那么容易”。大家迫切希望有一个集中规范的场所和平台,能够公开透明、方便快捷地办事。
贵州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2014年12月17日正式挂牌运行以来,力推“集中审批、专职审批、窗口审批、标准审批”,省级具有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职能的59家省直部门、1584项政务服务事项(含1386项行政权力事项以及198项公共服务事项)均100%进驻、100%授权、100%规范,要求进实体政务大厅一门后,所有审批服务事项必须在大厅办理办结,大厅“既要挂号又要看病”,确保群众“办得成事”。
通过全部进驻,实现集中审批,解决群众办事找得到门的问题
“坐在自己的部门和处室,企业群众找上门来办事,心里不免会有权力观念。现在,坐在偌大的政务大厅,心里必须要有服务意识。”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经济和信息化委窗口首席代表杨杰感受颇深。
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成立之初,有的部门问,我们的一些审批项目涉密,能不能不进中心;有的部门说,我们派一个同志到中心,把待审批的材料收一下带回去……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因为省委省政府的态度非常坚决:“应进必进,一个也不能少!”这让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的同志腰杆很硬。
“你说事项特殊,我们就来跟你走一遍流程,看到底能不能在中心办”,“只要能坐在办公室办理的环节,都必须在中心办理”,“你说进不来,请提供法律法规依据!”这是法律专业出身的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主任李荣经常说的话。各厅(局)涉及行政审批的业务处室从一开始的不理解、不愿意,到逐渐认可、积极配合,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步步为营,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通过审管分离,实现专职审批,解决群众办事找得到人的问题
以往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核发,审批在省安监局人事培训处,监管在省安监局人事培训处,处罚也在省安监局人事培训处,处室既是“运动员”又兼“裁判员”,办事人员的审批职能和其他工作职责相互混淆,企业和群众办事经常找不到人。
为解决部门“对审批迷恋、对监管迷茫”的问题,贵州省创新“审管分离”模式,由部门制定审批规则,窗口依规履行专职审批职责,审批和监管彻底分离。如省安监局原审批职能分散在7个处室,涉及42人,集中进驻中心后,仅有8人专职审批,通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现政府职能“靓丽转身”。
通过充分授权,实现窗口审批,解决群众在窗口办得成事的问题
“材料好不容易递交进窗口了,虽然承诺了是30天办结,但是心里还是没底啊,能不能去原单位找找熟人?”一位前来办事的群众苦恼地说。
部门和事项进驻了,中心窗口和单位处室还是“藕断丝连”怎么办?如何杜绝企业和群众“两头跑两边找”的新问题?
贵州省政府通过制发全省统一的行政审批授权书模板,授予窗口首席代表四把“尚方宝剑”(即审批决定权、审核上报权、组织协调权和行政审批专用章使用权),将中心窗口和单位处室的“藕断丝连”一刀两断,首席代表“说了就算”,解决“群众不两头跑、窗口不跑两头”的问题。
同时,中心的业务处室专门负责日常办件管控,采取“专人抽件、陪同服务、电子监察、定期通报”的监管模式,做到全程留痕,对表现优秀的每月评选“红旗窗口”和“服务之星”,对违反规定的在月度服务评价通报批评,作为年度考核的依据,以中心监管“下重锤”倒逼窗口审批“不逾矩”,确保“大厅之外无审批”。
通过制定标准,实现标准审批,解决部门办事有弹性、不规范的问题
“有人说我是政务大厅的‘厅长’,言下之意我权力很大,事实上,我并没有感受到什么权力,更多的是责任和压力!”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质监局窗口首席代表汪智慧坦言。
贵州省力推标准审批,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逐项逐环节明确审查标准,将过去审批规则、材料要求“在办事人员脑子里”落在“办事指南白纸黑字上”,最大限度压缩审批人自由裁量权,让弹性审批失去“弹性”。
“经常有声音质疑某某事项属三重一大,需单位党组会办公会研究决定,我们认为,三重一大体现的是制定规则和标准,具体的审批事项不是三重一大,是日常工作,只要标准明晰,一个科员坐在中心窗口就能减免企业千万税款。”李荣主任谈到。
二、从“63”到“1”:以全省统一的审批服务系统革除自建系统林立之弊,促进政务服务数据“聚通用”
“您好,您之前在网上办事大厅办理过社保登记,公民身份证信息已经储存在您的个人空间里,您不需要再次提交身份证复印件了”。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教育厅窗口,工作人员对前来办理普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认定的聂胜强说。“我本来把全部资料都准备好了,完全没想到可以不用提交部分资料,大数据就是牛!”聂胜强很兴奋。
长期以来,各级各部门信息化建设“各自搭台、分头唱戏”的模式根深蒂固,缺乏统一的数据生产平台、缺乏统一的数据网络支撑、缺乏统一的数据信息标准、缺乏统一的数据开放共享标准,直接结果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数据壁垒”“数据烟囱”“信息孤岛”等问题,因为部门之间数据不能共享,就把后果转嫁到办事人身上,奇葩证明也随之产生。全社会都在齐呼数据开放共享难难难。
“省食药监局取消使用12年之久的自建系统,从今年4月份起全力推进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审批服务系统应用!”在2016年全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暨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现场会上,省食药监局副局长徐国骏的发言掷地有声。
近年来,贵州省坚持统一顶层设计、统一开发建设、统一推进应用、统一办理平台、统一数据共享、统一安全保障“六个统一”建设原则,采用“一点统筹建设、多点接入应用”的建设思路,取消了省级及以下部门自建的63个审批服务事项办理信息化系统,统一使用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审批服务系统,建成全省“一张网”——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取得了推进力度大、投资费用省、建设周期短、运维成本低、应用效率高、数据集聚全、协同联动快的成效,走出一条“低投入建设、大规模应用、低成本运行、高水平服务”的发展之路。
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是全国唯一实现省内“一张网办理、一个系统审批、一个数据库汇聚、一个标准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是国务院办公厅向全国推广的建设模式之一,先后获电子政务理事会颁发的2016年政府网站网上办事类精品栏目奖、中国社会科学院颁发的第二届(2016)中国“互联网+政务”优秀实践案例50强等殊荣。
目前,省市县三级3600多个部门、1400多个乡镇、1万多个村,40多万个政务服务事项,2万多名审批人员每天在同一个系统开展审批服务工作,所产生的数据全部汇聚在云上贵州平台,全省各级各部门按权限自动共享互认数据信息。
“贵州坚持以数据的‘聚通用’破解政务服务创新的‘中阻梗’,通过统一的审批服务系统,实现政务服务数据汇聚,将审批数据实时回传审批部门,作为事中事后监管依据,电子证照批文库实现政务服务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共享协同,全国目前只有贵州实现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内外一张网。”在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据开放共享与政府管理创新”论坛上,李荣主任谈到。
三、从“8”到“80”:以精编办事指南为突破细化公开审批服务信息,让申请人对办事结果可预期
“办理手续不麻烦,所需要的材料也不多,甚至不会填表格也没关系,旁边就有示范文本,还有工作人员指导。”在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司法厅窗口,“一次就成、一次就懂”的办事指南让前来办理律师执业许可的刘军显得非常轻松。
贵州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通过将行政审批“八公开”细化为包含80项要素的办事指南统一模板,固化减环节、砍材料、优流程的成果,变“繁文缛节”为“删繁就简”,打造了要素最全面、内容最精确的办事“一本通”,为申请人办事提供“标准答案”,让申请人对审批结果可预期。
“老百姓办事不怕繁,就怕不明,在设计办事指南要素的过程中,我们随时想到就随时建议加入,到今天都没有完全固定下来,尤其是在申请材料、审查标准的细化上,我们下了大功夫,我们要求,哪怕写一万字,也要将脑子里面的审查标准落实到办事指南的白纸黑字上”。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工商局窗口首席代表周立新说。
以省工商局“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登记事项”办事指南为例,每一个申请材料均提供格式文本下载、示范文本下载,均明确材料要求、材料来源、提交该材料的法定依据及描述,如公司章程如何撰写、身份证怎么复印、营业执照怎么提供等等都作了一一明确,申请人只要参照示范文本,就能将所有申请材料一次性准备完整。
又如省质监局“权限内计量标准器具考核事项”办事指南,仅审查标准一项要素就提供了2101字的描述,申请人只要参照这个“标准答案”,就可以明白自己的事情能不能办成。
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坚持“应上尽上”,推进行政权力事项的“减法”和公共服务事项的“加法”同步进行,目前,全省已完成省、市、县全部及乡、村部分共计40多万个政务服务事项的办事指南编制并集中公布,企业和群众只需在各级实体政务大厅扫一扫二维码,在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点一点鼠标,即可获知全部办事信息。
“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细节做得特别棒,不仅有如何办理、需要提供哪些材料,就连在什么地方办理都有详细介绍,还挂上了办理地点的位置共享,实在是太周到了。”正在使用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手机APP的周鑫说。
2016年12月25日,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发布的《2016年中国互联网+政务服务调查评估报告》显示:贵州省省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综合指数值在0.7以上,处于全国领先阶段,其中,省级平台“办事资源标准化”指数为0.88,列全国第一。
四、从“4.5”到“1.9”:以部门履权过程的事前事中事后公开倒逼减环节、砍材料、明时限、优服务,让申请人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2016年10月30日,国家质检总局《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通则》正式施行的第一天,贵州港安水泥有限公司前来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质监局窗口办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延续申请,窗口人员在接收资料时发现企业提交的申请材料都是按照老细则要求准备的,不符合通则和新细则的要求,当即把实施通则、新细则打印给企业,并现场指导企业填写新版申请书,重点提醒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
企业经办人员感叹道:“没想到我们在不了解通则和新实施细则、材料准备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下能如此顺利的提交申请材料并且受理,如果回去修改后再来提交的话,在往返过程中,造成的时间耽误极有可能会影响许可证延续的办理,甚至会影响产品生产,我们对质监局窗口高效的办事效率、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精神表示感谢。”
贵州省政府实体政务大厅建成运行以来,通过规范部门履权过程,倒逼减环节、砍材料、明时限、优服务,让申请人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行政审批事项从进驻前申请人平均跑动4.5次,减少到进驻后的1.9次。
“贵州坚持政府履权‘无盲点’,强化部门履权过程的事前事中事后公开,如将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的所有事项办事指南在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集中公布,通过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办件统计栏目,实现对每一个办件的实际办理记录和标准办理流程实时动态对比公开,将准予许可和不予许可信息通过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向社会公开,实现从‘政府公开什么、群众就看什么’到‘群众关注什么、政府就公开什么’的转变。”李荣主任说。
通过履权过程全公开和以窗口人员为架构重新优化办事流程,2016年省级许可事项已取消365个于法无据的审批环节,砍掉了287个申请材料。目前,所有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平均办理环节不足4个、平均办理时限不足13个工作日、平均申请材料不足7个。
针对特殊环节办理时限无法定具体要求、申请人办事“遥遥无期”的现状,贵州省规定,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5日内启动特殊环节,并要求实施特殊环节所需时限原则上不超过审批事项的承诺办结时限。
同时,省级许可事项网上实际办理率从2015年的1.53%提升至2016年的39.84%,提高了30倍,企业和群众“上网一看、一目了然、键盘一按、事情办完”逐渐成为现实。以省卫生计生委窗口为例,省卫生计生委专门下文,“省级医师、护士执业注册许可”、“权限内医疗广告内容审查”、“从事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技术服务人员资格许可”、“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许可”等事项,窗口将不再受理纸质材料,全部进行网上申请、受理、审核、批准、办结出证、归档。
此外,在规范省级实体政务大厅办事流程方面,贵州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还创新“陪同服务”、“一号服务系统”等做法。
中心领导及工作人员每天均开展“陪同服务”,通过陪同申请人办事,记录办事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了解申请人需求,促进大厅服务水平整体提升。
通过“一号服务系统”,将大厅取号机与电子监察系统业务集成,系统自动预警申请人在同一个时间段的多次取号或申请人就同一个事项办理的多次取号等异常信息,作为业务处室日常办件管控的依据。
2016年1月,贵州省被国务院办公厅确定为全国“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示范省。在2016年全国“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示范阶段性任务总结中,国务院办公厅将贵州的做法概括为“探索了符合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和电子政务发展的政务服务‘贵州模式’”。
2017年6月,贵州省继续被国务院办公厅确定为全国“互联网+政务服务”综合试点示范省。
“下一步,贵州‘互联网+政务服务’将全面对标国发〔2016〕55号和国办函〔2016〕108号文件,重点做好数据共享、数据分析、网上办理三篇文章。”李荣主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