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第二届全国行政服务大厅典型案例展示活动

党建统领惠民生 改革创新提效能

——北京市密云区积极探索“四级联动”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2017年07月18日15:5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行政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提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北京市密云区委区政府把打造高效优质便民的政务服务环境作为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点工作来抓,以党建为统领,以创新为抓手,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实际的问题。 2013年在北京市率先建成了“三级联动”政务服务体系, 2015年高分通过北京市首个“三级联动”政务服务国家级标准化试点考核验收,2017年被市政府确定为“四级联动”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几年来,密云区配套改革措施初见成效,行政审批更加高效便捷,群众获得感有效提升。

一、基本情况

密云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是首都重要饮用水源基地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全区辖17个镇、2个街道和1个地区办事处,总人口47.4万人。区政务服务中心(原综合行政服务中心)于2004年成立,主要职能是协调各入驻部门关系,保障规范有序运行,服务密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区政务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9300平方米,其中直接服务群众的公共面积5800平方米。进驻市区属32个窗口,工作人员150余人。进驻受理服务事项365项,日均接待量800余人次。区政务服务中心机关下设5科1室,中心党委于2011年4月成立,下设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75名。

二、党建为统领,践行服务群众宗旨永不松懈

区政务服务中心是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事项办理的集中平台,是服务企业发展和群众生活的第一窗口。中心党委以践行服务群众宗旨为主线,以 “让群众更省心、更省力、更省事、更满意”为目标,以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带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核心,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抓队伍、转作风、强服务、提效能,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较好地发挥了党建工作“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心聚力、促进和谐”的作用。

1.聚焦服务主线,推动重点工作开展。2013年,区政务服务中心提出了区(县)、镇(街)、村(居) “三级联动”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正式列入“密云2013年县委县政府折子工程”和“密云2013年为人民群众拟办的重要实事”。为推进这项重点工作的开展,中心党委起草了《关于在“三级联动”便民服务体系建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员作用的实施意见》,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实施、部门协作、社会监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中心党委积极选树典型,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出了东邵渠镇西邵渠村便民服务代办站的先进典型经验,在全区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站建设中发挥了示范作用。宣传工作分层次、有广度、有深度,“三级联动”便民服务体系建设进展及党组织党员发挥作用情况,先后在市委办公厅《北京督查》、市政府外联办《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行政审批综合服务大厅工作动态》、市政府《昨日市情》、市政府研究室《工作研究》、新华社《首都参考》上刊载,得到了市、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2017年,密云区被市政府确定为市、区、镇、村“四级联动”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后,中心党委确立了“巩固、提升、创新、服务”工作思路,做到统筹谋划、整体推进,使便民服务体系建设的内涵和外延都有新的拓展。

2.打造坚强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区政务服务中心党委将原有的3个党支部扩大为5个,在每个办事楼层都设立了党支部,实现了“党的支部建在楼层上,党的先锋出在岗位上,党的形象树在民心里”,把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延伸到服务岗位的第一线。严格换届选举程序,选齐配强了党支部班子,使党建工作基础更牢固、服务功能更突出、党建与业务更融合。连续几年开展了以“优化密云发展投资环境,打造全国一流政务服务中心”为主题,以争创“绿色环境先锋岗”、争做“高效优质服务标兵”为载体的“一题双争”先锋工程。采取窗口党员自评、互评与职能科室综合考评相结合的方式,从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对每名党员进行全面评议,根据考评情况,评选出 “绿色环境先锋岗”和“高效优质服务标兵”。积极开展党员“亮身份、树形象、创佳绩”和党员意识提升活动,定期对党员佩戴党徽、树好形象、发挥作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检查结果作为年终评先选优依据。

3.畅通沟通机制,实现党员“无缝隙”管理。中心党委在党员发展上,事先书面征求原单位党组织意见,做到教育、培训、考核全覆盖,对党员年终绩效考核情况、中心党委评选和推荐的各类表彰和奖励,及时向所在单位党组织进行书面告知,做到党组织全知情。

4.创新方式抓教育,填补窗口岗位学习“真空”。中心党委设立中心网站学习平台,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党建知识、政策理论等相关内容及时进行发布。开设“短信学习每周一课”,将学习内容以短信的形式发送给全体工作人员;编辑印发了“温故知新”等3册系列学习“口袋书”。“七一”前夕开展党员干部讲党课,并将党课内容刊登在中心网站。组织了特色鲜明的主题党日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的归属感。作为区委组织部、区直机关工委开展的“密云e党建”试点单位,利用科技手段搭建党员学习平台,具备开通条件的党员开通率、参与率达到100%。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建设了60平米的党员活动室,在区直机关工委的支持帮助下,配备了图书柜、投影仪,办理了集体借阅证,为党员学习教育创造了条件。

5、增强凝聚力,强化党内激励关怀。中心党委建立了窗口工作人员的“离岗慰问”制度,对退休或调回原单位的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慰问,做到送温暖;建立窗口工作人员沟通渠道,做到“三必访”,即窗口工作人员本人患重大疾病必访,家庭遭遇重大困难和变故必访,思想情绪发生较大波动影响正常工作必访,对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申报市、区困难党员帮扶资金帮助解决,有7名患重病党员得到帮助,做到解忧难。中心工会为窗口职工投保了3年的互助保障计划,先后有3名窗口工作人员因患重大疾病领到了互助金。

6.坚持关口前移,营造廉洁服务环境。中心党委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加强廉政教育宣传和监督检查,加大科技手段全程监控,形成不想、不敢、不能的防腐防线;聘请了11名社会监督员,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设立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热线电话,并在大厅显示屏公开,随时征求办事群众意见和建议。

三、改革增助力,拓展服务群众渠道永无止境

1.变模式,让无序服务变有序服务。中心实行“分厅制”模式,群众办事“事捷功倍”。按照行政审批服务的功能性和关联性划分为“注册登记服务厅、不动产登记服务厅、固定资产投资服务厅、综合服务厅”等,按群众办事的先后顺序排列窗口,并用群众易懂的语言精炼服务职能,标识服务窗口,让服务串联起来,让审批并联运作,政务服务中心不再只是一个物质位置上的聚集地,而是将政府服务职能进行了“集成”,利用标准化的刚性优势,加强了部门和事项进驻,群众再也不用耗费时间精力跑单位、找窗口,只要在一个服务厅内就可以办完,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群众办事成本,实现了政府供给和群众受益的相融统一。

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门式”模式,群众办事“一目了然”。各镇街按照统一标准建立便民服务中心,打破科室界限,将与群众息息相关的社保、计生、民政、残联等事项统一进入便民服务中心受理,群众办事从过去在镇街各科室来回“串”变成“进一门”,办理事项的内容和程序全部在便民服务中心公开。将群众的关注点和难点作为标准化工作的着力点,有效解决了群众反映的不同镇街事项受理条件不一致、提交材料不一样、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实现了全区各镇街服务环境、服务内容、服务流程的统一。

村居便民服务代办点实行“代办”模式,群众办事“足不出村”。在不增加人员经费的基础上,整合村居便民服务、网格化管理、综治维稳、党建全程纪实等管理服务职能,将现有的机构人员重组,成立便民服务代办点,明确代办服务标准。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社区工作者等作为代办员,为群众提供“零距离”的代办服务,为群众解读政策,为群众“跑腿”,针对老弱病残和特困人员,还主动上门服务,村民办事不用往镇里“跑”,不用满村找干部,办事不出村了,“群众找”变成了“干部跑”,实现了政务服务的常态化、均等化和全覆盖。

2.转机制,让权力部门变服务部门。四级服务机构实行“前店后厂、接办分离”的运行管理机制,从以往政务服务中心被人诟病的“收发室、中转站”,实现了审批服务流程再造,理清权责,优化流程,有效监督。行政审批领域容易出现廉政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审批人员直接面对办事群众,给权力寻租留下了空间。为了实现源头治腐、机制防腐,密云区推进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对分离、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实行“接、转、办、发”四环节工作流程,将四环节用标准定人、定岗、定责。窗口一线工作人员负责受理、反馈,窗口负责人(镇街服务中心主任、村居代办点负责人)负责转办、督办、协调,相关业务部门、业务科室负责具体办理,这种机制下,负责受理的不负责审批,负责审批的不负责受理,负责转办的同时负责督办,行政审批服务中的“运动员”不再兼职“裁判员”。

用标准化的方式对审批服务流程再造,形成了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有效监督和权力的相互制衡,搭建了政府服务群众、联系群众、接受监督的公开平台,服务成为政府职能的最核心部分,权力部门成为了服务部门。

3.建标准,让政府部门“端菜”变群众“点菜”。按照中央简政放权、建立权力清单的方针,中心在全国率先发布了“三级联动”服务清单,梳理出三级服务机构的775项审批服务事项纳入服务清单标准中。将受理条件、提交材料、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经区法制部门审核后,通过服务手册、媒体宣传,以及网站、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系统等多途径向社会公开,并制定了服务清单动态管理标准,根据政策法规调整和群众需求及时调整清单内容,随时把政策红利传递给百姓。将群众对行政审批服务的“盲点”转变为“亮点”,服务清单在每一个服务大厅触目皆是,让群众的“办事预期”得到充分满足。既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又让群众监督有了“标尺”,同时根据群众需求及时调整服务清单,让群众不仅是政务服务标准化的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和制定者。使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充分保障、相互协调,维护了群众的利益。

4.重监督,让权力暗箱操作变公开规范运行。中心把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督有效结合,制定了服务评价标准,建立了覆盖三级服务机构的电子监察系统,各镇街便民服务中心服务画面实时上传区政务服务中心,各村居便民服务代办点服务画面实时上传镇街便民服务中心,聘请了社会监督员进行明察暗访,定期召开座谈会集中评议,聘请了第三方专业调查机构,进行问题性调查和群众满意度调查,为发现问题、改进服务提供依据。同时,探索“互联网+监管”的模式,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二级受理审批服务管理平台,将区中心的一级受理平台与各职能部门窗口的二级办理平台对接,从群众取号、咨询、提交材料,到窗口受理、转办、办结、接受评价全过程进行监督。依靠信息技术和平台使用、监督标准的执行,有效消除了监管过程中的人为因素,从以往事后问题性督查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无缝隙、全留痕监察,深化了中心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的作用,从传统的服务机构转变为规范服务、有效监督的双责部门,形成政府部门之间的流程监督和权力制衡,降低了行政监督成本,实现了行政效益的最大化。

四、取得效果

1.服务上水平,群众得实惠成为最大亮点。区政务服务中心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有机结合,有序推进,使便民服务体系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便民服务体系运行以来,区政务服务中心共办理26.8万件,办结率99.8%。20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共办理46.7万件,办结率95.9%,其中村居全程代办18.4万件,占受理事项的37.9%,实现进驻事项零投诉。居住在密云任何一个村落的村民均能享受均等化的政务服务,经估算,平均每年节约群众办事出行、误工等成本1000多万元。政府服务延伸到最基层,就是把惠民政策扎扎实实落在群众身上,党员干部每一次上门服务,就是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里,群众的获得感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实现了双丰收。北庄镇北庄村村民刘配如情不自禁地赋诗,表达自己的感激兴奋之情:“便民服务就是好,不用各屋去寻找,认真办事速度快,综合大厅解烦恼,改革带来新气象,减少村民来回跑,一步到位全在场,微笑服务有担保,为民办事好窗口,和谐社会不可少”。

2.岗位创先进、服务争优秀成为最新风尚。区政务服务中心各党支部充分发挥服务群众的战斗堡垒作用,形成了立足岗位创先进、服务群众争优秀的良好氛围。工商局窗口提出了“三办四服务”守则,即“急事加班即办、特事跟踪助办、重大事项领导协办”和“向导服务、预约服务、挂钩服务、专人服务”;交通局窗口提出了“五心四零服务”守则,即“耐心倾听、细心询问、用心解答、精心办理、热心服务”和“审批服务零距离、审批时限零拖延、许可事项零差错、服务对象零投诉”。“一题双争”先锋工程开展以来,累计有55个窗口被评为绿色环境先锋岗,窗口工作人员101人次被评为高效优质服务标兵,形成了转作风、比技能、重服务、争先进的浓厚工作氛围。先后有4名窗口党员被评选为区委、区直机关工委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中心2名党务干部先后被评选为区委、区直机关工委表彰的优秀党务工作者。2014年7月,中心党委被评选为区委表彰的“优秀基层党组织”。

3.人人讲团结、干群心连心成为最明显体现。区政务服务中心党组织的凝聚力得到增强。组织的各类活动中,窗口工作人员积极踊跃参加。在“共产党员献爱心捐款”活动中, 75名党员和4名入党积极分子共捐款6420元,党员参与率100%,贯彻党组织的要求更坚决。在各类活动中,党员干部在中心党委的统一组织下,严肃认真、主动参与,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在市、区(县)进行的“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选人用人公信度调查”中,中心测评分排名全区(县)各单位第一;干群沟通更通畅。“团结出生产力、团结出战斗力”成为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共识,中心与各窗口之间、窗口与窗口之间、领导与干部、党员与群众,形成了感情更交融、联系更紧密、工作更舒心的良好状态。 

 

(责编:李紫薇(实习生)、王金雪)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