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迎接十九大 做合格党员”征文

一生追赶的目标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有感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委组织部  周权  

2017年06月22日09:1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要说黄大发老支书这个人,其实我在2006年的时候就听说了,当时正逢平正仡佬族乡50周年庆典,乡里出版了《走进中国仡佬第一乡——平正》一书作为献礼。书中在人物章节以“楷模·典范”把老支书修渠的事迹作了介绍。后来我多次到野彪学校监考,行走在“大发渠”下的山间小道,对“大发渠”遥看数次,看着壁立千仞的悬崖上硬生生的凿出的一条水渠,心中对于老支书逾加敬佩,可惜的是没有和老支书见过一面。

直到2014年初冬,和时任平正乡乡长的陈兴、宣传干部田燚一起,来到草王坝,第一次见到了黄大发老支书。平凡、慈祥,这是脑海里一下子蹦出来的词汇。那天老支书穿着一套老式的中山服,戴着一个帽子,很干净、很简朴,精神头很足。老支书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且在他的带领下,我们从螺丝水水源处一直沿着水渠走到草王坝。在走到擦耳岩的时候,对于我这个走惯了山路的农村娃来说,走起来都有点心惊胆颤,生怕一脚踩空,滚到悬崖下面去。再看看老支书,在这宽窄不一、凹凸不平的渠埂上却健步如飞,压根就不惧渠边300多米高的悬崖。他一边走,一边跟我们说着当年修渠的事,看着他意犹未尽的样子,我知道这水渠的每一处,在老支书心中肯定都有着不寻常的回忆。临近告别,老支书提了个要求,希望乡里能够拨款维修一下水渠,让水渠继续发挥作用。乡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但嘱咐老支书,修渠的事就交给村的年轻干部,老支书就不要上渠了。第二天一早,下着大毛雨,有点冷,我刚走到乡政府办公楼下,便看见老支书和两个村民等到那里。“昨天晚上我已经召集乡亲们开了会,大伙都同意了,等着款一到,我们就上沟。”这是老支书看见我说的第一句话。我哑然一笑,心想这老支书还是个急性子。我带他们找到领导,按程序拨了款,准备让他们到我办公室坐一下,他们却急着赶回去,说是趁冬天赶紧把渠维修好,明年开春就可以用上了。

2015年4月,宣传干部田燚跟我说,我们再去老支书家一趟,作个深入采访,争取把他的事迹宣传报道出去。于是我们又到老支书家待了一天,后来以《仡乡有条“大发渠”》为题发表在《贵州民族报》和《遵义县报》上。也是这一次和老支书的深入交流,让我更加了解了老支书,看到了他一些不为外人知的一面。1994年,修渠到了紧要关头,老支书早出晚归,极少过问家里的事情。但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年仅23岁的二女儿黄彬彩突然患上了肾病。老支书几次夜晚回来,被疾病痛醒的女儿跟他说,“爸爸,你把牛卖了跟我看病吧,我想活下去”。作为家里唯一值钱的黄牛,老支书也不是不想卖了给女儿治病,但那个时候要想卖牛,不是说今天想卖就能卖出去的,要么放出卖牛的信息出去牛贩子上门来,要么自己把牛拉到远在五六十公里远的枫香区集镇上去,可一心扑到修渠上的老支书,还没抽得出时间去卖牛,却传来了女儿病逝的消息。“那一段时间,他从沟上回来就一个人悄悄地哭,饭也吃不下……”老支书的爱人徐开美给我们说道。是啊,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一种何等撕心裂肺的痛。从前年到今年,我多次陪同记者去采访老支书,在采访过程中,我发现老支书从不主动谈及此事。要说这一次他能噙着泪水、哽咽地给我们讲,也许老支书没有把我们当外人,看着我们,他仿佛就看到了他的女儿。我回来跟家人讲起这个事,大家都感叹不已,“也许他们那个年代的共产党员才是最纯粹的共产党员吧。”同样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的爱人这样跟我说道。

2016年4月,我抽调到县委组织部参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同事们谈到做合格党员标准时,我就在想,黄大发老支书不就是我们学和做的榜样、标杆吗?恰巧在这段时间,《遵义日报》《贵州都市报》陆续对黄老支书的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全区也在掀起向入选贵州好人榜的黄大发同志投票的高潮,一系列动作引起了领导的重视,2016年9月2日,播州区委下发通知号召全区党员向黄大发同志学习;10月25日,《贵州日报》头版头条以《历时36年,老党员黄大发——绝壁凿出贵州“红旗渠”》为题长篇报道了老支书先进事迹,11月4日,省委书记陈敏尔同志亲批“民间有英雄”;2017年4月25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题作了专题报道,向全国人民讲述了老支书36年如一日修渠的感人故事。也在当晚,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宣传发布“当代愚公”黄大发的先进事迹,授予老支书“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那天晚上,我回到了平正,和同事们一起收看《焦点访谈》和发布会。看着台上面色平静的老支书,我知道他个人并不在乎能得到什么荣誉,他在乎的是那渠、那路和那所学校,在乎的是草王坝的发展。第二天,我算是正式调离了平正,成为一名组工干部,而这里面,有着老支书的功劳。因为那一次长谈,让我明白了很多东西。我是学着老支书一样去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是老支书的精神一直在鼓励着我。每一次面临困难和挫折时,我在想着老支书修渠时的那句话——“我拿生命来换。”再看看自己眼前的困难,远远达不到用生命去换的地步吧,那还有什么问题是克服不了的呢?

我要感谢老支书,感谢他给了我一笔宝贵的财富。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新的组工干部,我要把这笔财富转化成工作的动力,争做一名丹砂型、人梯型、工匠型、钉子型、清风型的五型组工,做到对党忠诚、心系群众、清正廉洁、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成为一名像老支书一样的共产党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我已明白,只要心中有了信仰,脚下就会有力量,我将坚守信仰、坚定力量,不忘初心,走在追赶老支书的路上。

(责编:秦华、闫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