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到:

时光充实而精彩

——赴和平县对口扶贫随感

2017年05月31日17:10    来源:深圳特区报

或许是因为到了临近退休的年龄,投身于脱贫攻坚第一线的缘故,过去熟读的一些诗词名句,不时浮现在脑海、萦绕在心头。那不是呢喃阳春的芬芳明媚、也非吟唱仲夏的烂漫活泼,却是那么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有一句话,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说的:“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是我从年少求学至今,仍然记忆犹新的话。每念至此,我也不禁回首往事,回想起青葱年少的总角之交,回想起上山下乡立志扎根的壮志豪情,回想起社教驻村迎来的丰收喜悦,回想起当农村干部的苦心孤诣,回想起工作后重返课堂苦读的数载寒窗,回想起执教生涯的三尺讲台,回想起在办公厅爬格子的案牍劳形,再回想起政法口躬身20多年的艰难困苦,还回想起了短暂而充实的政协美好时光……总之,点点滴滴,历历在目,我经常以保尔·柯察金的话拷问自己,有没有虚度光阴贪图享乐呢?有没有庸庸碌碌的怠政懒政呢?

我还记得方志敏在狱中手书的《清贫》有一句警言:“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清贫”二字,字字珠玑,“清”说的是清廉,“贫”讲的是守节。他的清贫观,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民情怀,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不屈意志,也是一个伟大革命者理想信念的真实写照。方志敏被捕时,两个国民党士兵从他的衫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怀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到,这让抓他的国民党士兵大失所望。一个共产党的“大官”,怎么能如此穷困呢?是的,作为共产党人,就是要以“清贫”为志,清而不贫,即使物质上一贫如洗,但在精神上要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在思想上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拼搏进取,奋斗不已。

想起前辈许许多多的优秀共产党员,他们一生中所做的事情,似乎都是“平凡小事”,并没有那么轰轰烈烈,但他们的情操是何等的高尚、胸襟是何等的博大。他们中间的很多人,自己并没有留下诗词歌赋,也没有豪言壮语,但他们的行动,却谱写出人类最伟大的壮丽诗篇,从而引起伟人和文人墨客的垂注,出乎内心有感而发地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让人们经久传颂。再想到在座诸君,我们有着带领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目标,有着带领贫困村群众全面奔小康的理想,何尝不是在实现先辈们平凡而伟大的愿景呢?

每个人各有各的理想和追求,可能在同样的时间和环境里,我们感受到的这个世界是完全不同的。但我始终觉得,物质的享受固然美好,但远比不上因为奋斗而达到理想所获得的踏实感和幸福感。我经常想起,自己到了耳顺之年、卸去了领导职务,总算可以过闲赋日子的时候,还可以尽绵薄之力为扶贫事业作点奉献,让我从中体会到“有工作也是一种幸福”的真谛。

在和平参加对口扶贫的各位同事,抛下了繁华都市的安逸舒适、朝九晚六的规律作息,阻隔了亲情的眷恋和思念,孑然一身来到了偏远的山区农村,居身于土砖瓦房,出入于崎岖泥泞,奔波在大山田野,行走于邻里百姓,尤其是每天还需要面对繁杂的数字报表、文稿材料、项目方案、系统台账……但只要我们想到,我们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人民群众,为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我深信,当我们回首往事时,这一定是最美好的时光,是一段最充实的人生经历,是人生中最难得的精彩!因此,我们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有人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认为,贪图享乐、极奢一时,或许是微小世界观里苟且的欢愉,而诗的蕴涵和远方的理想,是万里晴空波澜上徜徉的喜悦。只要心中有诗意,脚下必然就有远方。我们扶贫人,既要有理想,革命意志高于天;更要有行动,踏石有印,抓铁有痕,不负党的重托、人民的重托、时代的重托,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

(深圳 公务员 陈志新)

(责编:高巍、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