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涛
2017年05月31日11:0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今年2月份以来,我们连云区第一时间启动了“双进双促”大走访活动,并明确了34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45个区直机关部门直接挂联村(社区)。自活动开展以来,我先后10余次赴联系村宿城街道大竹园村走访,每次下去,都有不少感触和收获。
环境优美但经济落后的“空巢老人村”
大竹园村是江苏省居住海拔最高的自然村,也是连云区的一个贫困村。位于海上云台山风景区的核心区域,生态环境优美,自然风景宜人。全村共4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600余人,近年来,由于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较差,400多名村民陆续迁至山下定居,留在山上居住的村民只剩下200余人,且多数为60岁以上的老人。虽然以前我来过多次,但是实实在在、挨家挨户的走村入户还是第一次。
通过一个月的集中走访和调研,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谈心谈话,我已经比较熟悉大竹园村的村情民情。通过汇总整理,我发现大竹园村主要存在“三难一弱一低”问题,即产茶卖茶难、交通出行难、养老保险难、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收入水平低。其中村民反映最多、最迫切的就是产茶卖茶难。大竹园村党支部书记翟恩春告诉我,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而且就算在家,他们也不愿意做这些出力而且不赚钱的活儿,导致70、80岁的老人们还趴在茶园里采茶,真的觉得不容易。而且茶叶的销售对他们来说是最头疼的大难题了,有时候辛辛苦苦忙一季,竟然窝在手里卖不出去,难免让人痛心。村里虽然在打开茶叶销路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由于每家茶农采摘标准、炒制工艺、产品包装等都不一样,茶叶质量也参差不齐,茶叶的销路一直不太乐观。
经过多次的走访调研,征求村民意见,我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由村里牵头创办茶叶加工厂,并统一采摘、炒制、包装和销售帮助茶叶产品打开销路。当我把我的设想跟村民代表们提起的时候,他们的意见竟出奇的一致:支持!有的村民甚至告诉我,就算收入减少点都没什么,因为从长远来讲,这不仅解决了山村老弱病残人员的采茶难题,而且让村里滞销的农产品飞岀了大山。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和到厂家实地察看,我牵头帮助大竹园村协调了部分资金,村里也筹集了部分资金,订购了一套“高山牌”炒茶制茶设备,目前该设备现已运到村部,并在春茶采摘时已经投入使用,首批新加工的云雾茶抢售一空,茶农户均增收近千元。
没有收入且患病欠债的“农村困难户”
我记得非常清楚,我走访的大竹园村的第一家是大竹园村的一户困难家庭,男主人叫张秀祥,50多岁的人,看着却像70多岁。低矮潮湿的3间石头房住着3口人。院子的东西乱作一堆,像是很久没有人收拾的样子。张秀祥对我说,本来家里的条件还不错,但儿子10岁时突患脑瘤,家里所有的积蓄全都花光了。手术后小孩的身体一直很差,还导致了失明,双腿行动也不便。现在老两口年纪都大了,身体也不好,外出打工也不现实,家里几乎没有收入来源,生活得真不容易。说到这,他不由得叹了口气。两只手拿了根毛草,不停地掰折、掰折。他的媳妇孙巧英对我说,实际上,街道和村里已经很照顾我们了,低保补助都为我们想着,逢年过节的走访也没落下,你们来坐坐,我们已经很感谢了。说着就拿着板凳递给我,又想再说些什么,又硬生生地收回去了。等我问,她又说没什么。我能猜得出她想说的话,她的期盼,我觉得我读得懂。
我既为他们家的遭遇感到心痛,也为他们将来的生活感到担忧。虽然低保补助、走访慰问等都已经到位,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党委政府就已经尽到责任了。离开张秀祥的家,他们一家人迎送我时挤出来的笑容,他妻子想寻求帮助又觉得不合适硬憋回去的样子,始终萦绕在我的眼前,我们的老百姓真的很朴实。我们大走访,不是去施恩,而是去报恩,应该带着对人民群众的 感恩之心、感激之情走下去、沉下去。
目前,连云区还有1761户困难家庭,这些家庭致贫的原因多种多样,家庭状况也各不相同,简单地走访慰问、给钱给物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所以,我们准备研究推出“1+6”常态长效机制的工作方案,目前还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就是通过设立1个民生事业发展基金,开展6项民生工程,集中财力重点实施一批民生项目,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看病难、就业难、上学难、养老难等突出问题,顺应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筑牢民生幸福大堤,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加殷实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铺就属于大山农民的“创业致富路”
前期的大走访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大竹园村来说,要实现全面脱贫脱困,光靠暂时的帮扶救济远远不够,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解决掉群众普遍反映的产茶卖茶难的问题,还有交通出行难、看病就医难、集体经济弱等等问题。所以说,从长远来看,要富民还必须依靠亲民为民、继往开来的党员干部,在科学规划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选准发展路子,带领村民甩开膀子,撸起袖子,为村集体“造血”,给乡村引“财源”。
今年以来,我们连云区重点加强基层党建“六大规范提升”行动,对全区集体经济薄弱村实行“1+X”结对帮扶,组团式帮带,项目化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以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富民强村。近期,我们在前期调查摸底、全面梳理、集中会办的基础上,我们启动了“选派第一书记、组团促进致富”行动,区委组织部选派了5名年轻优秀干部到宿城街道大竹园村、连岛街道沙湾村等5个经济薄弱村挂职担任“第一书记”。精准发力落实组团帮扶责任,全面提升走访帮扶成效,达到壮大薄弱村集体经济,实现富民惠民的目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竹园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地理优势,相信随着大走访活动的深入开展、海上云台山景区的持续开发、“第一书记”的科学引领、组团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必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番新天地,大竹园村村民“创业致富路”也将越走越顺。
(作者系连云港市连云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