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甘肃成县:“支部+电商”走出党建促脱贫新路子

2017年05月15日13:4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年来,甘肃省成县把基层党建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度融合,借乘“互联网+”东风,积极探索“支部+电商”模式,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和组织力量,引领带动党员群众投身电商发展、增收致富,因地制宜探索出“支部+电商+合作社”、“支部+电商+产业链”、“支部+电商+便民服务站”、“支部+电商+协会”等多种模式,走出了一条党建促脱贫的新路子。

支部主导,当好电子商务的“扛旗手”。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农民要致富关键看支部。成县坚持用党建工作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电子商务发展作为各党支部引领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引导各基层党组织围绕电商做文章想办法,把电商发展记在心、抓在手、扛在肩。一是组织指导各基层党组织把电商发展纳入支部任期规划,明确具体目标、措施,因地制宜、内引外联,有计划、有步骤带领群众发展电商。二是坚持把电子商务作为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致富带头人培训的主要内容,采取请进来、走出去、远程教育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培训充电,帮助树立电商思维,自觉把电商作为推动农产品网络销售、助农增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制定电商发展规划,举办培训班,搭建电商便民服务平台,鼓励、支持、引导和帮助党员群众开办网店,发展电商。全县各级党组织累计举办电商培训班86期14860人次。 三是把电商发展与村级活动阵地提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相结合,建立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135个,依托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和阿里巴巴集团“千县万村”计划农村淘宝项目,建成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55个。

村官引领,当好电子商务的“引路人”。深入实施“大学生村官电商扶贫岗位建功”行动,设立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基金,组织大学生村官在带头开办网店,帮助群众销售农特产品、代购生活生产资料,实现增收减支的同时,积极帮助带动群众开办网店。全县大学生村官共开办网店37个。涌现出了张璇、陈会芳、马金兰、刘蓓等一批大学生村官带头发展电商的先进典型。

党员带头,当好电子商务的“排头兵”。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发展电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方面坚持将年轻党员培养成电商带头人,结合党支部“三会一课”、固定党日活动、远程教育和党员冬训等形式,让广大党员率先接受并掌握电子商务知识,带头开办网店;另一方面,将21名优秀电商带头人培养发展成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发展对象,带动群众开办网店,其中2人已经入党。通过宣传引导、鼓励支持、网商培育服务和广泛开展培训,该县网店总数达920家,其中有皇冠网店4家,钻级网店60家;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大学生村官、乡村干部、农村返乡创业青年及未就业大学生等各类电商主体,通过积极开展各类电商营销活动,销售额不断攀升。

平台支撑,当好电子商务的“助推器”。一是通过招商引资,投资12亿元,建设并上线运营了淘宝网特色中国·陇南馆,建成了陇南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一期工程、顺通电子商务物流园一期工程等项目。二是针对“有产品无网货”的问题,全县共发展各类网货供应平台24家,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网货供应体系和运作机制,并在扶持中小网商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其中华龙恒业、祥峰金银花等传统企业积极开发网络适销产品,网货种类不断扩大、产品包装不断精细化;各乡镇自建网货供应平台在服务本乡镇网商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针对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重点扶持由我县本土电商企业创办的顺通电子商务物流公司、同城快递公司等,在全县17个乡镇和有条件的村建立快递物流服务站点和业务收揽点,初步形成了以县城顺通电子商务物流园为依托的“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有点”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截止目前,全县共有物流快递企业40家,覆盖全县17个乡镇197个行政村,行政村覆盖率达80%以上。四是积极借助农村淘宝等第三方平台和陇南生活网、农村市集、蚂蚁市集、村玩儿等自建平台,帮群众代销代售“赚钱”、为群众代缴代购“省钱”,实现了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双向流通、双重受益。

选派干部帮扶,当好电子商务的“推广员”。整合省市县乡四级138个联村单位、3746名联户干部和102名到村任职第一书记等各类资源,把进村入户普及电商知识、帮助联系贫困户开办网店、扶持双联村户开发网货产品、对外推介双联乡村产品资源,确定为双联行动的重点帮联内容之一,构建了双联、电商、扶贫“三力合一”的协作机制,建立了双联单位和干部“一对一”包村包户帮联机制,实现了扶贫资源的优势互补,形成了网格化的电商扶贫责任体系, 让村民体验到网络的优势,从不懂、不信向懂网、信网、用网转变。

群众参与,当好电子商务的“明白人”。通过发展电子商务,有效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极大地激发了种养殖大户调整产业结构的积极性,在自发运用电商思维,持续做强做优核桃产业的同时,采用林下种植模式,引入了大樱桃、草莓、油桃、金银花、油牡丹等效益更高的特色农产品,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群众普遍原来“种什么卖什么”逐渐向“市场需要什么生产什么”转变,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增强了贫困群众自我“造血”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提升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白永锋)

·欢迎加入全国党建云平台,党建交流一网通

(责编:高巍、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