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以“实”求“效”

贵州绥阳: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2017年04月18日08:4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贵州省绥阳县从实处发力,创新方法、创新载体、创新机制,使学习教育学在日常、严在经常、做在长远,让党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力促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常效化。

一、“双记实制”确保学做有痕常态常效

去年以来,我县推行“双记实制”全程记实党员学做表现,持续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痕”可查,不走形式。

“书记记实制”严抓“关键少数”,压实“一把手”主体责任。坚持“书记抓、抓书记”,确保学习教育抓在日常严在经常,敦促各级基层党组织书记认真履行责任,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率先示范上行下效的良好局面。重点记实党组织书记落实责任制、研究谋划工作、学习教育宣讲、讲党课、深入联系点、建立长效机制、开展党建工作、走访联系基层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情况、述职述廉情况等。实行“一事一记”,采取会议纪要、活动记录、大事记等方式记录。由县“记实”考评小组采取调阅、听汇报、走访群众、实地核实等形式,每季度对书记“记实”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督导核实,督查情况在一定范围进行通报。对记录失真失实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党员记实制”对党员学做表现进行全程跟踪管理。我县制定《党员记实制管理手册》,记载党员本人基本情况、每天工作情况及八小时外处理工作事务情况、党员承诺践诺内容、民主评议结果、参加组织生活、缴纳党费、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培训等方面情况。《手册》由党员本人如实填写,党支部每月收回,支部书记鉴定并盖章。每季度在支部活动室或会议室公开评阅日志,接受监督和评议。年度考核时,由考核组查阅记录内容是否真实、工作举措是否得力、协调解决问题是否到位,综合评定后,作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评价意见。

同时,让“跟踪督办制”一竿子插到底。县委主要领导牵头破题,下基层解难题办实事。建立“月问月办月督”跟踪督导督办制度,全体常委及相关部门“一把手”不定期与乡镇党委书记面对面梳理矛盾问题、交办具体任务、督促工作落地见效。督查中找出“慢”的具体表现、列出“慢”的问题清单,并将问题清单和整改举措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接受社会监督。对整改“补课”不合格者实行问责,并视情节轻重作出严肃处理。目前,县委常委领导先后在15个乡镇80余村调研,深入联系点走访60余次,查找各类难题30余个,各乡镇和县直单位“一把手”领办20余个。

二、抓实载体平台推动学在日常做在经常

(一)“支部开放日”促服务常态化

去年6月以来,我县将每月的7日定为“支部开放统一活动日”,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党组织书记为活动第一责任人,除按时组织开展规定活动外,另外结合本支部及所属党员的思想工作实际,自主设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基层民主议事日、党政事务公开日、党员群众联系日、党员志愿服务日”等特色主题活动,让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强”起来。

规定动作抓学习增强意识。我县还将这一天确定为“党费日”,活动开始前,各支部党员签到时自觉主动按时足额缴纳党费,外出流动党员通过开通银行转账或微信支付等方式及时缴纳党费,县委组织部将党费缴纳情况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内容;县委组织部规定所有党员佩戴党徽参加会前重温入党誓词,常态化教育引导党员不忘入党初心,唤醒党员意识,促进党规党纪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创新开展“轮庄学习法”,按照“人人主持、人人主讲、人人点评”模式,让每名党员都成为“主持者”,亲自策划统筹组织读书交流、“三会一课”等活动,不断增强每名党员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让党员登台“比武”,上台“讲课”,切实用党章党规《准则》《条例》、系列讲话精神及相关政策法规武装头脑,增强业务知识,熟悉岗位技能。

以特色主题活动服务群众。我县创新方式助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支部开放日”为载体,积极探索开放型党组织建设。按照“群众请进来、支部走出去”的思路,邀请群众走进支部、了解支部、认识支部,接受支部感召,也给支部提出意见建议,发挥监督作用。

做到全程记实,确保有“账”可查强实效。我县定制度、立规矩、强督查、严考核,从严规范“支部开放统一活动日”制度,定期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和考核评比,使组织生活规范化、正常化、长期化、长效化。建立党员全程管理记实制,全程记录党员学做表现,各党员将参加“支部开放统一活动日”的情况纳入考核,对工作不力不实的支部和个人,追究责任。

(二)支部开放“议事日”敲定村中“大小事”

我县探索推行“支部开放议事日”制度,村里的大事小事都请群众参与、由群众做主、让群众监督。我县各村支部每月开展一次“支部开放议事日”活动,由村“两委”干部、全体党员、村民监督委员会成员、村民代表和驻村干部参会,村干部汇报上月工作完成情况和本月工作计划,通报上月财务收支情况,并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对纳入议程的各项事务,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进行民主决策,形成决议后,与会人员签字确认。积极吸收普通群众参与观摩监督,让老百姓“自己的事情自己说了算”。为5千余名农村党员发放《党员记实册》,将参加“支部开放议事日”情况纳入考核,对工作不力不实的村和个人,追究责任。目前,全县117个村居共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000多个,回应群众诉求1500多件。

(三)“区域党建”弹拨城市“和谐曲”

为了更加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我县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城市党建要适应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趋势,树立城市大党建理念,整合党建资源,推动工作重心下移”的要求,县直属机关党工委通过在街道社区实施“区域党建”工程,把服务群众作为基本职责,使党的各项基层工作在城市得到有效落实。

我县“区域党建”通过积极落实“双报到”“双报告”等制度,推动党员在居住地、社会组织和区域化党建中发挥作用;突出区域共享,努力构建集约高效的服务共同体,有效整合区域资源,通过“睦邻家园每月议事会”为载体,吸引更多的社会组织、“两新”企业参与到活动中来;突出区域共发展,努力打造优势互补的发展共同体。

“区域化党建打破了单位、产业、行业、领域党组织的限制,不仅有效提高了各种资源的利用率,也有利于促使体制外党组织、‘社会人’党员与体制内党组织、‘单位人’党员形成合力,从而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县直属机关工委书记郑强说。

各社区在落实“区域党建”工作中,积极组织辖区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认领宣传员、劝导员、巡逻员等岗位,带头开展政策宣讲、清扫区域、义务巡逻、调解纠纷等各种活动。

同时,由各区域组成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小区楼宇了解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各社区广泛收集各党小组的意见和建议,采取“月末干群议事会”的方式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三、脱贫攻坚成检验学做成效主战场

(一)“城镇解困”破解扶贫“灯下黑”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坚持瞄着问题去,朝着问题走,精准对焦、找准问题、整改落实,确保全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得深入、改得彻底、见到效果。在着力农村贫困对象脱贫的同时,将城镇困难群体的解困工作纳入脱贫攻坚的整体任务统筹推进,确保城镇困难群体同步迈入全面小康。针对城镇特殊困难群体生产生活困难等“痛点”问题,于日前建立城镇困难群众解困综合服务中心,畅通城镇困难群众绿色诉困渠道,搭建服务城镇困难群众解困平台,确保城镇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有平台解。组织“万名干部走一线”深入各村居社区,调查城镇困难人员的需求,填写困难情况服务联系卡,为困难群众建立了详细档案。我县紧紧围绕 “六项行动”(就业解困行动、创业解困行动、教育解困行动、医疗解困行动、社会兜底解困行动、安居工程解困行动)要求,把“精准施策”贯穿于城镇困难群体解困工作全过程,根据城镇困难群体的致困原因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分类帮扶、分批解困。

县城建立城镇困难群众解困综合服务中心1个,15个乡镇各建立解困工作站1个。综合服务中心设立咨询窗口、接待室、综合协调服务室、档案室等,服务中心外墙有一个发布就业、家政等信息的大型显示屏。为前来求职、创业的城镇困难群体免费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就业失业登记、创业扶持等就业服务。截至目前,已对1500多人进行职业教育技能培训,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7968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800余万元,创业奖补30人,带动就业386户925人就业;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有2500余农民工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介绍3000余名城镇困难群众到200余个农村专业合作社就业。

(二)绥阳“五变”鼓起百姓腰包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我县坚持问题导向,根据贫困村、贫困户现状,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大力扶持贫困户发展种养殖等产业,探索“五变生金”模式,助力贫困群众鼓起钱袋子。

土地流转“变”租金,按照县域结构对土地进行分类,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结合土地性质和地域,通过个体流转、连片流转、区域流转等形式,将贫困户土地和荒坡流转给大户,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获得租金增加收入。资金入股“变”股金,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将贫困群众到户增收补贴和扶贫小额贴息贷款等资金注入扶贫产业直接入股分红;将贫困户土地、林地及河塘等资源以折价入股的形式交给企业或经济实体进行经营,所得利益按照入股份额和折合比例进行分红。引入安贷保险,使扶贫产业在扶贫路上“零风险”。委托经营“变”酬金,对有经营能力、有经营意愿的贫困户,将经营主体或者部分经营主体交付给贫困户经营,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享、分散管理,确保贫困户获得相应报酬。订单种植“变”售金,采取“支部+公司+贫困农户”“合作社+贫困农户”的模式,通过建立生产基地、大户带动等形式,与种植类、加工类、商贸类企业及电商建立订单协作关系,并通过直接供销和“互联网+”等形式,让贫困群众获得收益。基地务工“变”薪金,通过工业园区厂房、合作社、集体经济基地等提供就业岗位,让贫困户就近进入扶贫基地务工就业,获得薪酬。

目前,绥阳县流转贫困户土地和荒坡约10万亩,带动5800余户贫困户获利。通过技能培训就业1273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打造560余个产业经济基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20余个,带动10000余名群众脱贫致富,工业园区全成电子等公司吸纳800余人就业,引资新建的服装产业园已有3家公司运营,1000多名贫困群众在此上班,该园正式营运后将提供5万多个就业岗位。黄杨镇小米辣、郑场镇食用菌、小关乡金银花种植基地等由贫困户经营,按照订单回收加工集中销售。目前,全县有500多户贫困群众通过订单种植获得收益。

(三)“三单制”产业发展服务新模式

我县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各村党支部摸索建立“三单制”产业发展服务模式。通过支部下单、群众点单、党员接单的方式,调动全体党员积极性,带动村民脱贫致富。“三单制”实施以来,改变了过去村委书记、主任二人转,农村无职党员就在旁看的现象,充分发挥了无职党员的积极性,也让无职党员有责更有为。

目前,黄杨、太白、温泉三镇成功摘帽,全面消除贫困镇,13个贫困村出列,5.3万人稳定脱贫,全面小康实现程度预计达93%。 

(责编:高巍、秦华)
相关专题
· 两学一做网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