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赶考精神与执政党建设”主题征文>>来稿选登

“赶考精神与执政党建设”主题征文

“进京赶考”命题对当前执政党建设的启示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 李芬

2017年03月23日14:1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949年3月23日,离开西柏坡之际,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中国共产党人的“进京赶考”命题即由此引发。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进京赶考”命题至少应该包含着三层内涵: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的使命意识、“不要退回来”的自我警醒意识以及“决不当李自成”的执政自信。可以说,“进京赶考”命题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初心。因此,铭记“进京赶考”命题,全面把握其内涵,对于我们今天不忘执政初心,加强执政党建设,继续走好新的“赶考”路,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以“进京赶考”的使命意识引领执政党建设

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下,“赶考”固然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为了获取一官半职的主要途径,但是,与此同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他们中绝大部分人尊崇的信条。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赶考”不仅仅是为了做官,更是要担当“治国”“平天下”的使命。1949年中国共产党以“进京赶考”比喻全国执政,其“赶考”也不仅是为了强化“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更是为了要完成“中国经济复兴”、在中国“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使“中国人民不但可以不要向帝国主义者讨乞也能活下去,而且还将活得比帝国主义国家要好些”等一系艰巨任务。所以说,中国共产党人的“进京赶考”命题包含着强烈的使命意识。

“进京赶考”的使命意识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艰辛探索的延续。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但是,自1840年以后的百年之中,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以及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面对苦难,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1921年,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诞生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肩负起了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继续奋斗的历史重任。自此之后,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到“进京赶考”之时,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使命即将完成。然而,党的历史使命并没有终结,她还要为实现国家富强而继续奋斗——“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所以,“进京赶考”的使命意识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艰辛探索的延续。

“进京赶考”的使命意识还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初心的延续。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曾将自己“目前的奋斗”目标确定为“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等。至“进京赶考”之时,上述目标的完成已成定局。然而,这些并不能囊括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初心。因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表明自己的目的是:要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应该说,只要共产主义社会没有实现,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就不会终结。所以,“进京赶考”的使命意识还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初心的延续。

“进京赶考”的使命意识也是中国共产党汲取“李自成进北京”历史教训的延续。1944年3月19日,郭沫若在重庆《新华日报》上发表了史学论文《甲申三百年祭》。这篇文章引起了延安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认为“郭文指出李自成之败在于进入北京后,忽略敌人,不讲政策,脱离群众,妄杀干部,‘纷纷然,昏昏然,大家都像以为天下就已经太平了的一样’,实为明末农民革命留给我们的一大教训”。为此,中央号召全党学习《甲申三百年祭》,“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人也要进北京了。毛泽东多次强调“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实现共产主义。”因此说,“进京赶考”的使命意识也是中国共产党汲取“李自成进北京”历史教训的延续。

使命是一份厚重的责任、一种历史的担当,是百折不挠、奋勇无前的勇气,是高瞻远瞩、面向未来的气魄。新时代承载新使命。当前,我们党肩负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党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这既是“进京赶考”命题的当代回响,同时也要求我们要以“进京赶考”的使命意识引领执政党建设。

1.要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中树立使命意识。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在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就提到了“使命”这个词:“我们一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此后,习近平同志在多场合、多领域、多次提及“使命”:“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我们党肩负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要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展望未来,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在望。中华民族积蓄的能量太久了,要爆发出来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可以说,强烈的“使命意识”是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一条主线,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学习贯彻中树立起使命意识。

2.要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强化使命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共产党人使命之源。如果没有或丧失理想信念,就会迷失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就会像一盘散沙而形不成凝聚力,就会失去精神支柱而自我瓦解,使命意识、责任担当也就无从谈起。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保持全党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因此,要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强调党员干部的使命意识。

3.要在责任担当中强化使命意识。责任担当是实现使命的阶梯,没有责任担当,任何使命都只会是空中楼阁。回顾党90多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正是千千万万心怀崇高革命理想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以人民幸福安康为念,同全体人民一道顽强拼搏、接力奋斗,才一步步实现了自己所肩负的使命。今天,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手中,每个人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应当在这个新的赶考历程中,坚定信念,担当责任,彰显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以“不要退回来”的自我警醒引领执政党建设

对于一介书生来说,“赶考”,无外乎两种结局,或是金榜题名或是名落孙山;即便名落孙山,来年仍会有再次“赶考”的机会。然而,对于一个政权的掌握者而言,“赶考”的机会往往只有一次。历史上,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18年,马踏幽燕、定鼎京城,摧毁了大明,建立了“大顺”。然而,“大顺”政权仅仅存在了42天就被“退出”了北京城。疏忽之间的王朝兴衰背后,其实有着其必然的规律——胜利面前的骄傲与麻痹:李自成进京后所关心的是登基大典和郊天大礼;丞相牛金星所忙的是招揽门生,开科选举;大将刘宗敏看重的是拶夹降官,搜括赃款,严刑杀人……他们忘了还有陈兵关外、蓄谋已久要问鼎中原的满洲贵族,忘了还有镇守山海关一带、正在踌躇观望政局的明朝将领吴三桂。前车覆,后车诫。1949年“进京赶考”前“不要退回来”的期望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自我警醒意识。

“不要退回来”的自我警醒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的传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与自我警醒意识自古以来就是中华儿女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忧患重重的民族危难之秋,植根于具有忧患传统的历史文化土壤。在革命的过程中,经过失败、胜利的几次教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强烈的自我警醒传统。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曾指出:“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全党同志对于这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以为戒。此外,毛泽东还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经验进行了深入研读,认识到太平军在达到巅峰后,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的腐化,导致政权在瞬间崩溃。而在与国民党的决战中,中国共产党更是直接感受到了国民党统治集团因腐朽没落而导致民不聊生、丧失政权的结局。这些治乱兴衰的例子,都启迪着中国共产党只有时刻保持自我警醒,才能防止被“退回来”这样的历史悲剧在共产党人身上重演。

“不要退回来”的自我警醒还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直面现实的勇气。解放战争开始后,随着一些大城市的陆续解放,面对大城市的种种诱惑,享乐、腐化、厌战的情绪一度开始在党内出现苗头:一些机关、团体、部队开始占领和争夺公共房产或家具;少数干部擅自在城市的公共房屋中设立私人公馆,取用家具或以家具赠人、搬入乡村等。与此同时,面对共产党即将全国执政且将掌握大量的国家资源,暗藏的敌人和企图靠投机获利的资本家就会利用各种手段来腐蚀党的干部,长期过惯苦日子的党员干部能否经得起大城市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生活的诱惑,是否能继续保持革命时代的艰苦朴素、廉洁奉公,是党要极力应对和解决的问题。直面这些问题,中国共产党一再提醒全党“不要使胜利冲昏自己的头脑”。特别是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郑重告诫全党:“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

弹指一挥间。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壮大成为一个拥有88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在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中国长期执政,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础上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已经执政近70年了,长期执政成就大,积累的问题也多,更严重的是,在一党长期执政条件下,经济发展成绩可能掩盖社会矛盾,掌声和鲜花可能会掩盖群众不满,一些党员干部因此丧失警惕,看不到存在的问题,甚至面对危险麻木不仁。对此,“全党必须警醒起来”。这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温水煮青蛙,青蛙不知不觉就死去了。一个人也是如此,职务升迁了,生活变好了,信念就可能慢慢消失了。一个党不能去自我警醒,那么谁还能叫醒你呢?”所以,当前特别需要我们以“不要退回来”的自我警醒意识引领执政党建设。

一是在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重大风险挑战中,增强自我警醒意识。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但是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相比,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我们仍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所以,中央一再提醒全党,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也没有变。特别是当前,从国家安全面临的危险看,我国仍然存在着国家被侵略、被颠覆、被分裂的危险,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被破坏的危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被打断的危险;从国内形势看,我国经济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矛盾多发叠加,面临着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安全风险挑战;从党自身来看,则是既面临着长期、复杂而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也面临着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以及消极腐败危险。因此,置身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只有深刻认识党面临的重大风险挑战,继续保持“不要退回来”的警醒之心,才能肩负起党和人民的重托,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二是要在深刻认识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增强自我警醒意识。新形势下,我们党在面临许多严峻挑战的同时,党内也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直接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影响面极大。如果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信任和支持。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反腐惩恶,正风肃纪,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是,我们仍要清醒看到,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腐败活动减少了但没有绝迹,腐败分子被震慑住了但还在窥测方向甚至困兽犹斗,反腐败体制机制建立了但还不够完善,思想教育加强了但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种种情况表明,如果不除恶务尽,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死灰复燃、卷土重来,这不仅会恶化政治生态,更会严重损害党心民心。因此,全党必须警醒起来,下大气力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是要在深刻认识党的意识普遍淡化的问题中,增强自我警醒意识。“党的意识,是共产党员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以及党的纲领和任务的自觉认识,是党员政治觉悟和党性的集中体现”。党的意识是政党的灵魂,是共产党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具有党的意识,是对共产党员最起码的要求。然而,当前在党员队伍中,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模范作用不显、组织纪律缺失、义务责任弱化等,已然成为较普遍的现象。这不仅极大地削弱了党的战斗力,影响了党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而且破坏了党的光辉形象,给党的执政地位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十八大以来,中央一再强调全党同志要警醒起来,“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

三、以“决不当李自成”的执政自信引领执政党建设

“进京赶考”前,尽管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城迈出的第一步,以后的路更长、更艰苦,但是中国共产党人还是有着坚定的“决不当李自成”的执政自信。

“决不当李自成”的执政自信来源于人民的信任与支持。进北平后不久,曾有人问毛泽东:共产党要胜利是肯定的,但是没有想到胜利得会这样快,你用的是什么妙计?毛泽东的回答是:“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的支持是最大的妙计!“最后的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这首感人至深的平山民谣,反映的正是西柏坡时期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与支持。而这也正是共产党人“决不当李自成”执政自信的根基所在。

“决不当李自成”的执政自信来源于对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1949年1月,毛泽东曾形象指出:“中共二十八年,再加二十九年、三十年两年,完成全国革命任务,这是铲地基,花了三十年。但是起房子,这个任务要几十年功夫。”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就是这样一次既要“铲地基”又要筹划“起房子”的中央全会:说明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城市工作必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在经济、政治、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此外,还着重对全国执政后党的建设问题提出了新要求。可以说,七届二中全会所作的“顶层设计”,为全国执政从政治、思想和理论上都做了充分准备,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决不当李自成”执政自信的底气所在。

“决不当李自成”的执政自信来源于对党自身的信心。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成功经验时指出:“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这其中,一个“这样的党”显然是核心要素。而有一个“这样的党”,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决不当李自成”执政自信的坚强核心。

其实,尽管中国共产党有着“决不当李自成”的自信,但是,唱衰共产党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比如当年即有人“算定我们办不好经济,他们站在一旁看,等待我们的失败”;最近这些年“中国即将崩溃”的论调也已不知被预言了多少次。国内也有些人甚至是党员干部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等有所质疑,这无疑会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所以,当前特别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要继续保持“决不当李自成”的执政自信。

首先,要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住”作为党的“奋斗目标”的前提下增强执政自信。百代兴盛依清正,千秋基业仗民心。中国共产党的一切目标最终都是为了增进人民福祉,也只有把发展更多体现在增进人民福祉上,才能与人民群众同心协力赢得未来。

其次,要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中增强执政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切中时代脉搏、把握实践要求、顺应人民期待,总揽全局,主动谋划,以顶层设计推动实践发展,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新成果,指导当代中国社会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提出,更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

再次,要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中增强执政自信。建国初期,时任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就曾断言:“国民党所有的(问题),我们今天也应有尽有”。然而,国民党执政不足40年就被“退回”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近70年仍充满勃勃生机。所以,中国共产党何以能?不是党不犯错误,而是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党历来敢于直面矛盾和问题,并能够依靠自身解决和纠正,具有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口集中整饬党风,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严厉惩治腐败,不仅使党内政治生态展现新气象,同时也赢得了党心民心。而在一些人认为全面从严治党是不是可以松一松、缓一缓之时,中央掷地有声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有“这样一个党”,我们仍可以豪迈地宣称:赶考永远在路上,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责编:秦华、闫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